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高考二級經建行政兩岸組口試心得

看板Examination作者 ( 靈)時間11年前 (2012/12/13 15:51), 編輯推噓4(402)
留言6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上一篇已分享過準備高考二級筆試的讀書過程,這一篇則分享第二階段的口試準備及 口試過程。 成績 筆試科目成績 60.9 (錄取標準 54.7) 第二試口試成績 84.33 總成績 65.59 (錄取標準 61.81) 由於高考二級的口試流程已有版友分享,因形式大同小異,在這邊就不贅述, 可參考熱心版友的分享。以下主要分享口試準備過程及答題方式供大家參考。 一、口試準備過程 1.經建兩岸組的口試是八取四,雖然我的筆試分數較高,但參考分數級距後第一名 和第八名差距約六分,換言之每位口試者的分數差距大約都只差一分以內,筆試 分數並未大幅拉開的情況下,心想口試還是盡量做充分準備,以求能穩定上榜。 2.高二的口試準備時間有兩個禮拜,我放下正在準備的年底地特,這兩個禮拜 幾乎都以準備口試的東西為主。我的準備內容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份是自我介紹, 包括學經歷、專長興趣、參與活動、生涯規劃, 此外並準備報考動機、想好自己的優勢與能力等。 第二部分是專業問題的準備,這部分是準備內容最多的部分,包括政策面、 時事面與業務面。政策面是將經濟部目前正在推動的政策做一瞭解,包括經濟 動能推升方案、三業四化產業政策、促進台商回台投資政策、出口策略、 台灣融入區域經濟整合現況與政策推動、投資保障協議、兩岸產業搭橋專案等等。 時事面包括近兩個月的時事以及近兩三年的熱門議題,包括台灣出口今年連續衰退、 今年GDP保一問題、陸資來台投資鬆綁問題、HTC與蘋果專利問題、張忠謀批評台灣 匯率政策、友達高層員工離職涉嫌洩密案,經濟部推營業秘密法草案、中共十八大 後對台灣經濟影響、ECFA相關議題、中日韓三國FTA談判啟動,台灣與其他國家簽署 ECA問題等等。 業務面則是針對高二經建的四個職缺,先上網站瞭解單位的業務內容,經濟部中央 的職缺就著重在經濟部目前推行的政策,經濟部標檢局的業務則可以跟兩岸產業 合作連結在一起,地方政府經發局就著重在招商業務的推動,另外兩岸協議跟經濟部 業務相關的也有特別注意。 第三部分是公務機關體系相關問題的準備。例如公務人員應具備特質、與長官或同事 衝突如何處理、如何執行涉及跨部會層級的業務等情境模擬式的問題。 後來參加口試後,發現口委們較為著重的是這一部分的問題回答,這種情境模擬類型 的題目問了四題之多,是往後考生可多加注意準備的地方。 3.準備口試一開始,我也是先從國考版前人的口試分享找準備題目的方向,加以蒐集 時事與政策,前後大概列出二十幾題的題目自我模擬回答。 4.我的自我介紹有先擬稿並計時練習,這次的自我介紹規定時間是三分鐘以內, 我是建議大家可準備三分鐘左右的版本,並練習藉由調整快慢增為三分半或減為 兩分半,如此不論上場時規定三分鐘內或四分鐘內完成自我介紹都可應用。我事前 是猜想不太可能讓一個人花五分鐘講自我介紹,口委也會聽到累,因此並未特別準備 更長版本的自我介紹。 5.我在口試前有找親朋好友們進行模擬面試,可消除臨場緊張感,也可聽聽他人的 意見指正。 二、口試題目 1.自我介紹(3 min) 2.台商目前在大陸經營及設廠遭遇到一些問題,若你身為部門員工,如何協助台商解決問題? 3.若部門遭遇勞役不均的問題,某單位業務量特別多,某單位總是比較閒,引發某些部門同仁的抱怨,你該如何處理? 4.當你代表所屬單位去外面開會,會議現場其他部門對本單位所推動的政策有所誤解,甚至當場進行批評,如何處理? 5.假設你帶隊進行一場有關兩岸協議的談判,談判中雙方立場有許多不一致,甚至開會當天至現場,發現對方無人出席的情況,如何處理? 6.如何處理有關跨部門議題的業務?ex經濟部的促進投資政策與環保署的環境保護立場有所扞格 三、回答過程 以下提供一些答題的建議,版友可根據自身狀況及現場情況做運用。 1.除了自我介紹外,口委的問題我大致上都會採用條列式回答。 口試桌上備有紙筆,且每一題輪流回答,因此除非你是第一位回答的人,否則 都有時間聽別人回答並想自己的回答答案。