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職棒元年至21年各年度球隊主場進場人數

看板CPBL作者 (ooic)時間13年前 (2011/01/14 14:14),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Lions 看板 #1DBUj4fr ] 作者: ooic (ooic) 看板: Lions 標題: [分享] 職棒元年至21年各年度球隊主場進場人數 時間: Thu Jan 13 01:56:18 2011 年度較早因為我記憶不夠,所以寫的比較少,請見諒 而兄弟年虧損是參照ZenUp整理的各年度虧損額 每年的主場觀眾人數是參照卡好大的網站http://zxc22.idv.tw// 每隊的排名是依主場進場人數排 然後()中是該球隊該年度的戰績排名 == 1990 職棒 1年 名次 球隊 場數 總觀眾人數 平均一場觀眾人數 1(4) 兄弟象 45場 285395人 6342人 2(1) 味全龍 45場 222100人 4935人 3(2) 三商虎 45場 207265人 4605人 4(3) 統一獅 45場 185195人 4115人 == 兄弟該年虧損900萬 龍隊取得冠軍 == 1991 職棒 2年 名次 球隊 場數 總觀眾人數 平均一場觀眾人數 1年平均人數 成長率 ▲16.72% 1(3) 兄弟象 45場 337015人 7489人 6342人 ▲18.09% 2(2) 味全龍 45場 265404人 5897人 4935人 ▲19.49% 3(4) 三商虎 45場 227782人 5061人 4605人 ▲9.9% 4(1) 統一獅 45場 220204人 4893人 4115人 ▲18.91% == 兄弟該年虧損1700萬 統一擺脫去年的低潮,奪冠 == 1992 職棒 3年 名次 球隊 場數 總觀眾人數 平均一場觀眾人數 2年平均人數 成長率 ▲17.85% 1(1) 兄弟象 45場 410673人 9126人 7489人 ▲21.86% 2(2) 味全龍 45場 310016人 6889人 5897人 ▲16.82% 3(3) 統一獅 45場 259882人 5775人 4893人 ▲18.03% 4(4) 三商虎 45場 257564人 5723人 5061人 ▲13.08% == 兄弟該年虧損3000萬,觀眾人數成長高達21%,平均人數也高達9126人! 並且拿到三連霸第一座冠軍 == 1993 職棒 4年 名次 球隊 場數 總觀眾人數 平均一場觀眾人數 3年平均人數 成長率 ▼13.81% 1(1) 兄弟象 45場 396867人 8819人 9126人 ▼3.36% 2(3) 味全龍 45場 292019人 6489人 6889人 ▼5.81% 3(2) 統一獅 45場 274733人 6105人 5775人 ▲5.71% 4(6) 三商虎 45場 221431人 4920人 5723人 ▼14.03% 5(4) 俊國熊 45場 215834人 4796人 6(5) 時報鷹 45場 199665人 4437人 == 兄弟該年虧損3000萬,人數小幅減少,但還是有8819人的超高記錄 並且拿到三連霸第二座冠軍 加入二支新球隊,所以雖然平均每場人數減少,可是在總進場人數上是一口氣增加40萬人! == 1994 職棒 5年 名次 球隊 場數 總觀眾人數 平均一場觀眾人數 4年平均人數 成長率 ▲0.44% 1(1) 兄弟象 45場 427685人 9504人 8819人 ▲7.77% 2(5) 味全龍 45場 261678人 5815人 6489人 ▼10.39% 3(4) 三商虎 45場 254872人 5663人 4920人 ▲15.1% 4(2) 統一獅 45場 231503人 5144人 6105人 ▼15.74% 5(3) 時報鷹 45場 231522人 5144人 4437人 ▲15.93% 6(6) 俊國熊 45場 200417人 4453人 4796人 ▼7.15% == 兄弟該年虧損3000萬(連3年),但平均進場人數是史上最多的9504人,幾乎一場快萬人 