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新聞]詹仁雄:觀眾都下船了,電視台是要流去哪

看板ComeHere作者 (遺憾)時間9年前 (2014/09/30 16:28), 9年前編輯推噓13(13040)
留言53則, 1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TW_Entertain 看板 #1KAcc3SU ] 作者: octobird (遺憾) 看板: TW_Entertain 標題: [新聞]詹仁雄:觀眾都下船了,電視台是要流去哪 時間: Tue Sep 30 16:27:44 2014 http://punchline.asia/archives/4264 詹仁雄:觀眾都下船了,電視台是要流去哪? Punch | 2014-09-30 | 焦點人物, 產業, 產業評論 | 無迴響 文/娛樂重擊編輯部 詹仁雄位於金星娛樂的辦公室位在臺北誠品松菸新大樓,桌面對正一整座居高臨下的落地 窗,只因恰好位在城市裡四周再無高樓的偏安一角,這份景象望出去就有點「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的味道。雖然,其實也就是八樓而已。 但詹仁雄的心思或許已經飄到更遠的地方。他做紅過太多節目,二十年裡大概沒有比他更 會做綜藝的製作人,從《我猜我猜我猜猜猜》、《超級星光大道》、《全民大悶鍋》、《 我愛黑澀會》、《大學生了沒》、《金頭腦》,檔檔都是台灣綜藝 icon--當然,你或 許納悶我怎麼沒提到最重要的《康熙來了》? 怎麼可能忘記,就像觀眾其實也不可能忘記康熙,只是難免想問一句:「康熙還好嗎?」 前陣子中國 GQ 雜誌特地來台採訪,發了一組長專題,題目就叫做「『康熙來了』十年記 :最好的時候過去了嗎?」畢竟我們都還記得那個為了康熙準時開電視的時代,還記得那 個「明天康熙訪問誰」是大話題的時代。問詹仁雄,對此,他自己怎麼想?他是這樣說的 : 「我認為有兩件事情大家要冷靜一點,康熙在這五年內,基本上還是在分眾裡頭收視第一 的,Always 第一名,也許五天裡頭有一天不是第一名,但是你要知道,帶狀節目一年要 播出兩百次,我們可能是 190 次都是第一名,連續這樣五年,那更不用講前面一直都是 ,所以這件事情上康熙到底有什麼問題?」 「第二件事情,現在很多人都會說康熙怎麼樣,好像有點式微、有點辛苦,但都拿到一個 十年第一名的收視率了,電視台因為它而獲利多少,然後兩個主持人可能是台灣唯一對華 人世界發聲的重要管道。康熙當然沒有偉大到每個人都要給它尊敬,但它甚至不是一個商 品,而是一個文化輸出,它是代表台灣的對世界華人發聲的管道,我們要從各個面向來苛 責它嗎?你要是拿康熙一集的預算給《冰與火之歌》的導演,他連冰塊都變不出來。」 「外行的你們要理解,一個節目在現在的台灣能撐三年以上就厲害得不得了,就要放鞭炮 ,這五年來幾乎沒有一個節目做起來過,唯二兩個帶狀節目達到收視率標準並獲得大家在 媒體上關注,一個叫《金頭腦》,一個叫《綜藝大熱門》,綜藝大熱門還是在三立這麼強 勢的頻道,基本上現在你要在民視或三立之外的頻道做一個新的帶狀節目,能做起來的幾 乎不可能。康熙這個產品的特性就是帶狀節目,包括我自己也是自食惡果,因為本人也是 做台灣帶狀節目開始的,我因應台灣節目的低預算,想出了一個新的節目,並開始了台灣 的通告藝人這模式,所以我是始作俑者。」 「說實話,現在電視台一百台裡有九十九台是不希望康熙好的,除了中天之外,誰希望康 熙好?