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相可以升變成兵——中國象棋規則改革的探索

看板CCK作者 (克勞德)時間16年前 (2007/12/21 11:00), 編輯推噓9(909)
留言18則, 9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黃晨 * 2007年10月   ( * 聯系地址:復旦大學化學系表面化學實驗室,eMail:webmaster@elephantbase.net)   困境     棋牌游戲是群眾娛樂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像棋則是中國的一項傳統棋類游戲,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也是世界上會玩人數最多的棋類游戲[1]。中國像棋作為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其地位和價值是其他游戲所無法取代的。   但是近年來,隨著國內頂級像棋賽事的萎縮,中國像棋的群眾基礎有所動搖。盡管互聯網的發展帶給中國像棋更多的機會,但是中國像棋在網絡游戲中的地位卻逐漸被邊緣化[2]。很多專業人士對中國像棋的前景表示擔憂,甚至有人預言十幾年後,中國像棋將只能在古玩商店中看到,而成為真正的“遺產”。   中國像棋之所以面臨困境,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   一、規則不統一。國內現行的像棋規則,處於中國規則和亞洲規則[3]並存的狀況,並且很多概念沒有科學的定義,導致國內頂級比賽中出現很多爭議的判罰。而在群眾比賽中,遇到規則問題更是無所適從。   二、先手方具有一定的優勢,不容易通過其他方式補償。   三、和棋過多。尤其是在高水平比賽中,兩位頂尖高手只要有一位一心求和,另一位就難有機會取勝。   最後一個原因對中國像棋來說是致命的。國內一些頂級賽事的和棋率高得驚人[4],頻繁的和棋使得比賽的觀賞性下降,嚴重阻礙了中國像棋的發展,有可能導致中國像棋的最終沒落。   為了減少比賽的和棋率,很多像棋工作者做出不懈的努力,賽制改革也從來沒有停頓過。胡榮華提倡采用“紅和判負”的賽制,盡管遭到很多頂尖棋手的反對,但最近國內部分比賽采用了這一賽制,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賽制的改變是有限的,因而有些學者認為,要從根本上減少和棋,必須從改變規則入手。   借鑒     談到規則的變化,就不得不把國際像棋牽扯進來。國內有很多既擅長中國像棋,又精通國際像棋的好手,他們不僅比較中國像棋和國際像棋的異同,也希望兩種棋類彼此借鑒。   從中國像棋和國際像棋的歷史淵源來看,每一種棋子代表了一個社會角色,棋子的走法反映了某一歷史時期的文化觀念[5]。華旗(愛國者)的總裁馮軍認為,國際像棋的每一種棋子都代表進步的觀念,而中國像棋卻並不如此,只有炮比其他棋子具有更積極的意義,所以將中國像棋的炮引入到國際像棋中,創造出“愛國者像棋”[6]。這種新興的棋類游戲首先在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推廣,並受到學生的青睞。   更多的中國像棋愛好者,則是希望在中國像棋中引入新的元素。著名像棋棋譜編輯軟件《像棋演播室》的設計師董世偉,其網名為“過河像”,寓意就是希望中國像棋的相(像)可以過河[7]。盡管過河像的這一設想並沒有廣泛傳播,但其意義是深遠的。2006年4月,清華大學BBS站像棋版的一些網友,引進了國際像棋“升變”的思想,提出了仕(士)相(像)可以在原位升變成兵(卒)的走法[8]。就文化觀念上來說,木蘭尚可替夫從軍,作為主帥身邊謀士的仕和相,也應可以拿起武器衝鋒陷陣。   新規則     仕(士)相(像)升變成兵(卒)的規則有以下幾個要點:   一、仕(士)相(像)只能在底線升變;   二、仕(士)相(像)升變成兵(卒)需要花一步棋,變成的兵(卒)占據原來仕(士)相(像)的位置,下一步棋才能走;   三、升變是不可逆的,即兵(卒)不能變回仕(士)相(像);   四、升變後的兵(卒)同其他兵(卒)的走法一樣,過河前每步只能前行一格,過河後才能橫走。     新規則給中國像棋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趣味性和觀賞性的提高。   目前中國像棋和棋太多,根本上的原因就是仕(士)相(像)缺乏進攻能力,在殘局中仕(士)相(像)對進攻方往往沒有任何貢獻,相反防守方仕(士)相(像)的存在卻成為進攻方取勝道路上不可逾越的障礙。相比之下,國際像棋非常注重子力價值,只要進攻方最後多一個兵,取勝就有了50%以上的機會,因此開中局為了一個兵而你死我活,殘局因為一個兵而錯綜復雜,這就增加了下棋的趣味性和觀賞性。在允許仕(士)相(像)升變成兵(卒)之後,中國像棋的仕(士)相(像)地位就如同國際像棋的兵,成了棋之靈魂。開中局很不起眼的仕(士)相(像),隨著棋局的演化,在殘局中將扮먊t決定性的作用。   升變賦予防守子力仕(士)相(像)進攻的能力,使得中國像棋不再是車馬炮的藝術,轉而成為整體戰術和整體意識的藝術。舊規則下單車對士像全、單馬對雙士的局面,即使進攻方有仕相全也是和局,然而在新規則下,只要進攻方有一個仕或者相,就能奠定勝局。這樣,弱方守和的機會就減少了,很多通過消極應戰而堅守和棋的戰術,在新的規則下就失效了。相反,很多看似平淡離奇的棋局,例如才一開局雙方就兌去了雙車,因為仕(士)相(像)具有升變的潛力而不再乏味。   新規則給中國像棋帶來新思維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血液,增添了新的活力。   