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轉錄][轉貼]我們部落的被殖民經驗

看板CollegeForum作者 (懶得想摟)時間21年前 (2002/10/24 09:0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NTULabor 看板] 發信人: KarlMarx.bbs@TWServ.csie.nctu.edu.tw (穆斯林兄弟與菲律賓姊妹, 看板: NTULabor 標 題: [轉錄][轉貼]我們部落的被殖民經驗 發信站: 台灣文化資訊站 (Thu Oct 24 04:42:28 2002) 轉信站: Ptt!TWserv ※ [本文轉錄自 NTPUYOUTH 看板] 作者: swace (李普克內西‧圖書館) 看板: NTPUYOUTH 標題: [] 時間: Wed Oct 23 12:18:39 2002 ■ 南 方 電 子 報 ■ ──── 2002/10/02 南方社區文化網路:http://www.esouth.org 標題:我們部落的被殖民經驗 作者:云真(紐西蘭毛利族) 譯者:莊益增 (ABOworkteam@watahope.org.tw) (部落工作隊隊員) 來源:轉載自「原住民族電子報」 ──────────────────────────────── 在很多地方,殖民是一個相當醜惡的字眼。殖民意謂著權力的誤用, 文化的控制,而且強迫處於弱勢的原住民族做不必要的改變。今天征 服者與被征服者仍然同時存在著,但雙方都不願意討論有關殖民的問 題,因為殖民這個議題往往導致爭端、不和諧、在權力的支配與現代 化的正負面評估上造成誤解。殖民是一個不易解決的衝突,因為它把 決定我們如何在現代社會生存的權力結構搬上檯面。有很多人以為殖 民在大英帝國與法國開始,在殖民地失勢的五十年前就已經終止了, 但我認為殖民在世界上很多地方,今天仍然存在著。殖民這個字最適 用於描述政府對原住民族生活方式的干預與控制。以下要談的是我個 人對殖民的了解,我認為殖民這個議題應被提出來討論,才可以使世 界上美麗的原住民族文化免於滅亡。 對大部份人來說,殖民是一個不容易理解的概念。在紐西蘭,大部份 的白種人仍然相信殖民是一百年前的舊歷史了。那時整個國家正在開 發中,以形成白種人的工作模式。他們天真的認為所謂殖民,只是讓 原住民族穿上衣物;送他們上學學英文;送他們上教堂,好學會對神 的敬畏;要求他們努力工作,以擁抱資本主義的價值。但是我們原住 民族對所謂殖民,有相當不同的看法。我們認為殖民是,社會中白種 人繼續支配一切的權力結構。殖民無所不在,它存在於教育系統中、 在法律中、在塑造我們意見的媒體中、在誘導我該吃什麼穿什麼買什 麼的廣告中、在把我們的生命搞得悽悽慘慘的政治中。我們認為殖民 是搶走我們土地,逼迫我們族人不得不在都市討生活的那股惡勢力。 殖民是偷走我們互相扶持的社區的老賊,殖民帶給我們的教訓就是, 白種人的生活方式一點都不適合我們毛利人。殖民造成我們毛利人的 高犯罪率、高失業率、低學歷、年輕人的高自殺率、與我們每下愈況 的健康記錄。現代社會取代了傳統社會,白種人認為這代表進步,我 們卻不以為然。現代社會對每一個地方愛好和平的原住民族都是有害 的。 簡單的說殖民就是傳統思想的改變,它是藉由操弄人民的需求、好惡、 觀念與行動來達到。