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IS:中國輪胎業售後補修市場具潛力

看板China作者 (走自己的路)時間20年前 (2004/07/24 20:4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中央社記者郭玫蘭台北二十三日電)正新輪胎大中華銷售區副總經理楊震成今天表示,台灣主要汽車胎生產廠以及包括生產摩托車及自行車胎、工業車胎等業者,多數在大陸設有生產基地。他提醒台商,應注意中國輪胎業的售後補修市場,這將成為各家輪胎生產廠必爭之地。 中央社台商網「台商專家開講」專欄報導,經濟部技術處ITIS專案辦公室今天舉辦「全球化下,透視中國大陸汽車及其零組件市場之商機」研討會,正新輪胎大中華銷售區副總經理楊震成以「兩岸汽車輪胎產業經營佈局策略」為題演講。  楊震成指出,2002年中國汽車產量突破三百萬輛,2003年又比2002年年產銷售輛淨增一百萬輛,2004年銷售總量約為五百三十輛,可見中國對輪胎需求日增。 中國大陸生產輪胎企業約有五百家,其中山東省輪胎生產企業約有三百多家,整年產量在五十萬條以下的小廠約佔百分之七十;前五十家企業生產量佔大陸輪胎的百分之七十,中國大陸輪胎產業銷售量上居全球第三大國,僅次於日本與美國。 楊震成分析,中國當地輪胎業除了五到七家較具有規模之外,其他生產企業經濟規模普通較小,生產技術相對落後,缺乏競爭力,行業總體呈現供大於求局面,當地輪胎業以內銷為主要市場,經濟效益難以提高。 針對大陸外商輪胎業情況,楊震成指出,世界輪胎業排名前十名的輪胎業已有七家進入大陸投資生產,其餘一家已在建廠中,另外一家據傳言最近已經併購當地民營企業,準備進入中國市場,尚未進入中國生產的僅有一家,但是在大陸也有佈銷售網點銷售。 楊震成指出,台灣主要汽車胎生產廠已經全部在大陸投資生產,連生產摩托車及自行車胎、工業車胎為主的全部台灣生產廠商,也大部分在大陸有生產基地,並朝向生產汽車胎發展。楊震成相當看好大陸輪胎售後服務市場。他認為,輪胎生產廠主要靠售後換修市場的經濟規模銷售量,才能賺取合理利潤,因此補修市場成為輪胎生產廠必爭之地。尤其是中國大陸汽車保有量已經佔有相當份量,這是當地廠商與全世界大輪胎廠志在必得的處女地。 -- 革命是歷史的狂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4.160.12
文章代碼(AID): #110bdCB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