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K8搭配KONI 1150套裝的心得(內容更新)

看板CAR-TUNING作者 (甲蟲)時間15年前 (2009/02/15 23:24), 編輯推噓2(203)
留言5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自己搞完DIY後防傾桿後, 感覺愛車已經"正"原廠化完成 (補足當初國產K8較美規短少的引擎室拉桿、後防傾) 一方面覺得那KYB黑筒以及萬年原廠彈簧都有衰退跡象(安裝約一年四個月), 車身動態越來越詭異而且不平均, 上次在TIS的水泥彎給我表演180度超華麗SPIN後, 心想升級的時候也差不多到了。 本來心理考慮TEIN或是國產BC之流的, 某車友也建議"日系車就要用日系懸吊" 說真的自己對這種理論也有某種程度上的認同, 不過最後卻裝了KONI 1150... 姑且不論啥"選KONI不必選車子"這類的廣告詞, 會選擇KONI不外乎: 1.是過鹹水的 2.價位以過鹹水而言便宜的驚人 3.高底軟硬可調一樣不少 附加價值:阻尼是"無段式"調整,這還蠻妙的。 安裝當天,四隻黑筒下來一看, 嘖嘖...左前漏油,已無法回彈,難怪整個車身動態那麼奇怪... 這證明再怎麼耐的筒心,搭配不合宜(萬年老彈簧)跟亂操還是會掛很快... KONI 1150套裝 for K8有幾點需要注意 1.上座沿用原廠,這跟TEIN的SS-FT的模式類似 2.KONI筒心搭配德國VOGTLAND短彈簧 3.安裝過程後懸吊上座零件需要用一點土砲(研磨中心孔) 輪胎規格為195/55/R15,ET值為38, 剛裝好時為前一指後兩指,但個人考量下, 重新調整為前後兩指。 另外,因為降車身的關係,定位調整很緊繃, 為避免吃胎現象,店家建議下次換胎時可換裝可調式傾角及前束角。 使用心得: KONI 1150已算是KONI產品中比較高階的, 然而或許是VOGTLAND短彈簧比較軟,或是車身剛性落差所致, 跟BILSTEIN PSS9那種"結實"的競技路感有一些差距(比較對象為R53) 相反的KONI給人一種宜家宜室的感覺。 小弟認為如果讓KONI搭配更硬的彈簧, 可能會有更好的表現。 不過以舒適跟性能的平衡點來說,KONI 1150倒是拿捏得不錯。 網路上的資訊: 1.KONI阻尼可調的部分為伸側(Rebound) 2.KONI阻尼可調範圍號稱為原廠加強40%至300% update 目前小弟對此說法是存疑的,姑且不論阻尼可調的範圍究竟是多少, 軟硬調整的確有影響到筒心壓縮的感覺,若只能調整伸側, 怎麼會用手壓起來感覺會變硬呢?那可是縮側的部分啊! 調校(update): KONI的阻尼選鈕可轉將近2圈,無段式, 由於旋鈕上有八個凸點,將近兩圈可視為15個點(段), 故接下來仍以段數稱之。8段即為一圈。 經過兩個月的體驗,KONI的筒心似乎會逐漸的磨合, 調整起來會越來越線性,不會有動輒過硬或過軟的現象。 不知他牌是否有類似情形? 剛開始前8後5會前懸顯得過硬, 為了使用壽命調整為前6後5, 一開始以日常使用而言覺得蠻不錯的, 但隨著使用時間增長,這樣的設定在路面起伏大的快速道路居然會飛起來, 前面明顯有阻尼抓不住的感覺。 接下來逐步調整,發現現在前10的設定感覺比一開始的前8還有Q度。 而後5感覺入彎支撐力不夠,先調6測試,支撐性足夠但彈跳過大導致高速不安定, 目前以前10後5.5的狀態積極測試中... 今後觀察重點: 1.break in漸趨穩定的時間點 2.前後設定如何搭配為佳?設定仍抓不到最佳點。 -- ※ 編輯: silaschang 來自: 123.110.224.39 (02/15 23:38)

02/15 23:48, , 1F
想問一下您的車是3門還4門?3門降避震有需要後比前低嗎?
02/15 23:48, 1F

02/15 23:56, , 2F
四門 我要求店家調成前後2指 是因為四門前後輪荷重比
02/15 23:56, 2F

02/15 23:58, , 3F
大約6.5比3.5 不想讓前輪負荷更重 我覺得要看個人需求
02/15 23:58, 3F

02/16 19:16, , 4F
1150要呸,前面還是要硬一點,嫌不夠,可以搭PSS9的彈簧
02/16 19:16, 4F

02/16 19:46, , 5F
沒錯 前5在高速時仍有抓不住彈簧的感覺 改前6後5測試中
02/16 19:46, 5F
※ 編輯: silaschang 來自: 123.110.224.2 (04/26 00:51)
文章代碼(AID): #19c3F4Fk (CAR-TU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