這是我覺得比較辛苦的,因為我所在的媒體跟其他媒體產生排斥的時候,我不太會 被鼓勵,但我一直覺得做電視必須和全世界交朋友,但前提是媒體要對我友善一點,要把 我變成吳寶春、林書豪,我認為再爛的環境,我都有辦法做一個好的節目出來,起碼我對 我自己的期許是這樣子。」 「另外,康熙面臨的問題不是只有康熙,而是台灣整個娛樂產業面對的問題,無一倖免, 康熙還算體質比較好,在整件事情裡頭還能夠勉強前進。而電視產業的問題在於,我認為 所有的頻道就像一條河,無線台是大河,有線頻道是小河,所有管理這個河的人沒有一個 人意識到這條河的乘客一直在下船,只剩下老人。」 ◎「乘客都在下船,你還要划去哪?」 不一定要同意詹仁雄前段對自己的辯護,平心而論,綜藝節目(包括相關從業者)總有種 奇妙的委屈,委屈在於它或許非常努力,也相當叫座,但幾乎少有機會人人叫好;或許擁 有非常非常多的觀眾,或許是電視台最重要的收視招牌,不過看的人多罵的人也多,又看 又不屑的人更多,它在文化位階上的弱勢讓任何人都可以踩兩腳,或許這是詹仁雄開啓防 衛機制吐苦水的長年心理背景--「所有產業中,電視最像白米飯,沒有人會在意好不好 吃,它不好吃的時候你會知道它不好吃,它好吃的時候你不會去感激的。」然而後面一段 ,他說的問題,已經大到不管外行或內行都不可能視而不見。 「其實每次人家在罵的時候,我都接受,我的確沒有想出更好的作品出來,或是我康熙沒 有滿足十年前看的觀眾與新一批的觀眾,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或跟台灣真正能執行的人 取得平衡;可是我覺得那些都不是理由,我應該去想出一種新的模式,我們這群人應該是 要想模式的人。」想出來了嗎?「想出來了。一個就是網路,一個就是想節目時是跟更大 的觀眾群(所有華人)對話,例如當時《我猜》那時候,我就嚴禁小朋友們出一題彰化縣 縣長是誰,玉山是從哪邊發源這種題目,我不要有地域性的限制。」 「電視台的問題最大,但電視台又掌握在系統業者手裡,但我覺得製作單位也的確沒有想 出更好的產業結構方式,我們都用 30 年前的邏輯在做事。買廣告、賣廣告、做內容、主 力的、決策的人,全部都不用網路,所以它勢必會死掉,就這麼簡單。你問這些電視台老 闆誰天天去更新臉書?極少人,因為他很害怕,包括我也是,我很怕在網路上講錯話,這 個是一個習慣做媒體的人的本能,他完全不能接受現在的網路特性,當然他也不會從網路 特性中去找新的產品來因應。這兩件事對決策的老人來講極其痛苦,他愈不熟悉就愈往後 退,就只能從他已成功的模式裡頭去找到可能再成功的方式。」 「但網路本來就是未來,以後電視、電影、戲劇、新聞、綜藝節目,都會是同一件事情, 載具的不同改變你收看的方式而已。它是從收視行為去改變你的節目內容,大家現在被一 百個頻道洗十幾年,連很多電視人都覺得電視不重要了,這樣怎麼做出重要的產品?」 「每條河的乘客都在下船,無線台的主管還在想節目要這樣那樣做,我跟他們講這些都不 重要了,你怎麼還認為電視節目重要?現在無線台的觀看人口都是五十歲以上,其他的觀 眾族群都是跟五十歲有關的人,隔代教養的小朋友,或是念大學的學生回到家裡跟爸媽聊 一兩個鐘頭,電視只是開著而已,而不是因為我要看節目而來看節目,還在想你的節目要 怎麼做,這件事情有什麼意義呢?因為沒有人 care 你的節目。所以你要做的更好、更高 一點,系統業者也好、頻道業者也好,都已經是明日黃花,未來的觀看機制完全分眾,哪 有什麼大眾時代?現在沒有大眾傳播,現在都是小眾傳播。」 ◎「為什麼你們還在印 CD?」 temp台灣內容產業的凋零的確間接影響了詹仁雄最重要的事業指標《康熙來了》,沒有夠 多夠新的大明星崛起、沒有新的風頭浪尖讓帶狀節目持續換水保鮮,當熟知的有重量的人 物都已是一上在上的老面孔,即無可避免走入以量勝質(廣發通告打人海戰術)模式;即 使像叫好又叫座的《金頭腦》,在大紅一陣(且引起各台競抄)後,也必須見好就收,曾 經一時風生水起的選秀節目近年也成淺灘死水: 「星光大道這件事情讓我對選秀節目和唱片業有非常深的感慨,」詹仁雄說:「選秀節目 好不好看就在於他唱歌好不好聽。