我會用紙筆記下要條列式回答的關鍵字 ,通常會把答案分成三點或四點做回答,分點講完後最好能再做個兩三句話的小結, 可讓回答更為完整。 2.就算沒有小結,回答完畢最好可以加上一句「以上是我的回答,謝謝」,或是 一句類似ending的話語,讓大家知道你已經回答完畢了,可讓回答更為流暢, 不會突然停頓住而口委不知道你已經講完了。 3.每個人都有詞窮的時候,當突然詞窮頓住時請別過於緊張而沈默太久,善用語助詞或 話語填補空白,比方說「這個部分來說…」、「因此…、所以我認為…」等等都可以, 當然語助詞也不可全場使用過於頻繁。只是同場有人可能過度緊張,講到一半突然 沈默了超過五秒鐘,當時真為他捏了一把冷汗。 4.每一題回答完一輪之後,口委都會問有沒有人要再做補充說明,我們這場只有一題 有一位做了補充,我認為可以選擇一題適時做補充,主要是可以表達你對這場面試的 積極態度,但若大家補充的意願不高,就不需要每題都強做補充,免得變成太過突顯 的狀態。 5.本場口試委員們只有提問,但不會針對你的回答再行提問,一題答完就換下一人答。 且雖為集體口試,同場可以立即比較四人優劣,但口委並不會針對哪一位多問或少問, 幾乎是一律平等回答。 我認為這種場面應是求表現的「穩定」最重要,答題時流暢、穩定、自信、有架構有內容 ,若基本的準備功課有做足,答題時穩定應答即可,應不必再刻意求現場要有突出表現。 6.由於口試中,模擬未來工作上遭遇某些狀況如何處理的問題滿多的,建議準備口試的 同學們可多瞭解一下依法行政、行政倫理、政策溝通、公務人員如何兼顧法理情等內涵, 作為之後的準備方向。 最後,在上一篇的分享中,有人提到高考經建和高考二級經建兩岸組哪個較好準備的 問題,以我的經驗來說,高考筆試要考八科,高二筆試考六科,單就準備筆試來說, 準備高考其實需要花上更多時間。我從今年二月到七月邊工作邊唸書,補習只補兩科, 到考前還是無法完整唸完一輪,我是統計與商事法這兩科要重頭學過,統計這科目跟 經濟學一樣必須要打基礎,很難在兩三個月內就可以從沒有基礎到可以上考場的程度。 相對而言,如果同樣是經濟背景的人去考高二經建兩岸組,有兩科兩岸的科目必須重頭 唸過,但「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與「兩岸產業經濟研究」這兩個科 目不需要理論基礎,在不補習的前提下,時間是花在蒐集資料、整理資料及整理出 重點筆記,相較之下,我認為是較能「短期速成」的科目。 不過要達到「速成」的地步,必須要下一些功夫,首先是有沒有找到對的考試參考 資料,以及找到之後如何去蕪存菁、理出重點的整理過程,這需要一些對時事、 議題及政治的敏感度,以及你能找到重點的判斷能力。 敏感度及判斷能力可以從幾個方面得來,以下是我想到的方式, 也很適合用在準備口試上,也許其他人有不同的方法,方法沒有好壞, 只是給大家參考,以便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 第一是多看新聞。第二是和相關領域的朋友聊天或請教,例如唸過大陸所的同學、 在政治圈的朋友、產業界的朋友、可以聊政治聊經濟的朋友,準備口試時請教有 sense朋友的意見,也是挺有幫助的。 第三,看財經雜誌,去圖書館翻翻天下、商周、財訊,他會告訴你這一兩個月的熱門 議題是什麼。 在此預祝大家都能金榜題名,完成自己的夢想!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75.98.81.227

12/13 16:00, , 1F
推好文,非常詳細且實用!
12/13 16:00, 1F

12/13 19:29, , 2F
好用心的準備喔 上榜實至名歸
12/13 19:29, 2F

12/13 19:49, , 3F
恭喜上榜~~~受訓見啦XD
12/13 19:49, 3F

12/13 22:23, , 4F
推~原po是高手^^ 恭喜你
12/13 22:23, 4F

12/14 00:41, , 5F
最後補充,推薦龍山寺文昌帝君,筆試和口試前都在那拜的
12/14 00:41, 5F

12/14 00:43, , 6F
該準備都準備了之後,去誠心祈求,有安定心靈的效果^^
12/14 00:43, 6F
文章代碼(AID): #1GoOa2Fr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