它是在位者將社會政治的觀念強加給弱勢族群。 今天殖民的各種形式是不易被覺察到的,因為大部份的人已在金錢世 界中迷失了,太忙碌以致於無法察覺到,殖民是決定他們日常選擇與 文化觀點的微妙力量。殖民就像吞噬人體的癌細胞,我們從不知道體 內有它們的存在,等到知道時,為時已晚了。我們已變成喜好速食而 不是家常菜、喜愛開車而不是走走路、看電視而不是講講故事、穿著 名牌鞋子而不是赤足走在土地上。當代殖民帶來虛假的舒適感,這份 舒適感正慢慢地消滅文化、健康與傳統價值。把舒適看得比良心重要 的取向下,現代觀念慢慢地取代了傳統文化,也將熱愛土地的原住民 族轉變成剝削、唯利是圖的人,掠奪自然資源以滿足舒適的需求。當 代殖民意謂著對傳統的不敬,對大自然的不敬,也意謂著對部落與家 族的冷漠。 許多年前,當我努力的想弄清楚殖民的真正意義是什麼,它如何影響 現代社會,有一位好心的教授給我看一篇故事。這故事談到時髦的美 國社會如何變成如此講究流行,他們如何盜用其它文化的文物來改善 他們的自我意像與商品市場。我要分享這篇的故事,因為它使我更了 解追求大量生產的現代社會是多麼具有操控性!我開始質疑當代西方 社會的價值與根基,我也漸漸了解快速變遷的現代社會並沒有多少原 創性、價值與理想、它的認同奠基於對別人文化的竊取與操弄。這故 事啟發我:對於生活方式與看世界的方式可以有更多的選擇。   ×  ×  × 可口可樂對世界的殖民(雷夫林頓) 在可口可樂真正流行之前,一般美國人在床上醒過來,那張床的形式 是由中東人所發明的;然後他甩開棉布床單,棉產自印度,亞麻產自 東方;他穿上印地安人發明的平底靴,走到歐洲人設計的浴室;他脫 掉絲綢睡衣,款式是由印度人發明,而織法則來自中國;他用古代高 盧人發明的肥皂洗手,然後刮鬍子,這是古埃及人的儀式;他回到臥 室,從南歐人設計的椅子上拿起衣服,穿上亞洲遊牧民族設計的上衣, 在脖子上紮了條克羅埃西亞人發明的彩色領帶,穿上埃及人發明的皮 靴;假如下雨,他會穿上印地安人發明的膠鞋,帶著一把南亞人發明 的傘;去早餐店的途中,他用古代里地安人發明的硬幣買了份報紙。 在早餐店中,他還會遭遇到一系列其他文化的發明。盤子是中國人的 發明,不繡鋼刀具是南印度人的發明,叉子是中世紀義大利人的發明, 湯匙則是古羅馬人的發明。他吃著源自地中海的橘子,來自波斯的香 瓜,和一片源自非洲的西瓜;然後喝著咖啡,咖啡產自衣索匹亞,生 產牛奶的母牛源自中東,而糖則是由印度人首先製造;吃完水果,喝 完咖啡後,他吃了幾塊北歐人發明的鬆餅,製餅的麥最早產自小亞細 亞;他在鬆餅上頭澆了點北美印地安人發明的糖漿;吃飽後,它或許 點一根煙斗,這是這是美國印地安人的習慣,或許抽一根紙煙,這是 從墨西哥傳過來的;抽煙的同時,他翻翻當天的報紙,字母由古代閃 族人發明,而造紙術來自中國,印刷術則是來自德國。假使他是一個 好公民,在讀到國外的不幸消息時,他會用印歐語系的語言感謝希伯 來人的上帝。他是一個百分之百的典型『美國人』。   ×  ×  × 在今天,殖民的型式與影響,既顯著又隱微,既巨大又渺小。在台灣 四處可見廣告上的白人臉孔,正殖民著本地年輕人的心靈,使他們相 信白色皮膚要比深色皮膚有魅力。坊間充斥著減肥藥,電視廣告上的 窈窕女人,正不知不覺中灌輸給我們一種觀念:只有細瘦的女人才有 吸引力,而這趨勢也正改變著原住民族女人的壯碩身軀。