並非另一種棋     有人認為,在中國像棋中引進國際像棋的升變走法,就好比在國際像棋中引入了中國像棋的炮,它跟“愛國者像棋”沒有區別。新規則是不是僅僅產生了一種新的棋類游戲,或者只能算是中國像棋的近親或變種而已?這個問題需要從開局、中局、殘局三個階段分別加以闡述。   就開局而言,新規則盡管賦予防守子力仕(士)相(像)進攻的能力,但是轉換這種能力付出的代價是驚人的,最直接的代價是放棄了仕(士)相(像)的防守能力。根據一般的開中局觀點,原位兵(卒)的價值比仕(士)相(像)小得多,棄一個兵(卒)以保全一個仕(士)相(像)尚且值得,又有誰願意把仕(士)相(像)變成底線的兵(卒)呢?其次,使仕(士)相(像)演變成具有進攻能力的過河兵(卒),其歷程是漫長的,除了升變需要花費一步棋以外,兵(卒)從底線走過河還需要五步棋。開局階段有“一子換三先”的說法,所以幾乎不會出現仕(士)相(像)升變成兵(卒)的走法,原有的開局體 系在新規則下將完全適用。   就中局而言,殺法是制勝的關鍵。很多利用仕(士)相(像)障礙的殺法,例如悶宮殺、鐵門栓殺等,在新規則下是不是使防守方更容易棄子解殺呢?答案是否定的,原有的殺法在新規則下依然全部適用,因為升變需要花費一步棋,而升變後的棋子要等到下一步棋才能走。殺法講究的是搶先,當殺法即將形成時,再去通過升變讓仕(士)相(像)離開位置,至少需要花費兩步以上的棋,解殺的希望非常渺茫。守勢一方通過升變預先解除防守隱患的機會也很少,因為升變畢竟削弱了防守力量,而且變成的兵(卒)由於活動能力有限,更會成為阻礙防守的因素。   就殘局而言,改變的只是殘局定式,而殘局中常用的等著、頓挫、封鎖、困子等戰術依然是適用的。至於中殘局策略,不但大部分保留下來,而且有所發展。這裡列舉幾點予以說明[9]:   一、中局的首選目標是把對方將死,實現這個目標要不惜一切代價。在新規則下,這個思想同樣適用。   二、獲得子力優勢時,要盡可能地加強進攻,進一步擴大子力優勢。在新規則下,這個思想同樣適用。   三、在對方防守穩固,仕(士)相(像)不缺時,子力優勢不足以取勝,要避免兌子。在新規則下,優勢一方更應該把仕(士)相(像)升變成兵(卒)的可能性考慮進去,有時通過兌子簡化局勢是必要的。   四、劣勢一方可以通過兌子來謀求和局,甚至采用子力損失的兌子。在新規則下,劣勢一方不能視對方的仕(士)相(像)形同虛設,實施兌子戰術需要考慮的因素更多。   五、局面僵持時可以考慮謀取多兵優勢,多兩個兵即為優勢,多三個兵即為勝勢。在新規則下,也應該考慮多仕(士)相(像)的優勢。   綜上所述,在新規則下,中國像棋的分析方法、理論體系、戰術和策略沒有產生大的變化,新規則更不會動搖中國像棋的大局觀、兵法和哲理,諸如“寧失一馬,不失一先”、“丟卒保車,丟車保帥”、“一招不慎,滿盤皆輸”等像棋諺語,在新規則下同樣適用。因此,新規則的引入並不是產生另一種棋,更不是對中國像棋的否定,它傳承了中國像棋的精髓,是中國像棋在原有基礎上的發展。   歷史意義     通過改變規則來提高觀賞性和趣味性,或許會遭到很多專業棋手和棋迷的反對,但是縱觀國際像棋的發展歷史,每一次規則的變革不都經歷過這樣的風險和阻力嗎?   國際像棋源於印度的一種名叫“沙特蘭茲”(Shatranj)的棋,公元8世紀便形成了國際像棋的雛形,此後規則就一直在發展,像和後的走法直到15世紀才被確定,王車易位的走法誕生於16世紀,但直到19世紀才最終確定王車易位的位置,國際像棋最後一次走法的改變在1880年,增加了“吃過路兵”的規則[10]。國際像棋之所以能成為全世界的博弈游戲,原因之一就是它在不斷變革規則,以適應各個時代的群眾對趣味性和觀賞性的需求。   再來看中國像棋,盡管中國像棋的起源眾說紛紜,但學者普遍認為它定型於北宋末期(12世紀)。近千年的墨守成規,或許是中國像棋無法走向世界的一個原因。很多亞洲民族都有自己的像棋,如將棋(日本)、朝鮮像棋、蒙古像棋、緬甸像棋、泰國像棋等,中國像棋跟這些棋類相比,沒有任何優勢。   一個民族的文化是鮮活的,就在於它不斷自我更新並吸收外來的養分。中國像棋作為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借鑒國際像棋的思維進行變革,這一做法是合理的,是進步的,也是順應歷史潮流的。   注     [1] 根據國外著名棋牌游戲軟件Zillons of Games的介紹,會玩中國像棋(Chinese Chess)的人口至少有2億,理所應當成為世界上會玩人數最多的棋類游戲。   [2] QQ游戲平台2007年工作日的黃金時段(晚七點到八點),平均在線人數在400萬左右,其中中國像棋只有10萬左右,遠少於鬥地主(150萬左右)、四國軍旗、升級、麻將和連連看(均在20萬左右)。   [3] “中國規則”指的是1999年中國像棋協會編寫的《像棋競賽規則》,“亞洲規則”指的是亞洲像棋聯合會裁判組制訂的《像棋比賽規例》。   [4] 2005年和2006年的全國像棋甲級聯賽,和棋比例都超過60% 。   [5] 劉適蘭:《從國際像棋與中國像棋的異同看中西方文化》,武漢體育學院學報(37-5, 2003)。   [6] 把國際像棋每方的兩個兵都向前移一格(第一步只能走一格),在原來的位置放上兩個炮,就構成了愛國者像棋。   [7] 相(像)在河口時,可以向前走一步(占據對方像(相)的位置),然後再走田字。一些原本例和的局面(如單車對士像全),強方可以用自己的相(像)兌去弱方的像(相),從而形成勝勢。   [8] 參閱原文《一種中國像棋行棋規則的修改方案》。   [9] 黃晨:《中國像棋和國際像棋比較研究(七):中殘局的策略》,像棋百科全書(2004)。   [10] Murray HJ: A History of Chess, Benjamin Press (198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18.165

