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華語文研究所準備心得(台師政)

看板ChineseTeach作者 (Terence)時間5年前 (2019/03/29 22:01), 5年前編輯推噓7(702)
留言9則, 8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一、前言 我是商學院畢業,去年10月開始準備考試。今年有幸能錄取,一切都歸該功於板上的經驗 分享。真的!謝謝前輩多年前的寶貴經驗,讓我受益良多。每回讀書讀累了,重新看一看, 都是一種無聲的鼓勵。在此,也希望自己的經驗或可供來者參考一二。 二、原始成績 (一) 台大(正取):英文A(80)、語言學概論(84)、中華文化(64)、專業國文 (68)、口試(88.25);總分(313.1)。 (二) 師大(正取):語言學概論(47)、華語教學概論(53)、口試(91.75);總 分(66.7)。 (三) 政大(正取):國文(78)、英文(95)、語言學概論(54);總分(270.25)。 三、準備心態 「就算最後沒有考上,我花的時間也不會白費。」 從一開始我就是這樣對自己說的。我知道,自己最終的目標是考研究所。但我不想只為了考 試而讀;所學終歸要連結到自己的生活才有意義。我希望透過語言學,打開認知世界的 新視角。 一開始從最能連結日常的讀物著手,〈商務〉出版了一系列的語言叢書,像《漢語語法趣說 》,巧妙地把語言學與生活結合起來,讓人讀得津津有味。 例如:「你好好養病」這句話仔細想來,「養」的是不是有點怪?再如:「他燒了水」跟「 他倒了水」,後者為何有歧義,而前者沒有? 前幾年熱議的「語言癌」現象,上菜的服務生說:「湯的部分,建議攪拌均勻再做享用哦~ 」或是「桌面為您做一個整理的動作。」這些是否只是夾雜冗言贅字? 〈聯經〉出了一本《語言癌不癌》,告訴你潛藏背後的語用策略。習而不察的語言機制,仔 細一探,別有洞天。 在我們即將探索的語言學知識中,「語用」的部分也最引人入勝,建議先找下列的《語用研 究與華語教學》來看,發現語言學也有親和趣味的一面。 四、用書 建議:善用圖書館;買書前,先到師大書苑翻翻。 【語言學】 1.《漢語語言學》李子瑄等著 一本紮底的書,極推!帶我們認識語言學的基本架構──語音、詞彙、句法、語義、語用等 ,深入淺出。我熟讀了此書才看其他。 2.《語用研究與華語教學》李櫻著 如上述,語用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是語言學最吸引人的部分。作者行文詼諧,還分享她跟 詐騙集團通話經過,讓你以後不致受了話術矇騙上當。且本書編排完整,歷年的語用考題, 本書足以解答。 3.《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著 大陸出版,字偏小,比上列第一本更紮實且鉅細靡遺。也是前面推薦《漢語語法趣說》 的作者。 4.《對比分析與教學應用》陳俊光著 作者為師大教授,論述能力極好,可供摹仿、應用到答題上。惟本書專有名詞較多,乍看 讓人打退堂鼓。但請記得,這只是表象;其內在論述邏輯清晰,讀者不難理解。可留作進 階書目。 參考書: 1.《國音學(第八版)》師大教材委員編著 本書已出新版,但我認為「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仍是舊版說得最清楚,且其表格統整 得很完善。 2.《華語句法新論(上)》張郇慧著 3.《華語文教學之漢語語言學概論》舒兆民等著 整體作為複習,末章講解「銜接」與「連貫」之不同,清晰易懂。 4.《華語教學語法》王錦慧等著 【華語教學】 1.《華語文教學導論》何淑貞等著 2.《華語文教學》舒兆民著 這科只有師大考,我花的心力不多。上面二本參考書更有八成重疊。可先到書店評估後再買 。 唯一提醒:教案、教學法幾乎每年必考。 參考書 《英語教學法》廖曉青著 把教學法講得非常仔細,援引的都是國外的課堂實例。 【國、英、中華文化】 這三科我沒有花太多時間準備,但平常有持續翻課外書。考前我正在讀Viktor Frankl《活 出意義來》。作者是一名奧地利心理學家,曾被囚於集中營。書中記載他在嚴酷的集中營裡 ,同伴們紛紛自殺,他還怎樣保有活下去的勇氣? 