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Vienna

看板EuropeTravel作者 (傲笑年)時間16年前 (2008/01/14 05:32), 編輯推噓1(102)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常常逛版,來貢獻一下心力好了。不過我的心得提供的資訊比較自由自在,我是說, 因為一個人旅行,想去哪就去哪,所以關於行程規畫,實在沒什麼參考價值。但如果你想 聽故事,就來看看吧!敬旅人們!   http://blog.xuite.net/toiletmei/blog/14772981 時間:2007/07 地點:Vienna 航空:華航(飛回來台灣沒多久華航就出事了XD )   七月二十三,星期一。Vienna的早晨微冷,像極了山上的天氣,小十說我在去之前的 那個禮拜,氣候上升到快四十度,整個城市被置於烤箱之內,於是我所有帶去的衣服全部 是細肩帶,一件薄短罩衫,一件運動外套。七點多起床,我的室友們都還在睡,我來到餐 廳煮了水,泡杯麥片當早餐。我不喜歡。   穿上登山鞋,今天要去的地方就是觀光客都會去的地方:Hofburg(皇宮)、 Stephansdom(史蒂芬大教堂)、Pestsäule(黑死病紀念柱」……,該逛的地方還是要 逛,不然回來台灣人家問你去了哪些地方,你只回答:Nothing special就遜掉了,不過 話說回來,Nothing is everything, isn't it?   因為人老了,所以我也忘記我「確實」逛過什麼點了,快寫下來快寫下來,我的腦漿 有限,限量是殘酷的!   第一個點就是Stephansdom,我來Vienna之前,翻過的所有旅遊書都告訴我這裡一定 要去,不去除了對不起自己對不起Vienna也對不起其他的觀光客。為什麼這座教堂這麼有 名呢?聽我娓娓道來:這座教堂正如旅遊書所推薦的,它是Vienna的代名詞,華麗且高聳 ,歷代皇帝的喪禮就是在這個舉行的。大教堂有兩座高塔:南塔及北塔,可以登高塔俯瞰 市景。暑假要去玩的時間其實恰恰就是古蹟整修的時候,外國人懂得珍惜保存他們的古蹟 作為重要的觀光資源,我也贊同這點。所以當我看到較高的南塔(137 m)在整修時並不 驚訝,也沒有多扼腕,便轉向北塔去啦! 圖說:這就是整修中的南塔,我只拍上面,下面在整修醜醜的不好看,而且它實在是大到 讓我的鏡頭塞不下。   北塔的入門券是4歐,為什麼我會記得,因為它好貴。也許是剛來這裡,還不習慣這 裡的物價,覺得花超過2歐的錢就會心疼,不過後來我就麻痺了,而且我是個「不吃好吃 的東西就會鬱悶的豬」,之後的遊記會提到我瘋狂大吃的行徑吧!   上北塔並不是用我的耐操好用金鋼腿,而是有電梯專門接送,不過電梯很古老,一次 只能容納四個人,加上操作員,其實只能容納三位觀光客。在地面層的電梯口常常是人滿 為患,因為電梯的載貨量實在是少得可憐,而且還有標示提醒這些背包客們,「千萬不可 以背著大背包進電梯」,喔!大背包在此就個台灣的寵物一樣,都被拒絕在門外了。跟我 一起搭電搭上塔的是一對夫婦,說著德語,可能是本國人,也有可能是鄰近的德國人或瑞 士人。出電梯之後,還要走一小段樓梯才能重見天日,樓梯非常地窄,對於我這個嬌小的 亞洲女生來說,剛剛好,但我想到我後頭的那位先生有點洪金寶,我就很怕他卡在那裡動 彈不得。   看著旅遊書上寫著:「北塔最著名的是普梅林大鐘」,當你在塔頂看到那口所謂的「 大鐘」時,你絕對不會覺得那4歐元花得甘願,因為它被幽禁在一個你看不是很清楚的地 方。