也拿到了三連霸的第三座冠軍 == 1995 職棒 6年 名次 球隊 場數 總觀眾人數 平均一場觀眾人數 5年平均人數 成長率 ▼7.83% 1(4) 兄弟象 50場 414294人 8285人 9504人 ▼12.83% 2(5) 味全龍 50場 289848人 5796人 5815人 ▼0.33% 3(1) 統一獅 50場 288723人 5774人 5144人 ▲12.25% 4(2) 三商虎 50場 240025人 4800人 5663人 ▼15.24% 5(3) 時報鷹 50場 235567人 4711人 5144人 ▼8.42% 6(6) 俊國熊 50場 177904人 3558人 4453人 ▼20.1% == 兄弟該年虧損4000萬,緯來電視台以15億天價取得轉播權,俊國年末時賣給興農 統一該年奪冠,並拿下亞洲太平洋超級棒球賽冠軍 == 1996 職棒 7年 名次 球隊 場數 總觀眾人數 平均一場觀眾人數 6年平均人數 成長率 ▼17.13% 1(4) 兄弟象 50場 320388人 6407人 8285人 ▼22.67% 2(1) 統一獅 50場 250042人 5000人 5774人 ▼13.4% 3(3) 味全龍 50場 233698人 4673人 5796人 ▼19.38% 4(2) 時報鷹 50場 224329人 4486人 4711人 ▼4.78% 5(5) 三商虎 50場 170535人 3410人 4800人 ▼28.96% 6(6) 興農牛 50場 165432人 3308人 3558人 ▼7.03% == 兄弟該年虧損5000萬,這一年6月第一次簽賭案爆出,數十位球員被收押 不過因為是年中才爆,所以成長率只有略為下滑 統一該年奪冠2連霸,興農取得100%股份,更名為興農牛,年末和信鯨加入 (和信:我加入的時間點真是...) == 名次 球隊 場數 總觀眾人數 平均一場觀眾人數 7年平均人數 成長率 ▼55.12% 1(4) 兄弟象 48場 137612人 2866人 6407人 ▼55.27% 2(2) 統一獅 49場 123551人 2521人 5000人 ▼49.58% 3(1) 味全龍 48場 109839人 2288人 4673人 ▼51.04% 4(3) 三商虎 48場 90919人 1894人 3410人 ▼44.46% 5(6) 時報鷹 47場 76910人 1636人 4486人 ▼63.53% 6(7) 和信鯨 48場 77121人 1606人 7(5) 興農牛 48場 69880人 1455人 3308人 ▼56.02% == 兄弟該年虧損5000萬,這一年台灣大聯盟成立,內憂外患下,人數一口氣退了55% 從年初開始就陸續有球員認罪,被抓,時報更是拿了上半季冠軍後 被抓到剩下二個本土球員,下半季是用借將來渡過的 味全總冠軍對上時報也就... 此年為味全三連霸第一年 == 1998 職棒 9年 名次 球隊 場數 總觀眾人數 平均一場觀眾人數 8年平均人數 成長率 ▲7.35% 1(3) 統一獅 51場 156307人 3064人 2521人 ▲21.54% 2(4) 和信鯨 51場 115320人 2261人 1606人 ▲40.78% 3(1) 味全龍 51場 113221人 2220人 2288人 ▼2.97% 4(6) 兄弟象 54場 115729人 2143人 2866人 ▼25.23% 5(2) 興農牛 54場 111160人 2058人 1455人 ▲41.44% 6(5) 三商虎 54場 78352人 1450人 1894人 ▼23.44% == 兄弟該年虧損5000萬,這一年時報就沒打了,到了年中正式宣佈退出 而統一在該年宣佈認養台南球場,是中職第一個認養球場的球隊 主場球迷人數也增加不少,並擠下長年的人氣王兄弟,變成中職主場人數最多的球隊 興農則是該年宣布與道奇進行合作,是中職第一個與MLB有合作關係的球隊(1998~2002) 和信鯨則是有旅日強投郭源治加入 以上三隊在觀眾人數上皆有顯著的增加 味全龍則是在冠軍賽打敗興農,取後三連霸第二冠 == 1999 職棒10年 名次 球隊 場數 總觀眾人數 平均一場觀眾人數 9年平均人數 成長率 ▼18.48% 1(3) 統一獅 43場 134335人 3124人 3064人 ▲1.96% 2(2) 和信鯨 46場 104418人 2269人 2261人 ▲0.35% 3(5) 兄弟象 50場 81929人 1638人 2143人 ▼23.57% 4(1) 味全龍 46場 73616人 1600人 2220人 ▼27.93% 5(6) 興農牛 50場 60056人 1201人 2058人 ▼41.64% 6(4) 三商虎 43場 42079人 978人 1450人 ▼32.55% == 兄弟該年虧損6000萬,人數也減少到兄弟史上最少的1638人... 