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解藥在心---陳金鋒 張誌家 對談

看板CCF作者 (La Vie En Rose)時間15年前 (2009/05/13 01:41), 編輯推噓15(1502)
留言17則, 1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Bears 看板] 作者: zidane666 (La Vie En Rose) 看板: Bears 標題: [新聞] 解藥在心 時間: Wed May 13 01:33:51 2009 解藥在心---陳金鋒 張誌家 對談 資料來源:壹週刊(NO.145)撰文:周家睿 攝影:宋岱融 設計:陳郁菁 前言:從去年十月職棒米迪亞球隊涉入簽賭、經典賽又輸中國隊,全國都在討論台灣棒 球該如何挽救,政府也發現事態嚴重,撥經費、改制度,試圖振興國球。 於是我們想到陳金鋒和張誌家,二OO一年世界杯棒球賽對戰日本一役,張誌家以完封 勝搭配陳金鋒轟出的致勝兩分全壘打,打得人心沸騰。當時台灣棒球還能與日韓一較高下 ,當時球迷還能振臂高呼。 我們和陳金鋒、張誌家兩位中華隊老將,從國內外棒球環境談起,說到他們眼中台 灣棒球近況,也聊到他們旅外時的心路歷程。說到底,兩人都認為,棒球打到最後, 不光追求球技,而是心的磨練! 陳金鋒在球場上吸收超量的紫外線,臉上有過濃咖啡的膚色,兩道濃眉糾在一起, 嘟著乾裂的嘴唇望著前方練球的二軍球員。他雙手插在胸前,像對記者擺出防禦陣式, 又像電影中那隻扯裂暴龍巨口,稱霸遺世孤島,回到巢中臥鋸山崖,孤傲遠眺 汪洋的金剛。 一九九九年,陳金鋒是台灣首位到美國職棒發展的球員,歷經七年3A與大聯盟的起 伏,最終因合約到期而選擇返台發展。他付出了棒球選手最黃金的歲月,卻僅以指尖觸 碰到美夢柔軟的襯邊。 三十二歲的陳金鋒總是沉默,我們請他談談現階段台灣棒球環境有何需要改進之處 ,他歪著嘴想了一會才說:「我不適合談這個問題。」事後熟悉台灣棒球環境的記者說 :「台灣棒球問題一籮筐,不但說不完,說了還會得罪很多人,而且如果陳金鋒說了, 人家會說,你陳金鋒現在會批評球壇囉?這麼臭屁!」 原來在那沉默的片刻,陳金鋒腦子轉了那麼多優劣得失的念頭,如投手出手後,球 飛抵打擊帶的二秒鐘內,他必須迅速判斷球速、位置與投手心理,進而做出揮棒與否的 決定並指揮軀體完成瞄準、揮擊、扭腰的動作。他動腦的速度必須飛馳得比球速還快。 難怪有科學研究發現,打擊率三成以上的棒球選手,智商都頗高。 從旅外經驗談起 陳金鋒繼續執坳地望著球場,場上打擊聲如冰鑿鏗鏗鏗地錐擊國境之南的艷陽也無 法融解的冰凍空氣。十分鐘後,張誌家懶洋洋地晃到了,他在2002年加入日本西武隊 ,並立刻以連續28局投出三振,打破日本職棒連續三振局數的紀錄。也兩度拿下最有價 值球員。但2004年底,他肩膀受傷,球感盡失,隔年轉降二軍,2006年遭球隊釋出,去 年才加入La New熊,與陳金鋒同隊。 於是我們在球場三壘旁的休息區,以他們旅外的經驗,從美、日球員訓練開始,談 起台灣棒球的狀況。 張:「日本球隊訓練內容跟台灣差不多,不過球員自我要求比較高,訓練分量很重 ,每天投手練習四小時,打擊練五、六小時,新進球員甚至練到七、八個小時,白天練 完,吃完飯,晚上繼續練,而且比賽也比台灣多。」 陳金鋒雖然仍看著球場,其實一直聽張誌家說話,張誌家的開朗,稍稍軟化了他的 態度,像在磚牆中硬摳出一塊磚而露出一個小缺口似的,當記者問起他在美國的經驗, 他才接口說:「美國比賽很多,訓練內容也跟台灣差不多。」 記:「既然訓練差不多,為何這幾次的國際比賽,讓人覺得這幾次的國際比賽,讓 人覺得台灣棒球水準日漸和其他國家拉大?」 張:「我不覺得是拉大,只是年輕選手還沒跟上來,打國際賽壓力很大,年輕選手 比賽經驗不多,抗壓性不夠,我們年輕時一直打國際比賽,會比較有經驗,比較不 緊張。」 