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演講] 我與林憲德教授之對談

看板Architecture作者 (THE FRUSTRATED)時間16年前 (2008/09/02 17:10),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14 (看更多)
※ 引述《trainstation (仰望巨人)》之銘言: : 我不是學這個的, : 過去也很少去想都市、土地、使用密度與強度的問題, : 但是關於土地資源和設計密度這件事, : 我想分享一點自己不成熟的想法。 : 不曉得原PO大大是不是很喜歡MVRDV或OMA的理論?? : 感覺你的觀點跟這些建築師的想法有點像, : 這是我胡亂猜測, : 得罪莫怪 :) 是真的 我的確是很喜歡OMA Koolhaas的理論,甚至說是現代西方建築我最感興趣的一位建築師 怎麼講呢...就都市規劃來說的話,雖然Koolhaas他自己就是來自西方國家 不過他並不會把自己侷限於傳統歐洲都市規劃的框架: 譬如像城市發展一定要對歷史有一定程度上的保存/回應 一定要有廣場/中央公園、住商分離...等等 他考慮到的是如何有效得利用各種資源來創造一個真正適合人類居住的新型都市 他甚至是不屑在自己的設計案裡強調環保節能這些東西的 "But now sustainability is such a political category that it's getting more and more difficult to think about it in a serious way. Sustainability has become an ornament. Designs are increasingly winning competitions because they are literally green, and because somewhere they feature a small windmill. http://0rz.tw/1b4J8 : 但是這樣高密度、高使用強度的都市, : 真的適合人居住嗎?? : 我隱約記得在書上看過一個案子, : 大概是1960或70年代的一個大型住宅開發案, : 詳細時間不確定, : 約略是在現代主義國際式樣發展到極至的末期、遠在CIAM、雅典憲章之後。 : 這個開發案把所有的使用空間機能集中在一棟高樓裡, : 當然,那是一棟標準現代主義國際式樣的高樓, : 然後其他地方就留作空地或綠地, : 這樣子使用者就有充分的休憩空間了。 : 結果是, : 這個案子後來被罵得很慘, : 因為實在不好用, : 再怎麼說, : 對於住在中、高層的人而言,要靠近綠地終究是麻煩的事, : 所以整塊地非常漂亮、非常乾淨,但就是沒有人煙。 : 在那個現代主義思維當道的時代, : 這個案子還得過獎的。 我覺得如果考慮到當時的時空背景/文化 因為沒辦法隨時靠近綠地而被罵得很慘是可以想像得到的.. 黑川紀章在書裡曾經這樣提到 "近代主義可以說普及了'低密度就是舒適'的這個觀念。而其中最典型的例子 就是洛杉磯。人們都住在獨棟的房子裡,位在平坦而沒有什麼密度的市街, 然後在自己的庭園裡舖著草皮,並開著車來去自如地行動著..." 上面這段話可以說精準得道出過去幾十年來大家對於"住宅"的一種理想吧? 就算到了現在,也還是可以在台灣看到很多人夢想著有一天可以買得起 附帶庭院的獨棟別墅,嚮往著類似歐美國家的那種生活環境 : 而且有時候我在想, : 〈接下來真的是我個人胡思亂想 :p〉 : 台灣的確是有地狹人稠的問題, : 但是當我們越是把房屋蓋高、把地皮的使用強度提高時, : 是否也意味著我們放任地狹人稠的問題不斷擴張?? : 〈我中文不好,希望以上三句有人看得懂 Orz〉 : 如果真的要考慮使用上的舒適度, : 一塊地應該會有客觀上相對理想的設計方式, : 在此我是針對使用的密度和強度而言, : 暫不考慮造型、配置、座向、量體等等。 : 當然, : 這個使用密度與強度的設計值也可能因為經濟價值而做出妥協, : 我只是覺得不該老是往「更高、更多、更密集」的方向做, : 一昧地追求"充分"利用土地。 : 不知道這樣的想法會不會很奇怪, : 因為我真的不懂建築和都市,更不懂土地開發, : 扯了一堆,希望有人跟我一點意見 :) 關於結合不同生活機能的高密度建案 我感興趣的是類似東京六本木、Midtown這些例子 或是再大型一點的案子 OMA在杜拜的Waterfront City 黑川幫中國鄭州所做的都市設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0.234.248.97

09/02 21:01, , 1F
真的ㄇㄥ對了 :)
09/02 21:01, 1F

09/02 21:02, , 2F
謝謝你提供的案例,有空我去查資料>
09/02 21:02, 2F
文章代碼(AID): #18lGCG7Q (Architectu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8lGCG7Q (Archite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