這年發生了徐生明被刺事件... 三商虎也創下中職史上最低的978人主場人數... 這一年還發生了921大地震,場次減少22場 味全龍取得三連霸 但是味全龍跟三商虎,在這一年打完也就解散了 此年連三場完封的曹竣崵被挖角到中日龍隊 == 2000 職棒11年 名次 球隊 場數 總觀眾人數 平均一場觀眾人數 10年平均人數 成長率 ▼6.16% 1(1) 統一獅 45場 87276人 1939人 3124人 ▼37.93% 2(4) 兄弟象 45場 83102人 1846人 1638人 ▲12.7% 3(2) 興農牛 45場 65995人 1466人 1201人 ▲22.06% 4(3) 和信鯨 45場 65298人 1451人 2269人 ▼36.05% == 兄弟該年虧損6200萬,為兄弟官方公布數字中虧損最大的一年(在賺錢之前) 職棒寒冬,四隊的球迷人數互相差距不到一千人 整年度進場人數只有30萬人 統一獅該年奪得相隔4年的冠軍 == 2001 職棒12年 名次 球隊 場數 總觀眾人數 平均一場觀眾人數 11年平均人數 成長率 ▲11.93% 1(2) 統一獅 45場 106580人 2368人 1939人 ▲22.12% 2(1) 兄弟象 45場 85984人 1910人 1846人 ▲3.47% 3(3) 和信鯨 45場 75132人 1669人 1451人 ▲15.02% 4(4) 興農牛 45場 70011人 1555人 1466人 ▲6.07% == 兄弟該年虧損3998萬,國內首座民間獨資的龍潭球場啟用(並舉辦了唯一一場職棒賽) 2001年年初,台灣舉辦亞錦賽並且獲得冠軍,年末也在台灣的世界盃獲得了第三名 使得職棒回春有了希望,兄弟也在這一年有了彭政閔、陳致遠二名新人 獲得了相隔6年的冠軍 == 2002 職棒13年 名次 球隊 場數 總觀眾人數 平均一場觀眾人數 12年平均人數 成長率 ▲57.62% 1(1) 兄弟象 45場 180800人 4017人 1910人 ▲110.31% 2(3) 興農牛 45場 136294人 3028人 1555人 ▲94.73% 3(4) 統一獅 45場 116391人 2586人 2368人 ▲9.21% 4(2) 中信鯨 45場 98897人 2197人 1669人 ▲31.64% == 兄弟該年虧損1500萬,並且奪回相隔4年的主場人數冠軍,一口氣成長了110% 興農也因為有超級新人蔡仲南,球迷人數也是爆炸性的成長 和信鯨配合母企業,改名為中信鯨 兄弟該年奪冠,拿下二連霸 (陳金鋒今年第一次上MLB,是台灣史上第一人) == 2003 職棒14年 名次 球隊 場數 總觀眾人數 平均一場觀眾人數 13年平均人數 成長率 ▲8.05% 1(1) 兄弟象 50 265570人 5311人 4017人 ▲32.21% 2(2) 興農牛 50 208944人 4178人 3028人 ▲37.97% 3(3) 統一獅 50 180107人 3602人 2586人 ▲39.28% 4(4) 中信鯨 50 123545人 2470人 2197人 ▲12.42% 5(6) 第一金剛50 98219人 1964人 6(5) 誠泰太陽50 82380人 1647人 == 兄弟該年盈餘1000萬!是兄弟官方公佈的數字中首次賺錢的年度! 