陳:「比賽多,經驗就多。」 記:「美、日職棒競爭激烈,球員之間會因此而勾心鬥角嗎?」 張:「日本會,如果你跟某個球員爭同一個位子,他可能本來跟你感情很好,之後 就不太跟你講話。在那裡,沒有利害關係才會變成好朋友,我跟松土反大輔會是好朋 友,因為我們都知道我爭不過他。」 陳:「美國就這樣,有能力就在上面,相處上,大致跟台灣球隊一樣,隊員之間也 會說笑。」 記:「獨自在那樣的環境裡,難免會寂寞,你們都是在旅外時結婚的,是因為寂寞 嗎?」 張誌家發現記者的眼神落在他身上,不好意思地「嘿、嘿」乾笑兩聲說:「我是啦 ,不知道他(指陳金鋒)怎樣。」而當記者和張誌家的眼神一起轉到陳金鋒身上時,不 習慣回答私人問題的他,面對四隻眼睛的質問,不安地扭動一下身體才僵硬地說:「我 就是時間到了就結婚啊。」 執著勝過眾人 他那模樣就像被老師點名起立答題的小學生。陳金鋒和王建民一樣,從小都屬於安 靜內向又瘦弱的學生,只簡單地信仰:「努力做好教練教的就沒錯。」但陳金鋒發跡得 比王建民早很多,他在讀善化國小時已是上壘率極高的打者,高二就成為固定第四棒, 十八歲在菲律賓的一場比賽,揮出一支場外全壘打,菲律賓還將他的畫像留在球場牆上。 他對棒球的執著勝過許多人,即使被小學教練打耳光打破耳膜,使得後來平衡感欠 佳,無法靈活守備也不離開球隊,高中畢業甚至放棄保送大學而加入合作金庫隊。他像 鑽研某種冷僻學科的學究,外人眼中枯燥單調的揮棒動作,在他心中卻如宇宙般的深邃 奧妙。 記:「今年二月王貞治來台曾說,台灣棒球人要找回打球的初衷,就是那股單純的 熱情與樂趣,兩位怎麼看?」 張:「我小學時打球,不用害怕輸贏,覺得很好玩。後來有輸贏,感覺就變質了, 再後來打棒球就只為了賺錢。我當初會選擇到日本,就是不用到美國從小聯盟開始打, 那時我家需要錢,我要盡快賺越多錢越好。有一段時間我就缺一個快樂的心,只覺得我 今天來球場練球,今天的錢就賺到了。去年年底,我有了女兒,想為老婆女兒多打幾年 ,生活有了目標,也慢慢快樂起來。」 總算問到陳金鋒願意談的話題,他一句一句嚴肅地說著,也能感受到他對職棒 近來發生的醜聞隊球界影響的無奈。 陳:「我覺得台灣棒球沒有不照顧球員,是球員自己做出來的,沒有發生這麼多事 (簽賭、放水),台灣棒球不會變成這樣。別人做的事,我們在承擔,不是道理,但棒 球人就必須去面對這些問題,不然就不要打棒球,我們只能努力去做好,看這個環 境能不能改變。」 張:「去參加國際比賽,每個人都想拼、想贏,因為穿上藍白球衣氣氛就會不一樣。今 年經典賽前,我就跟參加比賽的年輕球員說:『藍白球衣很重,沒那麼好穿。』沒錯, 在國內表現得好就可以穿藍白球衣,可是參加國際比賽,你有辦法表現得好嗎?那個壓 力你擋得住嗎?」 「既然要打,就要自己要承擔受傷的風險,我就是在2004年雅典奧運受傷,我也沒 怪誰,那是自己選的。我們從小就夢想打中華隊,很難抗拒那件球衣,而且當一個公眾 人物就是要有名,要成名,參加中華隊是最快的捷徑,打得好就成名了。」 陳:「我覺得比賽輸了,會不會被罵不是重點,重點是有沒有能力去做這件事。我 一直盡量參加中華隊打國際賽,是因為覺得自己有這個能力就去做,畢竟國家栽培 過我,如果做不到,我也沒辦法,這不是一個人的問題,而是整個環境……,有一天我 也會打不到球,就要換年輕人加油。」 記:「現在年輕球員心態上跟你們過去有何不同?」 陳:「有些球員在台灣也許表現得不錯,可是,要會想到國外面對的對手可能比你 更好甚至超越你很多,要有這種心態,才有最大的進步空間,才會去思考將來要去面對 的人物是甚麼、自己的問題是什麼。」 「有時候我累了或是心情不好,會控制情緒,來到球場,就把那些情緒放下,準備 練球,因為我在美國看過一些很好的選手,不管他們打得多好,只要回到球場上, 還是很努力打球。」 張:「在國外打球會發現每個對手都很恐怖,也因為這樣我到日本變得比較積 極,自我要求比較高。」 