[乳摸] Panasonic即將於5/23發佈S9?

看板DSLR作者 (地圖上的流浪者)時間2周前 (2024/05/14 11:42), 1周前編輯推噓49(49057)
留言106則, 40人參與, 1周前最新討論串1/1
5/17更新新鏡: https://i.imgur.com/dpCOJ9B.png
26mm f8.0 ??? 焦段26mm雖然有點怪,但給出開放光圈只有8.0是怎麼回事? 越來越搞不懂松下的操作了... 就算是為了縮小體積,但這個光圈值也犧牲太大了吧,想不到會有誰買單的說 只希望那顆18-40mm可以爭氣點,如果能給個F4恆定光圈我就很滿足了 5/16更新外觀圖: https://i.imgur.com/tOxIMjN.jpeg
看了流出的機身圖,你說這是GM1我還真的會信 以前頗受好評的GM1沒出後繼機,反倒穢土轉生到L環了嗎... 倒是傳言的那顆18-40mm,還沒有流出鏡身圖,不禁令人好奇中 同場加映與他牌FF無反的體積比較: vs自己家 GM1 (所以這就是GM1穢土轉生到FF了上呀,只是體積大了一圈) https://i.imgur.com/1Llr4Mg.jpeg
vs Sigma FP-L https://i.imgur.com/gdKSd5F.jpeg
vs Sony ZV-E1 https://i.imgur.com/5IvLhAQ.jpeg
vs 自己家 S5II https://i.imgur.com/pI5TuA5.jpeg
vs Fujifilm X100Ⅵ (看樣子如同rumors所言,的確比X100Ⅵ小台) https://i.imgur.com/BEJMZFE.jpeg
以下是原文: 據L rumors網站的消息,Panasonic預計於5/23推出全片幅的新系列-S9,且已有使用AI繪製 的圖流出 謠傳規格如下: 輕巧型的L環 比Fujifilm X100Ⅳ還輕巧 沒有觀景窗 採用與S5II相同的感光元件 機身內建LUT按鈕 用戶可上傳自己的LUT至相機 有四種機身顏色可選 比S5II還便宜約$200~300(不確定是美元還是英鎊) 發佈當天還會再發佈一顆新鏡頭 謠傳的機身外觀圖如下,據說實機與該圖非常相似 https://i.imgur.com/ZDfHdC1.jpeg
預計於倫敦時間5/22下午3點發佈 原文: https://www.l-rumors.com/panasonic-will-announce-the-new-lumix-s9-with-unique-ne w-lut-features-on-may-22-at-3pm-london-time/ 縮:https://reurl.cc/MO48A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3.18.14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SLR/M.1715658164.A.EAE.html

05/14 11:51, 2周前 , 1F
應該是對比ZV-E1,同樣主打Vlog市場,也沒EVF…希望還是
05/14 11:51, 1F

05/14 11:51, 2周前 , 2F
有五軸防手震,不然真的跟ZV-E1差異不大orz
05/14 11:51, 2F

05/14 11:52, 2周前 , 3F
老實說當我看到不是A7C2的競品時,我有點冷掉了哈哈…
05/14 11:52, 3F
我倒覺得不用一直和Sony爭 Sony敢推出那麼多型號,無非是想站穩它在FF無反市場上的地位 但太多型號除了會讓消費者容易混淆外,也無法一一摸透這些型號的特色與能touch他們需 求的點

05/14 12:02, 2周前 , 4F
看對岸說估大約9000人民幣
05/14 12:02, 4F

05/14 12:11, 2周前 , 5F
如果能塞EVF就完美了
05/14 12:11, 5F

05/14 12:16, 2周前 , 6F
會跟zv-e1一樣沒有實體快門嗎?
05/14 12:16, 6F

05/14 12:19, 2周前 , 7F
鏡頭機身不太可能這麼小吧 看起來很像m43呢
05/14 12:19, 7F

05/14 12:25, 2周前 , 8F
比X100Ⅳ還輕巧的全片幅? 那照片實在很難信捏
05/14 12:25, 8F
本來就是謠傳的圖片(且文內還強調是用AI畫的),並不是實機照

05/14 12:33, 2周前 , 9F
如果leica也要出雙生機 那這個外型就有可能
05/14 12:33, 9F

05/14 12:47, 2周前 , 10F
那個紅點是在致敬萊卡嗎...
05/14 12:47, 10F

05/14 12:49, 2周前 , 11F
那個....P牌的相機,應該不需要加價買吧 >.<~~
05/14 12:49, 11F

05/14 12:51, 2周前 , 12F
FF含鏡頭如果能比X100VI小,那我可以大聲說一句:"
05/14 12:51, 12F

05/14 12:51, 2周前 , 13F
這樣的X100VI,我不要了!"
05/14 12:51, 13F
倒是覺得太過輕巧會影響操作手感,看看那精美的FP

05/14 13:04, 2周前 , 14F
不確定是否還有機械快門與IBIS如果沒有,對手應該就
05/14 13:04, 14F

05/14 13:04, 2周前 , 15F
是FP了....。
05/14 13:04, 15F
若是如此,那也不用太過意外,只是個人覺得拔防手震尚可接受,拔機械快門就不太行 儘管現在的技術可以克服果凍效應,日光燈頻閃的問題應該還是難以完全解決的吧...