若不是旅遊書介紹了它的歷史價值(它是利用土耳其軍隊遺留的大砲鑄造而成的), 我真的不知道它對一個觀光客而言還有什麼意義?   北塔才60公尺,比起南塔整整矮了一截,因為當時蓋到一半錢就不夠了(好笑吧!) ,所以就是現今的模樣了,本來它計畫要與南塔配對的。從北塔可以看到教堂屋頂的雙頭 鷲圖案,它是哈布斯堡家旅的家徽,它非常地大。不過後來小十跟我說她也有上去北塔, 但沒注意到有雙頭鷲的圖案,看到我的照片後覺得很可惜。那我以後再陪妳去一趟,妳說 好不好,寶貝。   出了教堂,想跟教堂合拍一張照片,此時就是在考驗獨身旅行者的搭訕技術了。由於 種種的不堪回憶,大部分的時候我都選擇「自拍」,所謂自己並不是只有一顆大頭的那種 ,而是找個支架(我連垃圾桶都可以用),把相機放在上頭,按下十秒自拍模式,在約第 六秒的時候走到定點,展開笑容,一張美美的照片就完成了。不過有幾個難題要克服:一 是不要考慮外國人對你「好奇」的眼神,我常在自拍時引來圍觀者!還有人乾脆在我拍到 一半拿起我擱在柱子上的相機,好心的問我:「要不要幫你拍?」;二是要有重拍的打算 ,最常遇到的狀況是不知情的人,在快門咔嚓的那一刻,硬生生擋在妳的微笑和鏡頭之間 ,不然就是喬半天都拍不好,不是逆光就是對焦對不到。但這種事一回生二回熟,現在的 技術已經算不錯了。   為什麼不找大多西方遊客拍照的技術實在是很讓人心寒,往往不是缺一半的頭就是腳 不見了,不然就是有建築沒人、有人沒建築,後來試過在請人家幫忙前,跟他「仔細」地 講解我大概想怎麼拍,但不知道是不是我的英文太差,總之跟他說:「我想跟城堡合照, 請幫我拍一張照好嗎?我要……」,得到的結果還是我人一只,沒有城堡。   後來我得到一個結論:請亞洲旅客幫忙拍照!我相信各位台灣同胞們常常在拍照,有 空就拍沒空也拍,拍照技術是不可一日而語!所以我現在請人拍照都還會挑一下。這次請 了一位看起來跟我比較相近的旅客幫我拍,看他往後退,拍的時候蹲下去我就知道我找對 人了!沒錯沒錯,拍這種高聳的建築與人的合照就是要「蹲下去」啊!通常拍完照後,如 果對方也是一個人,我也會問他要不要也幫他拍,大家互惠一下嘛!他也很大方地說:「 好啊!」,我幫他拍了幾張照片,任君挑選,然後就開心地道別了。   在Vienna的街頭常常可以看見一些裝「古裝」發傳單或兜售音樂會票券的年輕人,路 上的遊客如果來Vienna想聽一場音樂會的話是極為容易的事,在這裡,天天都有音樂會, 就看你有沒有這番閒情囉!   於是,我背著我的中背包,來到莫札特的故居。Mozart出生在Salzburg,於1784 年至87年居住在位於史蒂芬大教堂後方的公寓裡,他的代表作《費加洛的婚禮》便是於 此完成。參觀這座紀念館花了我7歐元,一樣覺得貴得不可思議(尤其跟後來的捷克之旅 相比)。館示展示的東西很硬,若不是看到彈過鋼琴的份上,我想我會跟這個人無緣到底 。我一直記得一段對話:   ”Do you know him?”   ”No, I just heard about him.”   在Vienna的街道上亂逛,看到書上附近有點就去看一下,Ankeruhr(安卡時鐘)、 Pestsuäule(黑死病紀念柱)、Peterskirche(彼得教堂)就在這樣愜意的心情下逛完 了。這次來Austria,不再是第一次到歐洲的好奇寶寶了,而是可以依自己的喜好挑選想 去的地方,想到上次的「教堂」、「城堡」、「宮殿」三重奏,這次參觀的地方就多樣性 得多。   