陳:「厲害的球員真的很多,美國每年高中、大學畢業有那麼多的棒球人才。不過 我覺得,不管球員資質好不好,最重要是他後來的訓練,變得比那些資質好的選手更好 ,這還是我剛剛說的心態上的問題。」 記:「最後兩位離開原屬球隊返台發展,當時的狀況與心情如何?」 陳:「我離開美國,是覺得繼續在3A打沒甚麼意思了。我幾次上大聯盟比賽,在 場上得失心也不會特別重,就照平常心那樣去打,不過可能是人多,教練考量的角度不 一樣,所以我上場的機會不多。可能是我努力不夠,不夠好吧?」 陳金鋒從未對外細說當時他的心情(或許是不擅言詞抑或認為多說無益),卻可以 從他不斷說自己不夠努力的沉重語氣,聽出他對夢碎的自責至今仍未散盡。說到這,陳 金鋒有事要先走,我請他在通道上拍照時問他:「你是第一個到大聯盟的打擊者,但第 一個在大聯盟打出安打的是曹錦輝、第一個打出全壘打的是郭泓志,你會不會覺得遺憾 ?」他笑笑地說:「不會吧,沒甚麼遺憾,他們也是台灣的光榮,沒有誰先誰後,我沒 有做到,至少他們做得到。」隨後他粗大的身軀撐開走廊的幽暗,消失在盡頭轉角。 天分一夕全失 2004年我受傷復原後就被調到二軍。當然,會受傷也怪自己沒有好好保養。台灣選 手比較沒有保護的觀念,只知道投完要冰敷,雖然日本球隊都有按摩師,可是都要讓學 長先按摩,我懶得等就先回家,治療次數比較少。而且每次球季打完,休息的兩個月應 該好好保養,可是我覺得自己年輕體壯,也因為沒受過傷不知道怕,一回台灣,只做一 些練習,其他時間拼命玩,最後就受傷了。 開完刀,我突然不會投球,到現在也不知道原因,再怎麼出力,球速只有 一百二、三十,教練給了一些姿勢的建議,還是投不好。我真的很害怕,白天訓練 加倍,晚上再看自己比賽的錄影帶,有一點想法,又出門練習,還是沒用。我當兵時有 七個月沒碰球,怎麼會有一天,我完全忘記怎麼投球。 當我接到球團釋出的通知,我心裡還滿平靜的,因為在二軍的那兩年,我實在太痛 苦了,對我來講,釋出或許是一種解脫。不過當我打電話跟我爸媽講的時候,他們說的 第一句話是:「誰叫你不認真!」我聽到這句話就哭了,我老婆、許銘傑(另一位西武 對台灣球員)和他老婆都在旁邊,我們四個就一起哭,我覺得爸媽怎麼都不體諒?幾年 前我投得好,我承認沒有很認真練球,後來我都到二軍了,怎麼可能還不認真? 沒對不起棒球 但畢竟是自己的父母,我也不可能跟他們講什麼。我爸爸很嚴厲,從來沒有讚 美過我,甚至我在世界盃投出名,也沒讚美過,我很習慣了。 我也知道國內球迷對我有很多苛責,可是我覺得對球員應該多一點鼓勵,畢竟我們 為國家也出了很多力,球員低潮不該落井下石,講實在話,台灣錦上添花的很多,雪中 送炭的很少。後來我看開了,我認為我沒有對不起棒球就好。 回台灣後的兩年,我都在做復健,還想回球場,沒辦法,轉行也不曉得要幹嘛。一 直到去年,上場時我都有不安定感,不知道會不會突然又不會投了,可能自信跑掉了, 我不想回想那種感覺。今年我的球感恢復了七、八成,如果四、五年前,能調回現在的 狀況,我有信心能完全恢復,但畢竟現在快三十歲了,要回到百分之百不太可能了。也 因為快三十歲了,我覺的一切穩定就好,不像年輕時那麼想拼敢衝了。 原PO:抱歉!我不會使用有顏色的字體,所以閱讀上可能比較辛苦。今晚看完 COCOFANY大的PO文之後,我跑去小七買了周刊,自己打成電子檔。 有錯還請大家回信指正,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05/13 01:40,
啊啊...越來越喜歡鋒哥了(L)
05/13 01:40
-- I'd rather be hated for who I am, than loved for who I am not. Kurt Cobai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6.212.59