05/14 13:08, 2周前 , 16F
看來有相稽可以買來玩了
05/14 13:08, 16F

05/14 13:08, 2周前 , 17F
外型99分..嘻嘻~
05/14 13:08, 17F
※ 編輯: canandmap (42.73.18.149 臺灣), 05/14/2024 13:12:32

05/14 13:16, 2周前 , 18F
IMX410 的Rolling Shutter在5.9K的情況下約25ms
05/14 13:16, 18F

05/14 13:17, 2周前 , 19F
靜態使用應該還行,就看5/23發表了
05/14 13:17, 19F
除非它不強調動態錄影,不然拔掉機械快門對強調錄影的Pana來說我認為是滿傷的 就連Sony也不敢隨便拔機械快門

05/14 13:21, 2周前 , 20F
如果真的FF這麼小富士壓力山大
05/14 13:21, 20F
Fujifilm還有中片幅無反GFX系列,倒覺得不會有這麼大的衝擊力

05/14 13:21, 2周前 , 21F
17樓大大覺得有什麼貓膩嗎 @.@
05/14 13:21, 21F

05/14 13:30, 2周前 , 22F
這外型感覺會有 Leica 雙生機
05/14 13:30, 22F

05/14 13:37, 2周前 , 23F
Pana自古以來都和Leica雙生啊
05/14 13:37, 23F

05/14 13:59, 2周前 , 24F
有美顏跟濾鏡就很值得買來玩了,會有興趣,但是畫得那
05/14 13:59, 24F

05/14 13:59, 2周前 , 25F
張照片鏡頭感覺很深
05/14 13:59, 25F

05/14 14:00, 2周前 , 26F
希望鏡頭可以收起來,像rx100m7那樣
05/14 14:00, 26F

05/14 14:27, 2周前 , 27F
確實目前市場缺乏這種全幅產品
05/14 14:27, 27F

05/14 14:40, 2周前 , 28F
看起來很適合Sigma I系列鏡頭,希望有外接EVF,跟當年GX1類
05/14 14:40, 28F

05/14 14:40, 2周前 , 29F
似,很懷念那台
05/14 14:40, 29F

05/14 14:52, 2周前 , 30F
我也覺得很適合SIGMA I系列來搭配
05/14 14:52, 30F

05/14 14:55, 2周前 , 31F
S9如果能繼承S5II大部分能力 對他會很有興趣
05/14 14:55, 31F

05/14 14:56, 2周前 , 32F
搭配28-70 簡直香爆
05/14 14:56, 32F
還有 46 則推文
還有 19 段內文
05/17 09:24, 2周前 , 79F
覺得這台找出來的畫質跟LUT效果很不錯,覺得是台winner
05/17 09:24, 79F

05/17 09:24, 2周前 , 80F
camera…下星期等正式發表再說吧,英國發表完接著換中國
05/17 09:24, 80F

05/17 09:24, 2周前 , 81F
發表
05/17 09:24, 81F
摸到實機的話,那應該八九不離十了吧 距離23號也不到一個禮拜,我想應該也有個底了 ※ 編輯: canandmap (42.73.232.104 臺灣), 05/17/2024 11:39:00 ※ 編輯: canandmap (42.73.232.104 臺灣), 05/17/2024 11:39:36

05/17 12:32, 1周前 , 82F
沒有機械快門會不會有閃頻的問題...
05/17 12:32, 82F
問問Nikon Z8、Z9,及Sony ZV-E1的使用者吧 ※ 編輯: canandmap (42.73.232.104 臺灣), 05/17/2024 15:50:44

05/17 23:21, 1周前 , 83F
要全域快門才會沒閃屏,Z9是全域沒閃,像Fp跟ZV-E1就
05/17 23:21, 83F

05/17 23:21, 1周前 , 84F
有閃屏
05/17 23:21, 84F
我以為目前只有Sony的A9Ⅲ是全域快門,原來Nikon的Z9也是全域快門嗎?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Pana的S9也應該不會是全域快門了吧? ※ 編輯: canandmap (36.228.132.44 臺灣), 05/17/2024 23:22:40 ※ 編輯: canandmap (36.228.132.44 臺灣), 05/17/2024 23:24:00

