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東亞機場航廈工程與第三航廈之比較

看板Aviation作者時間12年前 (2012/07/19 17:46), 編輯推噓7(7025)
留言32則, 1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我大概是真的太擔心我們TPE的T3到底會如何發展, 工程經費一砍再砍, 一下統包改分包,一下又要砍室裝做毛胚. 很難不為此捏把冷汗....一個工程預算高達500億的重大建設 與其他亞洲主要機場航廈興建預算及工程規模相比. 我們到底可以為我們的T3投入多少期待? ============================================================================ 1. [ 仁川國際機場 (第一期工程) Incheon International Airport, ICN ] 完工年分: 2001 工程造價: 380億TWD (11億USD, 2001年中匯率:1USD = 34.5TWD) 工程規模: 總樓地板面積: 496,000平方公尺 設計旅次容量: 3,000萬人/年 登機門數量 : 44個 相關圖片: 外觀: http://ppt.cc/Ayzf 室內: http://ppt.cc/_62Q ============================================================================ 2. [ 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 (第三航廈) Singapore Changi Int'l Airport, SIN ] 完工年分: 2008 工程造價: 243億TWD (10.8億SGD, 2008年中匯率:1SGD = 22.5TWD) 工程規模: 總樓地板面積: 380,000平方公尺 設計旅次容量: 2,200萬人/年 登機門數量 : 28個 相關圖片: 室內: http://ppt.cc/nXsd 室內: http://ppt.cc/CMxT ============================================================================ 3. [ 吉隆坡國際機場 (第一航廈及衛星候機廊) Kuala Lumpur Int'l Airport, KUL ] 完工年分: 1998 工程造價: 330億TWD (9.58億USD, 1998年中匯率:1USD = 34.5TWD) 工程規模: 總樓地板面積: 405,930平方公尺 設計旅次容量: 2,500萬人/年 登機門數量 : 46個 相關圖片: 外觀: http://ppt.cc/wtvl 室內: http://ppt.cc/JWjx ============================================================================ 4. [ 香港國際機場 (第一期工程)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HKG ] 完工年分: 1998 工程造價: 455億TWD (101億HKD, 1998年中匯率:1HKD = 4.5TWD) 工程規模: 總樓地板面積: 550,000平方公尺 (啟用當時面積,不含增建之購物廊) 設計旅次容量: 8,700萬人/年 登機門數量 : 70個 相關圖片: 外觀: http://ppt.cc/0y44 室內: http://ppt.cc/yK~S ============================================================================ 5. [ 曼谷蘇凡納布機場 Suvarnabhumi Airport, BKK] 完工年分: 2006 工程造價: 1317億TWD* (1550億THB, 2006年中匯率:1THB = 0.85TWD) 工程規模: 總樓地板面積: 563,000平方公尺 設計旅次容量: 4,500萬人/年 登機門數量 : 51個 相關圖片: 外觀: http://ppt.cc/nLmI 室內: http://ppt.cc/XI1z *此造價為全部機場新建工程, 非單指航廈之造價 ============================================================================ 6. [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第二航廈) Shanghai Pud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PVG] 完工年分: 2008 工程造價: 660億TWD** (150億CNY, 2008年中匯率:1CNY = 4.4TWD) 工程規模: 總樓地板面積: 485,500平方公尺 設計旅次容量: 