接下來的地點,是看到書就很想去的Ruprechtskirche(魯普露特教堂),雖然我已 經脫離了「教堂迷」的年紀了,但這座教堂與其他教堂不同之處,是因為它的樸實,「周 圍被樹林圍繞、爬滿蔓藤鐘塔」的一座教堂。在路上迷了一下小路,雖然我是很享受這種 亂走的快感,但我查閱它開放的時間,到的時候才發現它只有上午才開放,傻在門口的我 ,決定賴著不走。這座教堂真是有夠隱密,雖然就位於多瑙運河旁,但正如書上所述:周 圍盡是樹林,加上以石頭砌成,並無任何粉刷,因此透出一種與眾不同的氣質。一旁的咖 啡店外擺出的桌椅,是悠閒的人們啜飲咖啡的最佳地點,抬頭一望,一扇窗邊爬了一隻貓 ,於是我拿出我的相機,攝下這靜謐的一刻。   跟小十約六點在U6的Nuβdorfer Str.站見面,時候不早,回到Hostel拿行李,打了 一通電話check out,順利地在六點到達約定的地方。但是左等右等等不到小十,心裡的 滋味可真是七上八下到爆炸,很怕小十忘了來接我,而我又不可能一直等在這裡,沒手機 聯絡真不方便,反正心裡murmur超久的,十小終於出現了!真是痛哭流淚,謝主隆恩啊! 到小十的宿舍放下行李之後,「馬上」開始今夜的活動!   今天在小十宿舍附近的一家pub,有免費的調酒可以喝,時間限定在八點到九點的一 個小時內。pub裡面滿滿的都是維也納醫藥大學的交換學生們,很多不同國籍的人聚在這 裡,大家用英文交談。不過說實在的,我跟他們聊不大起來,不知道為什麼,總覺得少了 些什麼。喝了兩杯調酒,我們便前往Rathaus(市政廳)聽音樂會。路上經過Universität Wien(維也納大學),兩個女生忍不住進去看看。維也納大學在1365年創立,是德語圈最 古老的大學,該校截至目前為止,已經孕育出12位諾貝爾獎得主。我們看著那些半身像, 好奇著這些人有過怎樣的功蹟才得以名流萬世。校園景色十分優美,雖然天色已微暗,但 仍清楚地感覺到這是一座很有氣質的大學。   來到市政廳廣場,就被超大螢幕給嚇傻了,那可真是壯觀啊!今天的曲目是莫札特和 布拉姆斯的曲子,我忘了是那個交響樂團的演出了,反正在戶外用超大螢幕看的感覺就是 只有一個爽字了得!看到廣場擠滿了人,什麼人都有,男女老幼、攜老扶少來參加的一堆 。我忘了聽多久了,總之,結束後竟然開始餓了起來。   市政廳前面有很多攤販,有點像是台灣的夜市或是校慶時擺的攤,都是賣吃的,小十 一一為我介紹當地的食物,雖然價錢有點貴,我還是掏出我的錢包,買了! 圖說:這一盤烤肉要價6歐,不過超級好吃的啦!肉質鮮嫩多汁,醬也非常搭,這是我吃 過最棒的烤肉了!讚!   回到宿舍已經是十一點了。其實我累翻了(現在也是,已經凌晨五點了),就此打住 吧! ps 小十是我朋友,去年暑假在Vienna當暑期交換生,因為我很窮,就去借住她宿舍的…   地板了。地板是我的好朋友,大背包和睡袋也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4.50.178 ※ 編輯: toiletmei 來自: 59.104.50.178 (01/14 05:32)

01/14 16:20, , 1F
西方人的拍照技術我也領教過 >"<
01/14 16:20, 1F

01/14 16:21, , 2F
寬廣的風景他們卻超愛用直的方向取景 好奇怪
01/14 16:21, 2F

01/14 16:44, , 3F
對他們來說裡面的人比較重要,風景都很隨意....0rz
01/14 16:44, 3F
文章代碼(AID): #17YeDWqO (EuropeTr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