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假設] 如果你是古代君主,會如何訂定傳位順序?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 (las)時間1年前 (2023/01/22 11:3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15 (看更多)
※ 引述《DarthCod (鱈魚)》之銘言: : 宗室內鬥的主要問題,在於皇帝自身的權力過大 : 一方面羨慕皇權,一方面擔心競爭失敗會被清算 : 所以最安全的方法還是對皇權進行分割,避免皇子互相猜忌 宗室內鬥之所以對國家政權是個問題, 就是因為它們內鬥起來導致國家內亂或內戰。 從一開始就分割削弱皇權, 比較像是解決問題本身,而非解決問題。 : 或是大臣企圖擁立某個皇族來奪權 : 我的構想是建立一個「皇族會議」作為最高決策機構 : 取代漢朝的「內廷」、唐宋的「政事堂」、明清「內閣」 : 皇帝本人主要就做為會議主席即可,權力不會太大 : 這樣排嫡長子繼承應該不會有大問題 : 皇族的收入則是按照國家財政盈餘來「分紅」 : 把國家利益和全體皇族的利益捆綁 現實中,皇(王)權的優勢就是高度集中,快速反應。 以此與相權/議會政府分權。 把它分薄並且產生堪比議會的決策制度以後, 下個問題會變成,那這個皇權憑什麼代表最高決策? 而不是反過來,直接變虛位元首制的議會制? 這個方向如果還能平衡, 那似乎必須灌輸整個家族血脈傳承都有神聖地位的前提, 最後展開起來,好像有點像種性制。 : 內部權力分配大概有幾種方式: : 1.均分股份制 : 從開國皇帝的皇子開始分,有幾個皇子就均分幾份 : 皇孫們則均分繼承他們爸爸的股份 : 即使是太子繼位,也只能分到那幾分之一的權力 : 太子的皇子們照樣均分繼承 : 缺點是傳幾代之後皇族膨脹,可能會變成股東大會的規模 : 每個人生的孩子數量不同,每次表決都票票不等值很麻煩 : 勢必需要弄出個「董事會」來精簡會議規模 分了幾次之後,皇權的價值降低, 要馬會有不顧整個皇族整體利益的自肥方案, 要馬會有人出售皇族權力給其他權力來源。 : 2.初代王董事會 : 只有開國皇帝初封的親王有權參與議事 : 好處是每個席位票票等值比較方便 : 缺點是各個分家都可能為了爭奪席位爆發繼承之爭 如果有獨立封地,鬧掰後會直接分裂成數個國家, 如果沒有,走的會像是斯巴達雙王制的更多王版本。 王的權力應該也會分得更薄,但有聯合起來翻盤的機會。 : 3.親王董事會 : 跟上面差不多一樣,但是後面皇帝的皇子可以參與議事 : 這方面給太子系一點福利,只要多生孩子長大之後就能多一點影響力 : 當然這還是無法避免各王家內部爭奪席位的問題 : 所以針對這些沒有議政權的皇族,勢必要給予其他權力 : 我目前還在猶豫該給軍權、監察權還是行政權 : 總之就是讓他們參與到國家機器中,幫助宗室掌控國家 這樣分到其他權力的人,搞不好還比議政權的有價值, 到時候努力的方向可能是,如何用議政權去弄到實際職位。 而且其實,這套就也是貴族體制的翻版吧。 這幾個方案,雖然立意是為了皇權的分配, 但似乎可以想像,他出現在一些貴族/共和體制早期的權力人士的策略選項中。 皇權/皇族,在這個意義下就只是,自己的這個大家族而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77.59.11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ummyHistory/M.1674358605.A.CE9.html
文章代碼(AID): #1ZpAzDpf (Dummy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3 之 15 篇):
文章代碼(AID): #1ZpAzDpf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