05/17 23:23, 1周前 , 85F
S9這個價格也不可能用全域
05/17 23:23, 85F

05/17 23:24, 1周前 , 86F
z9是啊,他沒快門簾,只有保護做用
05/17 23:24, 86F
畢竟全域快門的成本還是挺高的,也不可能直接在偏入門的機身上採用 既然如此,那頻閃的問題就依舊無解了,除非哪個外星科技可以來減輕這個問題帶來的副 作用 在室內錄影果然還是只能讓快門放慢到1/60s以下了嗎...? ※ 編輯: canandmap (36.228.132.44 臺灣), 05/17/2024 23:26:58

05/17 23:25, 1周前 , 87F
不過也是有防閃屏的方法
05/17 23:25, 87F

05/17 23:26, 1周前 , 88F
快門用125跟30含以下,就不會出現閃屏
05/17 23:26, 88F
拍照是可以這樣沒錯,但就浪費了高速快門的優勢 且室內還是希望快門越快越好 錄影可能還可以用60fps來減輕這個問題...?

05/17 23:26, 1周前 , 89F
Z9的背照堆疊不是全域快門,閃光燈同步是固定的
05/17 23:26, 89F
所以Z9仍然還是滾動快門嗎? ※ 編輯: canandmap (36.228.132.44 臺灣), 05/17/2024 23:29:03

05/17 23:29, 1周前 , 90F
白天都日光就沒什麼影響,這是我自己用fp三年來的心得
05/17 23:29, 90F

05/17 23:31, 1周前 , 91F
對Z9沒有是我搞錯,不過也是夠用了
05/17 23:31, 91F
※ 編輯: canandmap (36.228.132.44 臺灣), 05/17/2024 23:37:11

05/17 23:33, 1周前 , 92F
全域快門閃燈同步會跟葉片快門一樣幾乎沒限制,Z9是非常快的
05/17 23:33, 92F

05/17 23:33, 1周前 , 93F
滾動式,也拍得出果凍,Links的影片有示範
05/17 23:33, 93F
所以我一直很不解的是為什麼近期的無反要開始玩拔機械快門這種把戲? 玩多種類對焦、玩防手震、玩8K、玩4K120fps、玩小體積...,這些都是一直往上比拼的點 唯獨這個反而是開倒車,好像機械快門就是非常落伍跟不上時代似的 不說果凍,光頻閃我就覺得很困擾,你各家可以用技術減輕或後期消除就算了 這個頻閃是不論怎麼避都有可能會碰到的情況 你在台灣還可以用1/60s去閃,去某個國家遇到50Hz的日光燈,忘記調快門就拍出NG的照片 了。這跟以前的「數位變焦」一樣,是非常不明智之舉 倒是全域快門,除了目前Sony開了第一槍外,其他廠牌彷彿靜悄悄,沒一家無反敢跳出來 跟著放全域快門下去 ※ 編輯: canandmap (36.228.132.44 臺灣), 05/17/2024 23:48:56 ※ 編輯: canandmap (36.228.132.44 臺灣), 05/17/2024 23:50:50

05/19 10:50, 1周前 , 94F
說真的外型就跟以前GX系列差不多啊
05/19 10:50, 94F

05/19 10:50, 1周前 , 95F

05/19 10:57, 1周前 , 96F
如果機身蒙皮真的像那個AI照片z裡是橫向一條ㄧ條的覺得很
05/19 10:57, 96F

05/19 10:57, 1周前 , 97F
醜。
05/19 10:57, 97F

05/19 10:59, 1周前 , 98F
實機圖和AI圖其實差很多喔,建議看一下樓下提供的圖

05/19 18:53, 1周前 , 99F

05/19 18:53, 1周前 , 100F
05/19 18:53, 100F

05/19 18:53, 1周前 , 101F
又有新圖流出 真期待這次的發表會
05/19 18:53, 101F

05/19 18:54, 1周前 , 102F
如果有一個小握把就更吸引人了
05/19 18:54, 102F
的確,如果真的推出小握把,那吸引力會拉高許多

05/19 19:15, 1周前 , 103F
其實26f8就是GR抓拍模式的用法,如果中央銳利度堪用熟練攝
05/19 19:15, 103F

05/19 19:15, 1周前 , 104F
影者可以駕馭得當,問題這是入門招新用戶的機種給這種高手
05/19 19:15, 104F

05/19 19:15, 1周前 , 105F
鏡太強人所難
05/19 19:15, 105F
我也覺得給新手用會很綁手綁腳,有時候Pana會搞出讓人難以理解的舉動 不管是堅持多年的對比對焦,還是故意拿掉很多實體按鍵的GF2,又或是縮小體積但拿掉 防塵防滴的GX85,然後還有不放在GH5、G9等這些高階機身卻只放在G95裡的即時視圖合成 (Livecomp),不推出GM系列後繼機卻一直出規格相仿的GF8、GF9、GF10等 這回的26mm f8也一樣讓人難以理解

05/19 22:23, 1周前 , 106F
超像GM
05/19 22:23, 106F
※ 編輯: canandmap (36.228.146.92 臺灣), 05/20/2024 22:47:11
文章代碼(AID): #1cGjsqwk (DSL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