就這樣。不必將節目想的太複雜。現在問題是,本來大 陸節目還唱台灣歌,但現在沒了,我們連評審都沒了,在大陸紅的歌手都是十年前的,新 一代都沒有。但你必須要有唱歌節目、必須要有綜藝節目、必須要有什麼什麼節目來把歌 手放進來,在他還沒發片的時候還有一些曝光的東西,讓歌手的粉絲更多,但我們現在完 全沒有。」 「我不講唱片公司的問題,光講唱片公司的 CD 誰買就好,可是大家還是持續在印 CD, 這件事情實在是太愚蠢了。我有一個其他產業的朋友,他那天講了一句話,我覺得太好笑 了,他問我賣多少張算暢銷?我說現在買到一萬張就算厲害,那一張多少錢?300 元。那 宣傳費用多少錢?大概 250 萬。他說那我能不能把宣傳費改成每張專輯裡面放 100 元現 金回饋?這樣至少也可以賣一萬張吧?他的問題捨棄很多宣傳上對歌手的幫助,但他講得 非常現實,他覺得你不需要做這件事情,那 300 萬現金回饋你就開演唱會去賺回來,你 談贊助去賺回來。」 「我在兩三年前參加一個座談,題目講 2050 年娛樂產業的未來,我只有講一個事情,那 時候還被人家反駁,只是現在看起來我的想法是對的,我說以後所有虛擬的東西都會免費 ,不管拍電影也好,都是免費的,當一個硬碟可以裝一百部高畫質電影的時候,誰還想要 買票?我看電影是一個儀式,就如同我現在在電視只是開著,它不是針對產品本身。」 「任何線上的、虛擬的東西,我都不認為應該付費,我不想付費是因為你們這些人應該去 找到更好的獲利模式,唱片公司就是很瘋狂,唱片老闆也不理解。但是當 APPLE 新的機 種連 CD 槽都沒有的時候,到底為什麼大家還在印 CD?」 「未來一定每天都在網路、雲端上,在手機上。系統業者或電視台根本就像現在的唱片行 一樣,或者是賣卡帶的、製造機器的一樣,都沒有意義了。」 說是未來,其實已經沒有那麼遠。詹仁雄兩年前身兼總製作與編劇的迷你連續劇《PMAM》 ,在台灣電視台播放時,反應平平;轉往中國樂視上架後,因為捉準網路族的追劇習慣, 反而大獲成功,或許這是個他在內容轉型這件事上,確實思考、確實執行也確實達到效果 的證明之一,唯一討厭的是 「唯一討厭的是:台灣這地方常常是說,這個池塘我釣起了兩尾魚,所有人不是去想別的 池塘有沒有魚,大家都會想這個池塘裡,我要用更厲害的釣竿來釣魚,但釣的還是那幾尾 魚」 不過能夠當「第一個釣起魚」那個人,也不容易了吧。幾天前,詹仁雄在他的臉書粉絲頁 寫了些話給他想像中的年輕讀者,其中一段是:「捲起袖子開幹吧!用網路來決定新的輸 贏。」似乎意外成為他給他自己一個不錯的註解。此時若還研究「康熙是否過時」,或許 本身都已經過時了-畢竟一個十年已經夠長,觀眾就算把誰徹底遺忘另結新歡也不算過分 ,眼前有個超大的新池塘,很難,有點複雜,不知道哪裡是最好的漁點,然而趁老人連竿 子都還不知道去哪買的時候,撲下去,開始釣魚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1.122.162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TW_Entertain/M.1412065667.A.71E.html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octobird (114.41.122.162), 09/30/2014 16:28:05