6,000萬人/年 登機門數量 : 42個 相關圖片: 外觀: http://ppt.cc/hica 室內: http://ppt.cc/0ry9 **此造價為整個拓建計畫之造價, 包含第二航廈, 第三跑道, 西停機坪, 非單指航廈之造價 ============================================================================ 7. [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第三航廈) Beijing Capital International Airport, PEK] 完工年分: 2008 工程造價: 1110億TWD** (36.5億美金, 2008年中匯率:1USD = 30.4TWD) 工程規模: 總樓地板面積: 986,000平方公尺 設計旅次容量: 6,000萬人/年 登機門數量 : 120個 相關圖片: 外觀: http://ppt.cc/kopl 室內: http://ppt.cc/oD8m **此造價為整個擴建計畫之造價, 包含第三航廈, 第三跑道及附屬設施等 非單指航廈之造價 ============================================================================ 相關說明: 1.上述各機場工程造價, 若並未特別說明, 即表示該價格為"新建航廈" 之工程造價。 2.所敘述之新建工程造價, 皆以該幣值完工當年之新台幣匯率換算。 ============================================================================ 大家可以比較看看, 其實我們的桃園機場要花500~600億元來興建第三航廈 (不含衛星候機樓), 然後要花3000億元完成整個擴建計畫, 看起來是相當有餘裕, 這個預算之下, 是可以蓋出世界一流的機場, 這無庸置疑的. 但是, 以目前桃園機場第一航廈擴建的工程品質, 我不得不捏把冷汗.... 我們的主管機關交通部民用航空局, 加上我們的營運單位桃園國際機場公司 區區一個40億元的工程, 都可以容忍整個機場的工程像是狗啃般, 毫無細節... 連個驗收都可以把要求擺在最低.... 要把第三航廈的發包和營運交給這些單位 我覺得大家還是多多祈禱吧.... 以下是我蒐集的一些新聞及相關資料, 讓大家看看可以對我們的第三航廈有多少 期待.... ============================================================================ [台灣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廈) Taiwan Taoyaun Internation Airport, TPE] 預計完工年分: 2018~2030 預估工程造價: 第三航廈 : 約500億TWD (預計2018年啟用) 衛星候機樓: 約300億TWD (預計2019~2030規劃新建) 預估工程規模: 總樓地板面積: 420,000平方公尺 (不確定是否含衛星候機樓,但個人推測是包含) 設計旅次容量: 第三航廈 : 1,100萬人/年 衛星候機樓: 3,200萬人/年 總計 : 4,300萬人/年*** ***綜合各篇新聞、資料來看, 新聞及wiki所寫的第三航廈之客運容量, 並非單指 第三航廈本身, 也包括了2019~2030年才會動的衛星候機樓 (這個部分變數很大, 誰也說不準未來會怎麼歸化....) 可以確定的是, 我參考2010年的【桃園國際機場園區綱要計畫規劃成果】 (http://ppt.cc/P2Wf), 並參考圖面, 幾乎可以確定的是, 我們2018年完工的 第三航廈, 面積其實不會比第二航廈大多少, 而且客運容量, 並不會比第一、 第二航廈還大.... 根據該綱要, 2018年啟用的第三航廈不含衛星候機樓之容量, 僅1,100萬人次/年 畢竟啟用北側用地徵收之前(2018年前), 也沒有更大的面積興建更大的航廈.... ============================================================================ 結論: 看完這些數據比較, 我更擔心了....幾乎可以確定的是 1.2018年啟用的機場不會太大。 2.2019年之後的變數非常多, 第三跑道及更大的衛星候機樓, 並非現在規劃以後就一定會做. 以亞洲各機場神速的的發展來看, 桃園機場是死定了....我們2012年才要 啟動一個僅能容納1100萬人/年的小航廈, 到了2018年完工時, 上海、新 加坡、首爾、香港, 早就開始更新更大的航廈.... 台灣這時候的機場建設, 應該要考量到"完工時"的競爭力, 以超越現在的 格局來思考. 而非只要求自己在2018年做到別人2010年的水準..... 我的看法是, 第三航廈及衛星候機樓, 要動就要一起動, 至少不能等到2018 年之後才開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3.27.174

