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串[問題] 一個初階問題
共 4 篇文章
首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尾頁

推噓0(0推 0噓 12→)留言12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dirak (我是笨蛋嗎?)時間17年前 (2007/07/24 18:02), 編輯資訊
3
0
0
內容預覽:
初來此版,有個初階問題很想問個清楚。. 儒家說:「格物致知」,. 那究竟如何實踐?. 所得到的東西又有哪些?. 對於外在世界的認識,. 儒家有何種獨特的觀點與研究,. 堪足與西哲與佛家齊肩?.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8.65.162.

推噓4(4推 0噓 3→)留言7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kingacer (韶音  )時間17年前 (2007/07/26 22:43), 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小弟試著回答,如有不足之處,敬請指正. 這個問題,就個人而言,其實不是很初階. 如果要詳細的回答. 大概可以寫篇論文出來了. 最大的原因就是《大學》本身並沒有對這四字作完整的說明. 格物的目的,是為了致知. 至於要知什麼?. 就儒家來說,所要認知者,自然是道德. 而從《大學》本文來看. 怎麼做,也沒
(還有451個字)

推噓1(1推 0噓 0→)留言1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dphon (JTR)時間17年前 (2007/07/26 23:23), 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大學的"致知格物"不知道是原本就沒寫清楚還是因為後來有所失散,因此沒有繼續交代. 之後歷代的學者,大部分把重心放在內在的道德修養部分,而從明明德於天下-治國-齊家-修身-正心-誠意-致知-格物這樣的步驟來走. 就我個人的淺見. 若是以比較宏觀的角度來看. 就這方面儒家已經有些回歸自然的精神. 他們相
(還有100個字)

推噓0(0推 0噓 13→)留言13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lahlah (lahlah)時間17年前 (2007/07/27 21:55), 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原篇有錯字:D~ 修正後還是有:D~. -----------------------------------------------------------. 先謝D兄問這些問題,在知識或智慧上的進步,不管是自己生出個問題或. 別人提出個問題,甚至是從自然界觀察到了現象 問題,我們透過 思考 或
(還有4323個字)
首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