在收穫季觀 賞你們表演的觀光客,是將嚴肅儀式轉變為娛樂的一種殖民。以擁有 如巨大冷凍庫般的豪宅為傲,正殖民著你們的生存空間,那些豪宅將 原本緊密生活在一起的部落原住民分離。都市原住民族越來越依賴唯 利是圖的資本主義系統,逐漸地採取主流文化的習性與行為。就是在 這個環節上,消費主義與物質主義才足以支配我們對什麼才是舒適的 看法。電視是最有力的殖民工具,電視將砲口對準沒有判斷能力的年 輕人。電視不斷的促銷垃圾食物,例如麥當勞、達美樂與肯德基,電 視誤導年輕人,以為消費更多的金錢,才足以在現代社會中獲得歸屬 感。台灣服飾、電影與音樂的美國化,正殖民著我們對財富的認知, 花的越多就越幸福是一種虛幻的回報。學校試圖殖民與洗腦原住民族 小孩,並強迫他們以只適合主流思考模式的學習方式練習。這種教育 的結果是,原住民族小孩學習出現障礙,將來為了生存,他們勢必只 能做勞力的粗重工作。殖民的教育模式讓原住民普遍低學歷,這意謂 著他們勢必位居貧富分工的底層;為了讓富者永遠為富者,他們只能 永遠是窮者,永遠無法翻身。你無法戒除的香煙,正殖民你的健康, 並且帶給你一種危險的放鬆感。原住民族的身體與健康也不斷被白種 人的醫院殖民著,在醫院裡醫師使用化學藥物來治療緊張忙碌的都市 生活導致的病痛。隨著對化學藥物的依賴,我們失去了用藥草植物維 持健康的傳統知識。原住民族母語的死亡是殖民的結果,而殖民最嚴 重的後果就是整個部落的消失。殖民就是用主流觀念取代我們原住民 族的傳統觀念;就是將唯利是圖的社會結構置於原住民族對土地、部 落與家族的感情之前;就是用白種人的驕傲取代我們的自尊,用他們 剝削的意圖取代我們對大自然的理解。 跟大部份原住民族一樣,我們毛利人也經歷一段殖民的悲慘史,每一 個毛利家庭都可感受到殖民的影響。每一個毛利家庭都有家族成員到 都市討生活、到國外參加作戰、或者罹瘓白種人帶來的傳染病。每一 個毛利家庭都試圖在保存傳統文化與適應現代生活間,找出一個平衡 點。有些人仍然奮戰著,有些人放棄了;有些人努力在兩極文化間試 圖平衡,有些人在主流生活方式中早已迷失方向。我自己的家族成員 經歷了風風雨雨,至今仍然努力在找尋一個比較好的生活方式。 我的曾祖父是部落裡最後一個巫師,大概在 100 年前,白人的教堂入 侵到部落,白人教我的曾祖父念英文,他們的目地無非是要我曾祖父 放棄毛利族的傳統信仰,皈依上帝與耶穌基督。就我所知,教會並沒 有辦法改變他的傳統毛利信仰。我曾祖父的第一任太太是一個英國人, 她或許啟發我的曾祖父對部落之外世界的洞察力。我的曾祖母最後帶 了兩個小孩回英國生活。後來我的曾祖父再婚,娶了一個當地的毛利 女人。晚年,我的曾祖父寫了很多本毛利族精神信仰的書。由於他對 西方世界了解太多了,他決定不應該將他的信仰、知識傳給下一代, 因為他擔憂他的知識有可能被紐西蘭的統治階級誤用。他對那些書下 了毒咒,從此就沒有人能夠唸那些書。如果你碰觸或唸那些書,你會 莫名其妙地死掉。 他的咒語有利也有弊。從好的一方面來看,他保護了我們的古代知識 免於遭到殖民者的濫用;從壞的一方面來看,古代知識的失傳,讓我 們感到空虛且無所依歸。但這是他的抉擇,當我們長大且更睿智的時 候,我們開始知道保護跟尊敬我們祖先的智慧。 我的祖父是一個與土地相依為命的人。他是厲害的農夫與馴馬師,常 常為白人地主工作。他熱愛土地,他生在紐西蘭政府大力開發農地的 時代。