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共產主義的失落和喜劇:《老娘鬧革命》 …

看板Artfilm作者 (開羅紫玫瑰)時間16年前 (2008/07/27 21:5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pots.tw/node/4975 共產主義的失落和喜劇:《老娘鬧革命》 文/但唐謨 今年剛好是風起雲湧1968的四十週年。當年的西方年輕人對共產主義懷抱著浪漫甚至天真 的想像,但是儘管共產主義這麼受崇拜,主流電影中對於這種所謂「社會主義天堂」國家 的描寫,大都是很刻板的印象,例如那種不苟言笑的官員、「均窮」的社會;再不然就是 所謂 「逃出鐵幕 」的故事,最好看的大概是希區考克的《衝破鐵幕》和百看不厭的音樂 片《真善美》,甚至葛麗泰嘉寶在《尼諾斥嘉》中飾演的共黨女軍官,都讓人回味無窮; 另一種就是像高達、安東尼奧尼......這種導演,反省共產主義對於生活在西方社會的年 輕人的衝擊;但是這類電影的主角,大都是思考型的知青,很少人願意去到一個真正的共 產國家。例外的是《他鄉異國》的同性戀男主角,他是真正對自己國家失望,而背祖國投 誠蘇聯。總之,電影中出現共產主義總可以大作文章。這部《老娘鬧革命》的故事背景正 是1968年的歐洲,一個英國家庭卻真的在一種天真的遐想中,為了追尋共產主義理想而奔 向東德。 這部電影的一開始就帶著喜劇的氛圍,我們馬上知道這部片意在嘲諷不在說理。故事中家 庭的成員,老爸醉心共產主義,姊姊醉心安迪沃荷,妹妹是個小共黨,只有媽媽是個平凡 的家庭主婦。為了要政治正確,他們開著蘇俄生產的汽車,從英國來到東德。片中對於當 時東德的描寫蠻刻板印象的,例如不能聽搖滾樂,資本主義的食物不能吃。說實在,已經 好久沒有看到這些冷戰時期的共產國家描述了。這兩種意識形態的衝突,倒也製造了不少 笑點。但是這部片並不是要嘲諷共產國家的官僚(因為我們都看太多,不稀奇了),而是 對於熱衷共產主義者的一種同情。本片把時間設在1968年,或許也是個嘲諷,因為這一年 不但是個巔峰,可能也是個終結:共產主義的理想,可能早在很久以前就消失了。這部片 多少說出了今天信奉共產主義者的無力感,他們心目中的烏托邦根本不存在,不但無法達 到,甚至不可想像。大師詹明信就表示過,我們再也逃不出資本主義的霸權了。英國的布 萊爾,曾經也是個社會主義者,但是他卻在攻打伊拉克;曾經是共產主義聖地的中國,現 在正忙著賺錢。這部片雖然是個喜劇,但是在今天的環境氛圍中來看,卻感覺到一種理想 情懷的喪失與遠離,頗教人傷感。這是一個歌頌「地球是平的」的世代,夢想回歸到共產 主義的烏托邦(據說台灣要成立共產黨了!)就可能就像本片中那個家庭「回歸」東德的 經歷,只有失望和挫敗,最後又「逃出鐵幕」。哎!真是讓人唏噓啊! 不過,這部喜劇的中心人物,畢竟還是那個並不醉心共產主義的媽媽。家庭主婦,聽起來 似乎保守、無趣、沒挑戰性,但是一個家庭主婦卻負擔著保護家庭的重責大任。我有個很 可愛的男同志朋友就很崇拜「家庭主婦」,他覺得家庭主婦超厲害,勞作、手工、解決生 活難題,深懂各種變通之道……她們什麼都會。再對照本片中對於家庭主婦的描述,發現 我的這位同志朋友的見解真是博大精深。所以,要搞共產黨搞革命,還是先學習當個稱職 的家庭主婦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8.244.225 ※ 編輯: cinecarine 來自: 61.228.244.225 (07/27 21:59)
文章代碼(AID): #18Z7ynNw (Art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