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 Buddha ]
討論串[問題] 是誰在觀察心?
共 8 篇文章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推噓4(4推 0噓 9→)留言13則,0人參與, 6年前最新作者s3714443 (metalheads)時間6年前 (2018/04/04 18:11), 編輯資訊
2
0
0
內容預覽:
最近在修馬哈希禪法. 主要是觀身心與腹部起伏. 都會捕捉 且如實觀察每個念頭. 以了解心的流轉與無常. 但是我好奇 那是誰在觀察心呢?.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8.92.245.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

推噓3(3推 0噓 7→)留言10則,0人參與, 6年前最新作者WEINUO (行人)時間6年前 (2018/04/09 00:43), 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禪宗有個參話頭的方式. 例如,誰在唸佛,誰在喝茶。。。諸如此類. 當行者明白了誰在唸佛,誰在喝茶,誰在觀察心. 這就漢傳禪宗所著重禪法. 馬哈希禪法與漢傳的禪法所切入的方式不太一樣. 就我所接觸的馬哈希禪法. 那邊的講師對初學者會建議不要理會其它,好好注意去觀察身心及念頭. 似乎進階者才會開始講到你

推噓3(3推 0噓 13→)留言16則,0人參與, 6年前最新作者hvariables (Speculative Male)時間6年前 (2018/04/12 23:11), 6年前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根據上座部阿毗達摩,.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都能認知所緣,. 但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無法修四念處只有意識能修四念處,. 意識有潛力認知所有所緣包括色法、心所法、心法、概念法、涅槃。. 根據上座部阿毗達摩,. 識稱為心,受、想、行合稱心所。. 受和想各只有一個心所行可細分為五十個
(還有1420個字)

推噓3(3推 0噓 2→)留言5則,0人參與, 6年前最新作者kissung (天堂鴉)時間6年前 (2018/04/14 21:48), 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佛陀提出了一個基本觀點,謂「一切眾生從無始以. 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 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因此,佛陀為了. 破妄顯真,七次問阿難識心「今何所在?」但阿難. 的七次回答,如回答在身內、在身外、在眼根內或. 在中間等,都遭到佛陀的駁斥。因為阿難不識妙明. 之淨心,周遍
(還有212個字)

推噓24(24推 0噓 125→)留言149則,0人參與, 6年前最新作者hvariables (Speculative Male)時間6年前 (2018/04/19 19:54), 6年前編輯資訊
2
0
4
內容預覽:
http://tripitaka.cbeta.org/T02n0099_016. 雜阿含經(四五一).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種種諸界。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云何為種種界?謂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
(還有1326個字)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