我的祖母是隔壁部落的毛利人,總共養了六個小孩,他們大部 份在部落的土地上生活,家族的土地要養活這麼多人並不容易。祖父 最後染上了白人帶來的肺結核,毀損的健康令他無法提供足夠的食物 養家活口。漸漸地他失去自尊,開始酗酒以減輕他的恥辱與挫敗,家 人的生活越來越困難,最後在我爸爸 18 歲的時候,祖父死於心臟病。 我的爸爸在教會學校上了 7 年。在鄉下小學校,所有小朋友都是毛利 人,他們常常因為講毛利話,被神父修女痛打一頓。我的爸爸在學校 因講毛利話被打,在家中因講英語而被揍,因為他的父母並不是很懂 英語。我爸爸那一代,大部份人都被迫講英語,而且行為舉止要像白 種人一樣。在學校裡,他沒有學會讀、寫英語,在 13 歲那一年就輟 學了,到附近的農場工作,幫忙家計。祖父過世後,爸爸離家到都市, 做各式各樣的粗工。爸爸年輕時的夢想就是:有一個比種田更好的生 活。與他那一代人一樣,他們紛紛到都市謀生。60 年代的紐西蘭政府 鼓勵鄉間的毛利人,到都市的工廠上班。快速發展的都市被視為馴化 與殖民毛利人的最佳場所,給他們一份糊口的工作,使他們有一點點 有錢的感覺。20 歲時,我爸爸娶一個故鄉附近的白種人作妻子。他們 的婚姻並不受到祝福,我爸爸是長子,祖母希望他娶一個毛利女人, 好做他的得力助手。我媽媽來自富裕的白人家庭,他們不同意這種異 族通婚,因為這可能危害到家庭的聲望、財富與地位。我媽媽開始教 我爸爸讀書寫字,他們的婚姻對爸爸來說,他比較有機會在工作生涯 中成功。 我的父母教育我們三姐妹去認同殖民者的世界。我們在小鎮裡長大, 上好學校。成長過程中,我們看到爸爸過度工作,以擁有豪宅、名貴 轎車、好的工作、跟他認為將使我們小孩成為比較好的人的生活。但 是現在,經過了 30 年的拼命工作,健康受損,並且靜靜地質疑他要 我們姐妹認同與尊敬的世界。我們知道,他想念老部落、土地,他努 力找尋回歸族人的方式。祖母是我爸爸依賴的精神導師,她在我爸爸 婚後四年過世,死因是醫療不當,她的死亡代表我們家庭生活的大轉 變。她時常與我們住在一起,而當我爸爸到都市工作時,媽媽和我就 回到部落與她住一起。祖母死後,為了保有家族的土地,爸爸對政府 奮戰了好幾年,但是叔叔姑姑對此漠不關心,因而爸爸感到很氣餒。 姑姑叔叔正忙著在都市中立足,而且那時他們並不認為保有土地有何 重要。那時我爸爸還要照顧孤苦無依的小表弟。六年後,白人立法搶 走我的小表弟,因為他們並不認同親戚要照顧孤兒的毛利族傳統。在 那個年代,我們毛利人並不知道要取得孩子的監護權,須要上一趟法 院。我並不真正了解我爸爸那時的想法,但我記得當他贏得土地的勝 利,與被白人搶走小表弟後,他變得更堅決地要我們姐妹長大後要更 像白種人。在家時,他一點都不說毛利話,他鼓勵我學好英語,他也 開始死命地工作,而且時常遠離家門,在外討生活。他不僅嚴肅而且 哀傷。 我爸爸的那一代毛利人,有許多娶白人女子為妻,因為他們認為白人 太太對他們有所幫助,畢竟毛利人不是很懂英語與白人的遊戲規則。 但是今天,爸爸那一代人開始質疑且安靜地拒絕白人的生活方式與資 本主義的價值觀。他們了解了殖民意謂著什麼,他們開始回到舊部落。 經年累月在都市中的粗活,他們搞得身心俱疲,但回到部落後,他們 慢慢痊癒了。像爸爸一樣娶白人女子的毛利人想回歸舊部落是有一些 困難,在主流的物質主義與回到部落簡單生活之間,他們倍感矛盾。 我們毛利人自然會想退休回部落,死在自己的土地上,這是我們的傳 統。