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今晚十點 公視- 我們的島 石虎之路

看板Ecophilia作者 (崧樓下的腳印)時間13年前 (2011/02/28 15:1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今晚十點 公視- 我們的島 石虎之路 預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Kbs_FyTspE
圖文詳細介紹:http://web.pts.org.tw/php/html/island/list.php?pbeno=1616  在台灣,從沒有一種動物,如此優雅神秘而難以捉摸,從沒有一種動物,如此危機四伏 而難以保護,牠是列為一級保育類的瀕危動物,石虎。雲豹和石虎是台灣僅有的兩種野生 貓科動物,當雲豹在野外幾乎銷聲匿跡,石虎會不會走向相同的命途?  石虎雖然長得像貓,但是牠身上圓形的斑點,又長又粗的尾巴,耳後兩塊獨特的白斑, 眼睛內側明顯的白色線條,都是貓咪沒有的特徵。牠夜行的習性、敏捷的身手,要在野外 見到牠,是非常困難的事。  就讀屏科大生物資源研究所的陳美汀,民國95年就投入石虎研究,剛開始完全不知道石 虎在哪裡生活,經過幾年的摸索,對石虎的痕跡才有明確的掌握。石虎棲地呈現零星分布 ,苗栗一帶是目前最容易找到石虎的地方,跟隨她的腳步,我們走進石虎的世界。  陳美汀說,石虎比較喜歡林地和草生地交界,可能是因為草生地鼠類很多,而森林提供 石虎保護,白天牠會到林地休息,晚上覓食就會跑到草生地找食物。  在一處闊葉林的稜線上,一群人低頭搜尋,不久,目標物終於出現—石虎的排遺。陳美 汀表示,目前發現,石虎喜歡在稜線高點的開闊地便便,猜測可能是要標記領域。把找到 的排遺帶回去,準備做食性和DNA分析,進一步了解石虎的生活點滴。令人意外的是,研 究石虎多年的陳美汀,還沒親眼觀察過野外石虎的生活。她說石虎真的非常不容易看到, 牠是夜行性的,視力和聽力極好,即使上無線電追蹤器追蹤牠,即使知道牠很近,還是從 來沒有在野外看過牠。  曾經,石虎廣泛的分布在台灣低海拔森林裡,扮演掠食者的角色,制衡鼠類和鳥類的數 量,現在這樣的環境大多被城市開發吞噬,苗栗山區一帶由於還保有大面積的原始林,當 地居民大多務農,成為目前石虎族群數量最多,也最穩定的地方。  石虎的研究工作才剛起步,去年年底,一場苗50線的開路危機,卻劃破了石虎家園的安 寧。  苗栗縣政府為了更便利苑裡與三義之間的交通,預計要將現有的苗50線拓寬1.8公里, 將原本2.5公尺寬的鄉道,拓寬到12公尺,而且還要新開闢2.7公里的道路,將分成東西兩 段的苗50線連結起來,規劃路線卻正好穿越火炎山自然保留區北方的低海拔原始林,也就 是石虎的重要棲地。  從過往的經驗來看,道路對石虎絕對是一大衝擊。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教 授裴家騏表示,石虎非常不喜歡道路,柏油路面都不喜歡,即使鄉間小道牠都不喜歡跨越 ,道路對牠來講是很大的障礙。  道路產生的切割效應,對石虎的族群存續不利,同時,因為這裡特殊的地質條件,許多 居民也反對開路。三義鄉民代表會秘書廖文光說,三義鄉堅決反對苗50線的開發,因為苗 50線穿越三義鄉的伯公坑,這塊土地都是礫石地,他們擔心會因為開發導致土石鬆動,遇 到豪大雨把土石都往下面沖,首當其衝的,就是三義的勝興村和西湖村。  我們和當地人沿線勘查,發現苗50線有一段路,在民國96年就已經拓寬,從2.5公尺突 然變成8公尺以上的寬度,順著路往前走,盡頭卻是林務局的保安林,成了一條斷頭公路 ,縣府為何如此施作道路?寬闊的路面上,留下一堆疑點。 翻開地圖檢視,苑裡和三義之間,已經有縣道130、121、140,橫向交通並未飽和,苗50 線拓寬與部分闢建的必要性,備受質疑。  為石虎爭空間,也為保護居民安全,許多團體在極短的時間內動員,彼此串聯,擋下苗 50線。原本不相識的團體,因為這次事件成為盟友,共同關注石虎的危機,眾志成城,苗 50線的開路威脅暫時解除,但是石虎就安全了嗎?  一月中旬,在苗栗縣一處果園附近,一隻落難石虎,右前腳被獸夾夾住無法掙脫,只能 不停舔拭傷口。雖然緊急送往屏科大急救,但是受困時間過長,狀況虛弱,沒能保住性命 ,然而牠不是唯一遇上獸夾的受苦個體。雖然苗栗有著穩定的石虎族群,但是許多居民對 石虎並不歡迎,認為牠是會偷吃雞的大害蟲,居民會用獸夾或下毒的方式,來避免損失。 居民的自衛行動,卻造成石虎的嚴重傷亡。陳美汀沉重的說,之前無線電追蹤研究的個體 ,大多遭人毒手,如果當地人不願意做保育,我們怎麼做都有限。  眼看石虎的生活越來越艱難,陳美汀把握跟當地居民交流的機會,希望傳遞保育的觀念 ,她的努力,讓曾經放獸夾抓石虎的養雞場阿伯,觀念改變,從次不再放獸夾,不過阿伯 不再抓石虎,還有另一個原因:當地的石虎數量,這幾年少了很多。  石虎因為與人們太靠近,彼此為求生存經常爆發衝突,族群趨勢顯示牠們居於下風,雖 然目前苗栗有台灣最多的石虎,但是未來能維持住嗎?為牠們爭取活路, 成為刻不容緩的重要任務。保育人士期待能將石虎棲息的核心區,劃為保護區,因為現有 的任何一個保護區,都沒有保護到石虎。裴家騏教授也提醒,苗栗一帶的淺山環境中,有 許多農地與私人土地,要劃設保護區並不容易,並且設立保護區只能固本,保護區以外的 環境也不能忽略。居民意識決定石虎的未來,要讓居民對石虎改觀,需要積極對話。  2010年底,陳美汀受邀到苗栗社區大學演講,透過『歲末話石虎』,推廣保育工作。火 炎山自然保留區管理站站長余建勳也利用例行的校園推廣機會,針對有石虎分布的山區學 校,加入石虎課程,從小紮根,希望透過小朋友,進一步影響家長。對於嚴重的獸夾問題 ,火炎山管理站也定期派出巡山員,進行清除。  石虎野外族群告急,估計全台可能不超過500隻,為了搶救這個瀕危物種,特生中心今 年將展開圈養繁殖的研究計畫。  石虎棲息的淺山環境裡,還有麝香貓、鼬獾、白鼻心、穿山甲等保育類動物棲息,過去 經常被忽略,石虎危機讓我們重新看見它的重要性。  苗50的開路危機,讓石虎再次成為焦點,走進牠的世界,才驚覺牠岌岌可危,雖然保育 人士想努力保護,面對台灣最後的野生貓科動物,我們是否來得及,給牠一條順遂的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25.241.4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25.241.41 ※ 編輯: a855341 來自: 114.25.241.41 (02/28 15:11)
文章代碼(AID): #1DQqgFTU (Ecophi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