此年CPBL與TML合併,不過TML是4隊變2隊,年度進場人數一口氣增加40多萬 季中發生蘇立偉疑似打假球事件,中信五名球員教練牽涉其中 兄弟並在此年拿下第二次的三連霸 曹錦輝此年第一次上MLB,並拿下勝投 年底的亞錦賽,台灣擊敗韓國,進軍奧運 陳文賓被挖到大榮鷹 == 2004 職棒15年 名次 球隊 場數 總觀眾人數 平均一場觀眾人數 14年平均人數 成長率 ▲9.70% 1(3) 兄弟象 50 313762人 6275人 5311人 ▲18.15% 2(1) 興農牛 50 217339人 4346人 4175人 ▲4.09% 3(2) 統一獅 50 187095人 3741人 3602人 ▲3.85% 4(5) 誠泰蛇 50 129439人 2588人 1647人 ▲57.13% 5(6) LaNew熊50 105127人 2102人 1964人 ▲7.02% 6(4) 中信鯨 50 98863人 1977人 2470人 ▼19.95 == 兄弟該年盈餘2000萬!是兄弟官方公布的數字中盈餘最多的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盈餘) 誠泰改名為COBRAS(抱歉,上面塞不下了XD,只有打蛇),LA NEW接手第一金剛 LANEW第一次擊敗兄弟,LA NEW門市特價短短數天,全台營業額破億 中信則是因去年的蘇立偉事件而球迷人數衰退 興農於季初時,楊天發總裁對外宣佈,再拿不到總冠軍,不排除解散 球季最後換教練,對球迷嗆聲"不爽可以不要看" 該年興農真的拿到隊史第一座冠軍 == 2005 職棒16年 名次 球隊 場數 總觀眾人數 平均一場觀眾人數 15年平均人數 成長率 ▼4.11% 1(5) 兄弟象 50 261943人 5238人 6275人 ▼16.53% 2(1) 興農牛 50 231932人 4638人 4346人 ▲6.72% 3(3) 統一獅 50 154229人 3084人 3741人 ▼17.56% 4(2) 誠泰蛇 50 130655人 2613人 2588人 ▲0.97% 5(6) LaNew熊50 126951人 2539人 2102人 ▲20.79% 6(4) 中信鯨 50 102787人 2055人 1977人 ▲3.95% == 兄弟該年損益兩平!也是兄弟官方公布的數字中,最後一年沒賠錢的年度 統一搞了三寶事件,球迷人數爆跌17% 兄弟則是戰績不佳而衰退 這年再爆發假球案,共有20多名球員教練牽涉其中 LA NEW熊雖然受牽連其中,因為劉保佑老闆對球團的經營手法頗受好評 所以球迷人數不減反增,成長高達20% 興農該年取得2連霸 == 2006 職棒17年 名次 球隊 場數 總觀眾人數 平均一場觀眾人數 16年平均人數 成長率 ▼32.67% 1(6) 兄弟象 50 149218人 2984人 5238人 ▼43.03% 2(3) 興農牛 50 143855人 2877人 4638人 ▼37.97% 3(1) LaNew熊 50 124411人 2488人 2539人 ▼2.01% 4(2) 統一獅 50 107391人 2147人 3084人 ▼30.38% 5(4) 誠泰蛇 50 86669人 1733人 2613人 ▼33.68% 6(5) 中信鯨 50 67518人 1350人 2055人 ▼34.31% == 兄弟該年虧損3000萬,也是兄弟官方公布數字,再次虧損的一年 因為去年再次爆發假球案,使得職棒再次進入寒冬 但la new熊此年以年薪1000萬簽下陳金鋒,所以球迷減少的最少 並且也變成了人氣第三名的球隊,也在此年拿下了隊史第一座總冠軍 為新加入的球隊中最快速的,只花了3年 == 2007 職棒18年 名次 球隊 場數 總觀眾人數 平均一場觀眾人數 17年平均人數 成長率 ▼9.81% 1(3) 兄弟象 50場 136797人 2735人 2984人 ▼8.34% 2(2) LaNew熊50場 136589人 2731人 2488人 ▲9.77% 3(6) 興農牛 50場 105433人 2108人 2877人 ▼26.73% 4(1) 統一獅 50場 104501人 2090人 2147人 ▼2.65% 5(5) 誠泰蛇 50場 75907人 1518人 1733人 ▼12.41% 6(4) 中信鯨 50場 53652人 1073人 1350人 ▼20.52% == 兄弟該年虧損6800萬,也是兄弟官方公布數字中,虧損最大的一年 