像其他毛利人一樣,爸爸極力勸服媽媽回到部落過簡單的生活, 那裡沒有超市、百貨公司、沒有工作機會、城市的舒適便利,那兒只 有土地與零星散落的族人。部落生活簡單,甚至殘酷,貧窮依然令族 人受苦。部落生活已不如以往親密,而且不如爸爸年輕時那樣有活力。 很多人離開了或逝世了,但他們的靈魂與土地的神靈並沒有離去。理 解到歷史與祖先的靈魂、精神永在,對那些想回到部落的人,最後一 定有力量這麼做。 我們三姐妹各有很不同的成長經驗。殖民者的世界與毛利人文化對我 們各有不同的影響。我較幸運,生為長女,我在部落裡出生,我認識 舊部落的人,因而我有力量長大後再回到我的故鄉。但是對我的兩個 妹妹來說,回到部落的掙扎是很痛苦的,因為她們從未在那裡生活過。 他們同時也不是很了解種族岐視與我們文化被殖民的情況。我的大妹 長久以來奮力工作,想要獲得一種安全感、歸屬感,結果是她失去健 康,並且在文明世界裡感到孤獨。她努力賺錢,但她從不覺得是她所 服務的社會的一份子。我的小妹更是悲慘。她與我天生具特有通靈的 能力。我們可以夢到未來會發生什麼事,預測別人的生活,也可以從 自然萬物中,看出人世間將發生什麼。這種神力承自我們的曾祖母, 但是在現代的世界,這種天賦並沒有一席之地。對我小妹來說,這天 賦導致她精神分裂,因為她從來都沒有在部落生活過,一點都不知道 她的天賦是什麼。結果,她活的很痛苦,她覺得被一種她不了解的東 西附身。她只好藉毒品來逃避痛苦。為了活下去,為了獲得自我的人 格統一感,她需要回到部落與族人那裡,以重新獲得心靈的力量。她 需要找尋拒絕現代世界的能量,回到可以解答她的困惑的族人那裡。 我的家人,仍然需要療傷,有很多『去殖民化』的事情等著完成。 毛利族是世界上最快被都市化的原住民族,因而也被殖民的最徹底。 從我自己家庭的悲慘經驗,對族史的學習,與最近 30 年動盪不安的 世界史,我問自己,關於社會、政治和西化生活的價值的很多問題。 我成長過程中,總是有一種失落感,但要到長大後,我才了解這是由 於沒有在部落與族人生活在一起。透過回歸部落、族人、讓自己多了 解毛利人的知識與歷史,我才了解到沒有必要讓殖民主義影響我如此 深遠。殖民在今天仍然可以是個人的抉擇。我相信我們仍然可以選擇 不要去崇拜白人的財富,我們仍然可以讓下一代學母語,認識我們的 文化價值,以增強他們的文化認同感。我們能夠自信地挺直腰桿,不 必在乎主流文化對我們妄加的評論。我們不只可以吵吵鬧鬧走上街頭, 我們也可以幽雅地對主流社會的價值標準說『不』,與更清楚我們可 以做的選擇是什麼。珍視我們的文化資產,對未來我們是可以很樂觀 的,因為主流社會是膚淺且不堪一擊的,他們只有商業與金錢帶來的 快樂罷了。我們原住民族必須謝天謝地,因為我們的傳統文化不僅淵 遠流長,而且更有內涵。 我們仍然可以回到部落,回到我們祖先那裡,我們要對祖地跳舞歡唱, 慶祝我們生命的本質。假如我們抗拒現代社會的誘惑,盡力保存我們 的文化遺產,我們的小孩將不會迷失在資本主義的冷漠社會中。當我 們認清周遭的毀滅性力量,我們就可以做出個人抉擇以捍衛熱愛土地、 簡單生活的原住民族價值。我們沒有必要犯最近幾代人犯的錯誤,我 們沒有必要為了賺錢弄得自己身心俱疲、我們沒有必要聽信媒體傳播 的謊話。我們必須強化對自然崇敬的傳統信仰與價值。我們沒有必要 上白人的學校,買不必要的消費品,我們沒有必要相信物質貧乏是一 件壞事,我們也沒有必要在意白人對我們的觀點。在白人的社會中, 我們只要做為了存活,不得不做的一點事。