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女郎 詞曲緊扣好生動 /聞天祥

看板BROADWAY作者 (Brotherhood of Legio)時間17年前 (2007/03/06 10:3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2007.03.06 中國時報 聞天祥 片名:夢幻女郎 導演:比爾康頓 演員:傑米福克斯、珍妮佛哈德遜、艾迪墨菲、碧昂絲 發行公司:環球派拉蒙 即使載歌載舞本來就是歌舞片的常態,但「夢幻女郎」一片歌曲密集的程度卻十分罕見。 從「整合作用」的角度加以檢視,它確實有幾把刷子。我指的不僅是幾名黑人演員的 唱作俱佳,而是導演比爾康頓運用這些歌曲的手法。 近年幾部知名的音樂(歌舞)劇改編電影如「歌劇魅影」、「吉屋出租」幾乎都逃不掉 原劇的陰影,讓電影版成為缺乏神采的轉譯。作為一部描寫舞台人生的作品,「夢幻女郎 」淪為附庸的危機其實更大,因為每支歌曲幾乎都發生在角色登台或進行錄音的時刻。 然而透過有效的剪接,這些歌曲除了表面的演唱意義外,也常外延帶動劇情持續發展, 有時藉以表露角色性格,或者成就一個轉折。亦即這些曲目不是好聽的旋律或優美的歌詞 而已,他們還和外在情節及角色內在衝突,相互唱和、牽動。 比爾康頓的野心甚至不止於此,他還想藉片中三名黑人女子樂團的崛起與變遷,側寫 美國民權的進展,以及娛樂業的現實競爭。原本僅是一名車商的傑米福克斯,因為深諳 此道,不僅一手捧紅有才華的歌者,更在深入娛樂世界的過程中,看穿內涵實力與美貌 外表的魚與熊掌,以及想在撲天蓋地的白人勢力殺出一條血路所要付出的代價。而碧昂絲 、珍妮佛哈德遜、艾迪墨菲等角色的興衰起落,就是最好的註腳。只是這部電影有時 稍嫌「太滿」,讓部分企圖變得力有未逮(譬如把底特律暴動擺到片中的意義就執行得 相當有限);最後傑米福克斯由好變壞到眾叛親離,也有點流於老套,不免先盛後衰。 不過整體來講,「夢幻女郎」依然不失為一部執行得當的電影,讓既有的曲目透過電影 技法發揮了更上層樓的動力,新寫的歌曲也有一定的整合性,例如在表演張力上一路被 珍妮佛哈德遜壓過的碧昂絲,就靠新添的「Listen」一曲把她在純演技上較難展現的心聲 ,成功宣洩,稍稍扳回一城。但本片最大的驚喜還是聲線跟演技一樣驚人的珍妮佛哈德遜 (儘管艾迪墨菲的正經演技和演唱功力也超乎預期),近乎滿溢的爆發能量,把一個囿於 外貌、個性,而被埋沒的天生歌姬,詮釋得理直氣壯,技驚全場。 如果你喜歡看歌舞片,只要選對音響(戲院),瑕不掩瑜的「夢幻女郎」應是值回票價的 觀影經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0.248.13.130
文章代碼(AID): #15xD9EKk (BROAD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