「人類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被剝奪,唯獨人性最後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選 擇一己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剝奪。」這是處於絕境之人所說的話。 今年台大作文「文學與人生」,或是師大的口試題,都不禁讓我想起這本書,心裡一酸,卻 又生起一股凜然之氣,向評審分享。 講遠了。 五、準備歷程 我先讀一遍《漢語語言學》,對語言學有整體了解→將歷年考古題依語音、詞彙、句法分類 ,練習答題→讀書,每讀完一章,練習答該章考古題。 剛開始答題,很多不會是正常的(即使到最後一刻,仍然如此)。請把答題歷程記錄下來, 書讀愈多,會看見自己的進步。所思、所能連結的也會愈廣。 愈到最後,答題愈要求精煉,字字句句都不要浪費。也要練習限時作答。 六、答題方式 名詞釋義+舉例(例子比什麼都重要!!) 例如:何謂「兼語句」? → 由動賓與主謂結構相互疊合的句子,前句賓語兼作後句主語,稱為「兼語句」。   例如:爸爸叫我去看書。「我」為前句之賓語,後句之主語。 前輩說過很多次,重要名詞一定要記牢中、英文。因為一個專有名詞,中文可能有多種說法 ,容易記花;英文比較單純。千萬別像我不聽忠告,結果考師大第1題名詞釋義就碰壁(淚 )。 敘述時,如同一位老師說的,要適時寫出「學術名詞」,再淺白解釋。讓閱卷老師知道你有 讀書,不是菜市場經過的阿桑。 七、口試 (一) 師大 自介1分鐘→中文抽籤問答→英文抽籤問答→評審問答。 自介記得準備三個版本:1分鐘、2分鐘、3分鐘。我一直都只準備3分鐘,結果掀開題目看到 1分鐘,心裡一涼。 中文題:動貌標記(了、過)的差異。 英文題:說說最近讀的一本書。帶來怎樣的啟發? (二)台大 台大在口試前就要交「自傳(2頁內)+研究計畫(5頁內)」等文件。建議筆試後就可開始 準備,不然會很趕。研究計畫,我是瀏覽所上學長姊歷年的論文,找有興趣的題目深 究。 撰寫架構:研究動機→文獻回顧→研究課題→參考資料。 面試當天,4位教授的提問圍繞在「自傳」跟「研究計畫」。還有,過往的經歷如何應用在 華教上,以及你想做一個怎樣的華語教師。 教授人都非常親切,沒有刁難。 八、結語 再次感謝板上前輩的經驗分享,才能讓我在今日有好的成果;即使沒有,學習語言學的歷程 ,都幫助我更細緻對待日常的語言現象。 如前面說的,我不想只為考試而讀。因此學語音時,我就覺察自己日常何時口齒不清,自我 改正;學句法時,就探索句式存在的意義,帶給讀者怎樣的感受。 而獲益最深的,是語言學介紹的「描述性語法觀」,它教我先學會觀察、探索一個語言現象 為什麼這樣用、帶給聽眾什麼效果?而不是一開始就當糾錯警察,批判是不是正確的 用法。最終它改變了我。 敞開心,讓語言學走進生活。相信最終一切努力,都功不唐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150.18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hineseTeach/M.1553868112.A.10F.html

03/29 22:15, 5年前 , 1F
恭喜啊!!
03/29 22:15, 1F

03/29 22:19, 5年前 , 2F
如有台大學長姊經過,請私訊我,一事相詢 ,謝謝!
03/29 22:19, 2F

03/29 23:00, 5年前 , 3F
英文好強!
03/29 23:00, 3F

03/30 09:21, 5年前 , 4F
恭喜推!
03/30 09:21, 4F

03/31 14:23, 5年前 , 5F
英文A 80.....好厲害
03/31 14:23, 5F
※ 編輯: terence7036 (1.160.20.74), 04/02/2019 20:39:31

04/03 18:15, 5年前 , 6F
好厲害!一起加油!!
04/03 18:15, 6F

04/04 11:41, 5年前 , 7F
描述加一
04/04 11:41, 7F

04/04 18:21, 5年前 , 8F
好厲害!
04/04 18:21, 8F

04/19 11:45, 5年前 , 9F
謝謝大家,願一起努力!
04/19 11:45, 9F
文章代碼(AID): #1SdYLG4F (ChineseTe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