這一次再次爆發假球案,這次是以中信鯨為主以及立委吳健保,中信鯨11人,la new熊2人 結果la new熊高雄球迷一樣是不減反增,甚至和兄弟象是不相上下 此年統一上半季打到一半後排除了大穚等日籍教練 換上了羅國璋代教練,下半季找了呂文生當總教練 在總冠軍賽與la new熊苦戰七場,最後拿下相隔六年的冠軍 == 2008 職棒19年 名次 球隊 場數 總觀眾人數 平均一場觀眾人數 18年平均人數 成長率 ▼5.93% 1(3) 兄弟象 50場143777人 2875人 2735人 ▲5.12% 2(1) 統一7-11獅50場117298人 2345人 2090人 ▲12.2% 3(2) LaNew熊 50場113273人 2265人 2731人 ▼17.06% 4(6) 興農牛 50場 90152人 1803人 2108人 ▼14.47% 5(5) 米迪亞暴龍48場 58540人 1219人 1518人 ▼19.7% 6(4) 中信鯨 50場 49643人 992人 1073人 ▼7.55% == 兄弟該年虧損3000萬 興農季初嗆聲:700萬就讓張泰山走 此年再次爆發假球案...黑米在此年後也解散,中信也撐不下去而解散 而洪老闆在明星賽隔天宣佈不排除解散,而在觀眾人數上拉尾盤 兄弟6月人數平均2286 7月人數爆增為3459人 統一則是以爆炸性的打擊/複數年約等等吸引球迷成長了12% 統一此年拿下了二連霸 年末最轟動的新聞莫過於曹錦輝決定回台灣 == 2009 職棒20年 名次 球隊 場數 總觀眾人數 平均一場觀眾人數 19年平均人數 成長率 ▲94.79% 1(4) 兄弟象 60場278366人 4639人 2875人 ▲61.36% 2(2) LaNew熊 60場209653人 3494人 2265人 ▲54.26% 3(1) 統一7-11獅60場206836人 3447人 2345人 ▲46.99% 4(3) 興農牛 60場203423人 3390人 1803人 ▲88.02% == 兄弟該年虧損200萬,是兄弟近年官方公布數字中,虧損最少的一年 此年為旅外回歸年,選季還包括了暴龍與鯨隊的球員,所以各隊人數可說是大增加 各隊的球迷人數也都一口氣成長,聯盟平均觀眾人數甚至高達94.79%! 人數除了兄弟比較突出外,其它三隊可說是不相上下 結果此年再次爆發假球案,短短七年間爆發5次的假球案.... 此年統一第一次拿到三連霸 == 2010 職棒21年 名次 球隊 場數 總觀眾人數 平均一場觀眾人數 20年平均人數 成長率 ▼28.11% 1(1) 兄弟象 60場199481人 3324人 4639人 ▼28.35% 2(4) 統一7-11獅60場168131人 2802人 3447人 ▼18.71% 3(3) LaNew熊 60場142774人 2379人 3494人 ▼31.91% 4(2) 興農牛 60場135262人 2254人 3390人 ▼33.51% == 兄弟該年虧損4000萬 拜去年假球案之賜,再次人數大幅減少... 其實我打到這邊,已經是懶得講這個聯盟了,囧 兄弟相隔六年再次拿下總冠軍 la new劉保佑老闆放話"高雄球迷沒市場,市場不會成長"搬到桃園改名Lamigo.... (完全無視就算假球案爆發,人數還是成長,甚至球迷曾和兄弟不相上下的事...) 興農則是將張泰山賣給統一,雖然不少球員申請旅外,但看來都是失敗 == 幾個點分享一下 1. 台灣市場其實不是只有"一丁點"大,如果從沒發生過假球案 打到現在,6隊每場平均6000人以上沒有問題...最大問題還是在假球案... 2. 兄弟"官方"公布的虧損額與進場人數無絕對關係,可能還要算票房,廣告的相對關係 老闆說球員就像股東,賺錢時可以分紅利,但打了21年,只有2年賺錢 不過這東西其實看財報最快.... 3. 兄弟不是每年都人氣第一 職9~職12都是統一主場人數最多 兄弟最慘時曾剩1638人,統一最慘時都還有1939人 4. 高雄澄清湖絕不是劉保佑口中說的沒市場,不成長 la new熊接手隔年後,主場成長20%為CPBL六隊中最多 接手二年後,雖然爆發假球案,但只衰退2%,其它5隊至少衰退30% 接手三年後,球迷成長至CPBL第二名,與兄弟象平均人數只差4人,可說是並列第一 接手五年後,主場人數為歷年最高的3500人 別忘了,這熊隊可是成立了六年內參與到3次假球案....