09/30 18:13, , 1F
算了啦,說這麼久還是沒變啊…台灣電視圈沒救了。
09/30 18:13, 1F

09/30 19:33, , 2F
或許該說哪個台灣人要來救台灣電視圈??
09/30 19:33, 2F

09/30 19:39, , 3F
講難聽點的,我看劇也都是在網路上了,電視的功能越來越少
09/30 19:39, 3F

09/30 19:40, , 4F
大概只有被逼留在客廳會拿來熱場,其他時候不太會想到它
09/30 19:40, 4F

09/30 19:48, , 5F
惡性循環阿,你不創新觀眾不買單,觀眾不買妳再來怪
09/30 19:48, 5F

09/30 19:48, , 6F
觀眾不買單
09/30 19:48, 6F

09/30 19:49, , 7F
HBO為什麼搋一堆好劇,人家也是很努力,冰與火又不是
09/30 19:49, 7F

09/30 19:49, , 8F
隨便拍拍就一堆觀眾來看,拿來舉例等於自討苦吃
09/30 19:49, 8F
HBO沒廣告,因此沒收視率壓力 他們只要考量月費訂戶數量,全世界系統業者(?)的授權費, 還有原創電視劇的dvd或藍光銷售量 終究跟那些靠廣告跟系統台授權金的有線電視頻道差太多了

09/30 19:50, , 9F
每次都在省預算,外景遊戲節目道具比迎新宿營還爛
09/30 19:50, 9F

09/30 19:53, , 10F
不問台灣觀眾要甚麼,只會怪怪怪,那就等著收攤吧
09/30 19:53, 10F

09/30 20:11, , 11F
臺灣綜藝越搞越爛還不知反省
09/30 20:11, 11F
※ 編輯: octobird (114.41.122.162), 09/30/2014 20:36:29