12/21 14:10, , 1F
聽起來不錯玩耶
12/21 14:10, 1F

12/21 14:38, , 2F
升變有點類似於西洋棋的一些特殊變化~增加棋種豐富性
12/21 14:38, 2F

12/21 14:38, , 3F
簡單說象棋有其缺點就是不能全子進攻~
12/21 14:38, 3F

12/21 14:39, , 4F
要龜起來對於高手來說是非常容易的@ @
12/21 14:39, 4F

12/21 14:39, , 5F
升變則把仕相也變為可攻擊的一種子力了...
12/21 14:39, 5F

12/21 23:35, , 6F
將帥能過河也不錯~~~
12/21 23:35, 6F

12/22 02:11, , 7F
感覺就好像足球守門員衝出去射門一樣...
12/22 02:11, 7F

12/28 20:54, , 8F
結果不小心就被射門了XD
12/28 20:54, 8F

12/28 23:49, , 9F
足球舉例怪怪的啦 貝克漢比賽也沒去吃人阿
12/28 23:49, 9F

12/29 14:08, , 10F
我個人來說不喜歡這個人,他經常在網路上發垃圾文章
12/29 14:08, 10F

12/29 14:09, , 11F
這個創意本來是周正海等人提出的,我和greahot也參與了
12/29 14:09, 11F

12/29 14:09, , 12F
大概搞了一個月的時間,限于水平沒發現布中局有本質變化
12/29 14:09, 12F

12/29 14:13, , 13F
殘局來說強化了物質優勢和馬勝炮的兵種優勢
12/29 14:13, 13F

12/29 14:13, , 14F
但將殘局變得相對簡單冗長
12/29 14:13, 14F

12/31 13:37, , 15F
這個黃阿姨之前見過,沒想到是這樣子的人
12/31 13:37, 15F

01/06 15:40, , 16F
這個創意純屬剽竊,本人與xiaoheiwu,周等人討論過多次,成果
01/06 15:40, 16F

01/06 15:41, , 17F
放在水木社區xiangqi版,估計黃阿姨也有看到……
01/06 15:41, 17F

06/24 22:23, 5年前 , 18F
這個創意本來是周正海等 https://noxiv.com
06/24 22:23, 18F
文章代碼(AID): #17Qon1r7 (C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