05/13 08:26, , 1F
推 謝謝分享
05/13 08:26, 1F

05/13 09:48, , 2F
第一個到美國發展的其實不是鋒哥吧...
05/13 09:48, 2F

05/13 10:05, , 3F
push
05/13 10:05, 3F

05/13 11:38, , 4F
謝謝分享
05/13 11:38, 4F

05/13 11:41, , 5F
可以轉錄到棒球和熊板嗎?
05/13 11:41, 5F

05/13 11:43, , 6F
熊版跟棒版都有囉
05/13 11:43, 6F

05/13 12:23, , 7F
推 打字辛苦啦
05/13 12:23, 7F
※ 編輯: zidane666 來自: 118.169.9.101 (05/13 15:06)

05/13 15:41, , 8F
借轉喔 謝謝
05/13 15:41, 8F

05/13 15:56, , 9F
借轉 感謝:)
05/13 15:56, 9F

05/13 16:17, , 10F
05/13 16:17, 10F

05/13 17:31, , 11F
請問第一個旅美的是誰呢?如果ABC那種不算的話...
05/13 17:31, 11F

05/13 18:02, , 12F
譚?
05/13 18:02, 12F

05/13 18:04, , 13F
http://0rz.tw/VzjV1 台灣棒球維基 請安心服用
05/13 18:04, 13F

05/14 00:34, , 14F
推啦!
05/14 00:34, 14F

05/14 20:48, , 15F
辛苦了!
05/14 20:48, 15F

05/15 10:37, , 16F
推!!!
05/15 10:37, 16F

05/28 02:06, , 17F
真的謝謝分享^^ 看了超感動的!
05/28 02:06, 17F
文章代碼(AID): #1A2RJUWv (CC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