09/30 20:36, , 12F
你船都要沉了,觀眾不下船,難道要跟著陪葬嗎??
09/30 20:36, 12F

09/30 21:35, , 13F
HBO可以借鏡的正是商業模式阿,人家也是從有線電視
09/30 21:35, 13F

09/30 21:35, , 14F
演化來的,結果現在美劇開花結果,拍一部就經典一部
09/30 21:35, 14F

09/30 21:36, , 15F
台灣當然還無法出現這種頻道,但是人家也不是一兩天
09/30 21:36, 15F

09/30 21:37, , 16F
來的,詹仁雄自己要拿冰與火出來講,那怎麼看不到人
09/30 21:37, 16F

09/30 21:37, , 17F
家是怎麼成功的?
09/30 21:37, 17F

09/30 21:55, , 18F
詹只是以節目製作資金比較,沒說冰與火很糟啊。
09/30 21:55, 18F

09/30 21:56, , 19F
老美看HBO可是要花錢定的 台灣則是包在基本頻道裡面
09/30 21:56, 19F

09/30 21:56, , 20F
他的意思是以台灣投資節目的資金拍不了冰與火就這樣。
09/30 21:56, 20F

09/30 21:58, , 21F
台灣人如果都能學老美 那台灣人早就統治世界了~~
09/30 21:58, 21F

09/30 23:00, , 22F
一切都是有前因後果的阿 電視節目不願意撥預算導致節目難
09/30 23:00, 22F

09/30 23:01, , 23F
看沒效果當然不會吸引觀眾 而台灣電視台又多真的願意做出好
09/30 23:01, 23F

09/30 23:01, , 24F
節目的又有多少
09/30 23:01, 24F

09/30 23:01, , 25F
PUSH
09/30 23:01, 25F

10/01 00:31, , 26F
pink大搞錯重點,舉冰與火為例是說冰與火的預算遠遠
10/01 00:31, 26F

10/01 00:32, , 27F
超過康熙,如果用同樣的預算來製作節目冰與火還能達
10/01 00:32, 27F

10/01 00:33, , 28F
成這樣的高度嗎?或者康熙有冰與火這樣的預算,那節目
10/01 00:33, 28F

10/01 00:34, , 29F
或許又會更上層樓,雖然是個無解命題,但我想確實有
10/01 00:34, 29F

10/01 00:36, , 30F
道理,不過預算縮小也不完全是電視台的關係,現在觀
10/01 00:36, 30F

10/01 00:36, , 31F
眾包含妳我可能都是轉往以網路為主,坦白說我已經不
10/01 00:36, 31F

10/01 00:36, , 32F
知道有多久沒在電視上看康熙了,除非在沒網路的地方
10/01 00:36, 32F

10/01 00:37, , 33F
不然我連電腦都不用,光用手機就可以看到了
10/01 00:37, 33F

10/01 00:47, , 34F
樓上你說的也不是全部合理 現在科技化的世界是全球必然 難
10/01 00:47, 34F

10/01 00:47, , 35F
道節目就不做了 難道全球節目都開始往網路發展嗎 不是吧 就
10/01 00:47, 35F

10/01 00:47, , 36F
像音樂 難道台灣唱片市場差就不出唱片了嗎 就不唱歌了嗎
10/01 00:47, 36F

10/01 00:50, , 37F
還是在於預算不足 看看中國韓國節目吧就會知道台灣格局有多
10/01 00:50, 37F

10/01 00:50, , 38F
10/01 00:50, 38F

10/01 00:54, , 39F
媒體越來越以網路為主,電視數位化也是網路化的一種
10/01 00:54, 39F

10/01 01:53, , 40F
這篇點出一個重點 就是網路力量
10/01 01:53, 40F

10/01 02:07, , 41F
我覺得詹仁雄眼光倒是蠻準的 業者還是快想想未來網路
10/01 02:07, 41F

10/01 02:08, , 42F
世代全面來襲時的獲利方式吧
10/01 02:08, 42F

10/01 08:32, , 43F
大家都知道問題在哪 就是當權者不知道 這些老闆再繼
10/01 08:32, 43F

10/01 08:32, , 44F
續消極 後果就是賠掉台灣的娛樂產業
10/01 08:32, 44F

10/01 09:48, , 45F
說到網路 台灣根本沒有自己的網路視訊平台 這更可怕
10/01 09:48, 45F

10/01 09:49, , 46F
完完全全被youtube壟斷..
10/01 09:49, 46F

10/01 10:01, , 47F
以前有年代的im.tv 現在也有中華電信的xuite蕃薯藤yam
10/01 10:01, 47F

10/01 10:01, , 48F
只是影片畫質 瀏覽流量遠遠不及YouTube
10/01 10:01, 48F

10/01 10:13, , 49F
娛樂影音平台太重要了 不管綜藝戲劇都超級重要
10/01 10:13, 49F

10/01 10:14, , 50F
不做真的不行啊 YT雖好但沒有一個獨家品牌的感覺
10/01 10:14, 50F

10/01 13:13, , 51F
網路時代
10/01 13:13, 51F

10/01 21:45, , 52F
以前很常用im.tv耶~
10/01 21:45, 52F

10/02 16:32, , 53F
推台灣自己影音阿 以前LAG時代兩大家都超快速
10/02 16:32, 53F
文章代碼(AID): #1KAccNf6 (Come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