當然,在現實的現代社會 中,我們需要工作,但我們不要再相信金錢可以買到幸福;為了致富, 我們不必要奮不顧身。在資本主義的社會,假使你沒有錢,沒有汽車 房子,也沒有頭銜,那麼沒有人想認識你,因為你已經沒有受人接受 與尊敬的籌碼。但是在毛利文化裡,即使你一無所有,你不會被無情 地評斷,族人會給你食物,會心的一笑和鼓勵,希望你找到自己的路。 對我來說,這就是現代社會與傳統社會的差別。 現在我認識兩個很好的毛利家庭,他們努力在現代化社會之外,扶養、 教育自己的下一代。其中之一是我的表兄弟,他們育有 4 個小孩,老 大出生後,他們夫妻決定回到部落生活。他們修建破敗的老家,在與 世隔絕的土地上,他們努力工作以維持生活。老二、老三與老四的出 生,都沒有醫師幫他們接生,因為他們相信生死是大自然的選擇。母 親在家教導小孩,而父親則到附近農場做工。在家裡,小孩接受毛利 語與英語教育,他們是你可想像到的最快樂小孩。他們有自己的獨立 判斷,但是對別人非常尊重。他們聰明且好奇,在工作與遊戲上,他 們合作無間,他們是獨立能幹的小朋友,他們知道他們擁有更多金錢 買不到的東西。第二個家庭是我在火車上認識的一個女人。在 60 年 代,她們全家搬到都市,都市裡封閉的生活方式,讓他感到不快樂。 後來她結婚,並且繼續在都市中養兒育女。當小孩上學,她也開始質 疑小孩生長的世界。她決定放棄工作,在家中以不同的方式教育小孩。 她決定小孩只需受兩種教育,而最好的學習方式是她親自教小孩。她 教小孩讀書、寫字與數學,然後是母語與毛利傳統文化。她努力在兩 種文化間維持平衡,結果小孩對生活有很成熟的視野。他們不是一般 反叛的青少年,相反,他們開放、誠實,俱備健康的生活價值與生存 技能。對那些認為殖民需要停止了的人來說,這兩個家庭是他們的典 範。假使我們對日常生活中的主流規範與價值說『不』,我們可能完 成的事是無限的。這兩個家庭真是鼓舞人心的象徵。 =====================【主題文章延伸網頁】===================== 西方文化尋根的"原始情結"( 葉舒憲) http://www.culstudies.com/qingjie.htm 好萊塢的全球化策略及其文化挑戰性 http://www.haihongwangsong.com/new_4-12.htm 歐洲擴張的背後(雷毅) http://www.booker.com.cn/gb/paper17/42/class001700006/hwz209908.htm 傳統的追尋---美國印地安馬考族Makah獵鯨記(台邦‧撒沙勒) http://wildmic.npust.edu.tw/sasala/tradi.htm 失竊的世代(林深靖) http://www.esouth.org/sccid/south/south000925.htm -- 網路多勇士,街頭無群眾 -- ※ Origin: 台灣文化資訊站 ◆ From: u36-202.u203-203.giga.net.tw -- 懶得想簽名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9.194.10
文章代碼(AID): #zjqTA_v (College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