(只有黑米沒中) 高雄的球迷才真的叫不離不棄.... (筆者內心OS:覺得桃園便宜,要搬去那就搬去啊 何必走時還要打在高雄苦苦支持的球迷一巴掌...) 5. 球團肯做事,球迷就真的會進場,球團亂來,球迷也真的會離開 統一職棒9年為CPBL第一個認養主場的球隊,當年球迷增加21% 也變成當年CPBL中主場人數最多的球隊, 台南球場也是當年平均進場人數最多,比第二名的新莊還多500人! (嘉義只有3場不計) 但是亂搞,像職16的三寶事件,也讓統一一口氣衰退了17% LANEW剛接手,劉保佑老闆做的事到可以讓人叫聖人,球迷數當然也...(請參照3) 6. 國際賽打得好,旅外球星也都是人氣指標 2001人的亞錦救了當時的CPBL一命...而興農搶到了阿甘,隔年人數也是爆增 旅外的部份,郭源治回鍋讓萬年人氣倒數的鯨隊搶到第二名的球迷數 陳金鋒進LA NEW...(請參照3 XD),曹錦...別提了 7. 球隊戰績和人氣有相對關係 前一年戰績好的,隔年"通常"會球迷變多 當然前提是沒有假球案、球團亂搞 8. 其實我分析了那麼多,我也得到一個結論 就是 "兄弟象的球迷數不能用理論來判斷" XDD 最好時高達9500人,其它球隊最多也就6500(統一最多6100) 但最差時又可以少到剩近1500人 (統一最差也還有近2000人) 本來以為是看戰績,可是這幾年的戰績不是很好,一樣勉強可以搶第一人氣 本來以為是看老闆有沒有在做事,可是職20明星賽後說不排除解散可以每場增加1000人 本來以為是看假球案,可是今年還是人氣第一,而且也還只是衰退第2少的球隊 (以上都還有很多例子可舉) 所以我認為兄弟的進場球迷數要分析,必需要獨立出來判斷才行 -- 2003 04(上) 04(下) 05(上) 05(下) 06(上) 06(下) 07(上) 07(下) 潘威倫 10 16.8 16.8 23 23 30 30 43 43 陽建福 12 15 19.5 23.3 20.5 22.5 23 23.5 22 08(上)08(下) 09 10 11 12 13 14 潘威倫 46 46 50 51 51 53 54 55 陽建福 23.5 22.5 20.5 16.4 20 20 二人組月薪演進表(單位:萬元) ※ 編輯: ooic 來自: 218.171.246.129 (01/13 01:56)

01/13 02:08,
象迷眾多~差別在於進不進場罷了
01/13 02:08

01/13 02:09,
超仔細的整理!
01/13 02:09

01/13 10:37,
推推
01/13 10:37

01/13 10:41,
統一基本盤其實相對比較穩
01/13 10:41

01/13 10:51,
推用心,我是二年加入的,當年就拿總冠軍
01/13 10:51

01/13 13:47,
值得M一個的好文哩
01/13 13:47

01/13 23:14,
值得m的好文 中職簡要發展史
01/13 23:14
-- 2003 04(上) 04(下) 05(上) 05(下) 06(上) 06(下) 07(上) 07(下) 潘威倫 10 16.8 16.8 23 23 30 30 43 43 陽建福 12 15 19.5 23.3 20.5 22.5 23 23.5 22 08(上)08(下) 09 10 11 12 13 14 潘威倫 46 46 50 51 51 53 54 55 陽建福 23.5 22.5 20.5 16.4 20 20 二人組月薪演進表(單位:萬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1.246.129

01/15 15:47, , 1F
劉老闆看準一點 原po 沒看到
01/15 15:47, 1F

01/15 15:48, , 2F
高高屏人口負成長 比不上北台出門就撞人
01/15 15:48, 2F
文章代碼(AID): #1DB-dU4L (CPB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