07/19 17:50, , 1F
推認真! 另外營運單位不用加臺灣,機場才要
07/19 17:50, 1F
※ 編輯: mykorianda 來自: 111.243.27.174 (07/19 18:07)

07/19 18:07, , 2F
有夢最美, 但我懷疑 2018 年時, RCTP 連 T1+T2 總容量的
07/19 18:07, 2F

07/19 18:07, , 3F
謝謝 已修正
07/19 18:07, 3F

07/19 18:08, , 4F
3200 萬人次是否能已使用到上限
07/19 18:08, 4F

07/19 18:13, , 5F
看到香港航廈第一期花那個錢就知道台灣A多大了..
07/19 18:13, 5F

07/19 18:16, , 6F
當然香港那是十五年前的物價了
07/19 18:16, 6F

07/19 18:16, , 7F
首爾目標人次在1億人/年, 其實大可以酸他們
07/19 18:16, 7F

07/19 18:17, , 8F
但是我卻覺得機場的格局反而就該這樣....
07/19 18:17, 8F

07/19 18:19, , 9F
我覺得蠻好笑的,蓋又嫌貴不蓋又嫌爛,科科
07/19 18:19, 9F

07/19 18:22, , 10F
之前新聞一直砲,現在花大錢不正符合廣大民粹?
07/19 18:22, 10F

07/19 18:31, , 11F
樓上你是把人分成只有"你" 和 "非你" 兩種族群 ?
07/19 18:31, 11F

07/19 18:32, , 12F
樓樓上,要求品質難道是不應該的?
07/19 18:32, 12F

07/19 18:33, , 13F
應該啊,不過有誰看了預算書和細項了嗎?
07/19 18:33, 13F

07/19 18:34, , 14F
新聞砲了這麼久的梗總算可以被用上了
07/19 18:34, 14F

07/19 18:36, , 15F
有心一點的去看一下第一航廈預算哪來的,誰主導的
07/19 18:36, 15F

07/19 19:03, , 16F
推認真整理! 更推 要求高品質公共工程,不然在好看,都可以
07/19 19:03, 16F

07/19 19:04, , 17F
用了一年,像是用了十年(台灣公共工程品質善長 新的快速)
07/19 19:04, 17F

07/19 19:05, , 18F
變成舊的,舊的像是 剛經歷天災過後的樣子
07/19 19:05, 18F

07/19 20:33, , 19F
Kuala Lumpur
07/19 20:33, 19F

07/19 22:26, , 20F
2010年的新聞裡有提到機場活化項目裡,要在第三航廈北側
07/19 22:26, 20F

07/19 22:27, , 21F
另建一購物中心,國內民眾可至機械血拼,轉機客也可用
07/19 22:27, 21F

07/19 22:28, , 22F
落地簽進來被我們剝皮,啊不,是參觀選購台灣特產
07/19 22:28, 22F

07/19 22:29, , 23F
如果光航廈內免稅店毛胚化,頂多省個十幾億;但是機場公司
07/19 22:29, 23F

07/19 22:30, , 24F
號稱毛胚化能省掉上百億,那要加上購物中心才合理
07/19 22:30, 24F

07/19 23:36, , 25F
老是想著砸錢蓋東西競爭力就會進步的想法~~整體服務跟營
07/19 23:36, 25F

07/19 23:36, , 26F
運的改善是直接又明顯的....
07/19 23:36, 26F
※ 編輯: mykorianda 來自: 111.243.27.174 (07/20 03:45)

07/20 08:21, , 27F
機場好不好不是看大小吧,品質跟營運成本控制才是關鍵
07/20 08:21, 27F

07/20 08:22, , 28F
搞這麼大到時沒有那麼多人次,養蚊子嗎?
07/20 08:22, 28F

07/21 02:36, , 29F
你是不是誤會了統包的意思 XD
07/21 02:36, 29F

07/21 02:38, , 30F
統包: 得標廠商負責設計+施工 兩個願望一次滿足
07/21 02:38, 30F

07/21 02:47, , 31F
和施工範圍大小(整航廈或部分區域)無關
07/21 02:47, 31F

07/21 17:18, , 32F
沒誤會阿..三航廈統包改分包是桃機公司說的 不是我說的
07/21 17:18, 32F
文章代碼(AID): #1G1zTrhc (Av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