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 《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臨終往何趣之徵兆

看板Buddhism作者 (慈悲喜捨)時間12年前 (2012/05/15 17:29), 編輯推噓8(803)
留言11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經錄部類】〔密教部類〕〔密教部〕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十九冊 No. 997《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19/0997_010.htm 《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 阿闍世王受記品第十 {節錄} 爾時釋迦如來說此語已,摩揭陀國主阿闍世王復白佛言: 「世尊!如佛所言,諸惡眾生入於地獄,云何得知?誰人曾見?」復云:「何知當墮 餓鬼及與畜生?當生人天?並誰人見?」 爾時世尊告阿闍世言:   「大王,應當一心諦聽,我為王說,令王現前而得知見。    大王當知,若人命終,當墮地獄,有十五相。  當生餓鬼,有八種相。  當生畜生,有五種相。 當生人天,各有十相。 「大王,何等名為當生地獄十五種相? 一者、於自夫妻男女眷屬,惡眼瞻視。 二者、舉其兩手,捫摹虛空。 三者、善知識教,不相隨順。 四者、悲號啼泣,嗚咽流淚。 五者、大小便利,不覺不知。 六者、閉目不開。 七者、常覆頭面。 八者、側臥飲啖。 九者、身口臭穢。 十者、腳膝戰掉。 十一、鼻樑欹側。 十二、左眼瞬動。 十三、兩目變赤。 十四、仆面而臥。 十五、踡身左脅著地而臥。 大王當知,若有臨終,具十五相,如是眾生,決定當生阿鼻地獄。 「大王當知,若復有人臨命終時有八種相,當知必墮焰摩羅界餓鬼趣中。云何為八? 一者、好舐其脣。 二者、身熱如火。 三者、常患飢渴好說飲食。 四者、張口不合。 五者、兩目乾枯如鵰孔雀。 六者、無有小便大便遺漏。 七者、右膝先冷。 八者、右手常拳。 何以故?心懷慳吝乃至於水不與人故。 大王,若具八相,命終決定生餓鬼中。 「大王當知,若復有人,臨命終時有五相現,是人決定墮畜生趣。云何為五? 一者、愛染妻子貪視不捨。 二者、踡手足指。 三者、遍體流汗。 四者、出麤澀聲。 五者、口中咀沫。 大王,若具此五者,命終決定墮畜生趣。 「大王當知,若復有人,臨命終時有十相現,是人決定生人趣中。云何為十? 一者、臨終生於善念:謂生柔軟心,福德心,微妙心,歡喜心,發起心,無憂心。 二者、身無痛苦。 三者、少能似語,一心憶念,所生父母。 四者、於妻子男女作憐愍心,如常瞻視,無愛無恚。耳欲聞於兄弟姊妹親識姓名。 五者、於善於惡,心不錯亂。 六者、其心正直,無有諂誑。 七者、知於父母,親友眷屬,善護念我。 八者、見所營理,心生讚歎。 九者、遺囑家事,藏舉財寶,示之令出。 十者、起淨信心,請佛法僧,對面歸敬。言:南謨佛陀,南謨達摩,南謨僧伽,我 今歸依。若無佛世,歸五通仙。 大王,若臨命終,具此十相,決定得於人趣中生。 「大王當知,若復有人臨命終時,有十種相,定得生天。云何為十? 一者、起憐愍心。 二者、發起善心。 三者、起歡喜心。 四者、正念現前。 五者、無諸臭穢。 六者、鼻無欹側。 七者、心無恚怒。 八者、於家財寶,妻子眷屬,心無愛戀。 九者、眼色清淨。 十者、仰面含笑,想念天宮,當來迎我。 若臨命終,具此十相,決定生天。 大王,如是臨終,善惡之相,汝應當知。」 時阿闍世王聞佛說已,竊自思念:「如來此說,為是實事?為是虛邪?世尊具足辯才 ,權說此理?」 爾時如來,知阿闍世王心之所念,即以神力令阿闍世見其惡相:忽有地獄苦器充滿, 有諸獄卒執持苦具,無量眾生顛墜地獄如駛雨點。 爾時獄卒,瞋目振威,指阿闍世而作是言: 「此是惡逆殺父之人,速當擒來付於阿鼻大地獄中而苦治之!」 時阿闍世聞是語已,極大惶怖,身毛皆豎、遍體汗流,遽從座起走欲逃竄。悶絕擗地 ,都不覺知。譬如猛風,伐無根樹,久而不蘇。乃以種種方宜救之漸得蘇息,連聲唱言: 「世尊!世尊!願賜壽命,願賜壽命,願賜壽命!如我今日,無依無怙,從今決定, 歸佛法僧。」 於是如來,還攝神力,諸相不現。 問阿闍世言:「大王,向見入地獄者,諸苦事耶?」 時阿闍世含悲答言:「我今已見,世尊所說舉其少分,我向所見苦事甚多,如來世尊 是真語者、是實語者。世尊!我於此身造諸惡業,今對世尊、諸大菩薩、眾僧大會,發露 懺悔,止息諸惡,斷相續心。 我從今日乃至菩提,誓持五戒為優婆塞。 如佛所說一字陀羅尼一切功能,以菩提心而為先導,從今向去一日三時,精勤修習。 以此善根,悉皆迴向一切眾生。」 佛讚王言:「善哉!善哉!大王諦聽,我今為王說過去佛微妙伽陀。」 即說偈言: 「若造五逆極重罪  發露懺悔罪輕微 永斷相續滅罪根  如壯夫拔連根樹」 佛說偈已,復告王言: 「大王當知,譬如團鐵,投水沈沒,若為缽器置水則浮。大王,有智慧人如彼缽器, 不沈苦海。汝造惡業,合入阿鼻大地獄中,一劫受苦。由汝有智發露懺悔,暫入便出,如 壯男女以手拍毬,暫時著地,即便騰起。從此命終生兜率天,見慈氏尊便得授記。」 時阿闍世聞佛說已,心得淨信,以種種供具供養佛已,還復本座。 當於如來說此法時,無數俱胝那由他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三十三俱胝 那由他菩薩,得隨順忍。 -- 願一切有情具樂及樂因 願一切有情離苦及苦因 願一切有情不離無苦之樂 願一切有情遠離愛惡親疏,住平等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編輯: cool810 來自: 182.233.156.197 (05/15 17:48)

05/15 18:09, , 1F
隨喜讚嘆
05/15 18:09, 1F

05/15 18:59, , 2F
此經實在太殊勝, 裡面還有一個相當重要的陀羅尼
05/15 18:59, 2F

05/15 20:18, , 3F
南無阿彌陀佛
05/15 20:18, 3F

05/15 20:45, , 4F
隨喜讚嘆
05/15 20:45, 4F

05/16 09:41, , 5F
隨喜,請問陀羅尼在經文中何處?在下遍尋不著@@
05/16 09:41, 5F

05/16 12:58, , 6F
感恩分享~~
05/16 12:58, 6F

05/16 17:36, , 7F
善哉仁者,快哉此問,進漢傳佛學版,查末學的帳號後的
05/16 17:36, 7F

05/16 17:36, , 8F
第五篇即是。
05/16 17:36, 8F

05/16 22:14, , 9F
隨喜
05/16 22:14, 9F

05/16 22:19, , 10F
感恩B大解說,又和法供養陀羅尼結了一次緣,呵呵
05/16 22:19, 10F

05/17 01:51, , 11F
隨喜讚嘆!!
05/17 01:51, 11F
文章代碼(AID): #1FiY885o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