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操體能 女兵嘆「不把我們當女生」
我們今日的戰爭,打到什麼程度會跟體能有最大的關係?
拿美軍這次攻擊伊拉克為例吧,我們可以看一下以下這篇新聞:
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zhuanti/311464.htm
「美軍大規模的使用精確制導武器」
「前線指揮官部署指揮所依賴的軍用地圖、鉛筆和電臺,
已經被今天的滑鼠和能實時顯示戰場動態的電腦液晶螢幕所取代。」
「高科技在伊拉克戰爭中的優勢並不是體現在那些“聰明炸彈”和更強大的裝甲部隊上,
而是體現在整個指揮控制通信和情報(C3I)的有效整合和發揮最大功能上。在高科技的
支援下,美軍無人偵察機、間諜飛機和偵察衛星能夠24小時不間斷地向後方的指揮部發
送實時的戰場態勢圖像和情報。」
「自南北戰爭以來,美軍的作戰目的都是旨在摧毀敵方的城市、經濟和人口等抵抗能力的
總體戰模式;而到了今天,美軍所要達到的作戰目標變成了消滅薩達姆政權的統治能力
,以及消滅伊拉克軍隊的戰鬥願望。」
「而巴格達之戰也與美軍以往進攻並佔領敵國首都的傳統模式不同,美軍現在不需要控制
巴格達的所有地區,也不需要逐個街區地與守城伊軍展開巷戰。」
「當時認為,只有依靠軍隊的高機動性和強大火力,在最短時間擊潰敵軍,才能實現“震
懾”的結果。可到了2003年的今天,美軍發現,只要通過高科技的威懾作用,“讓敵方
認識到自己的絕望局勢”,同樣可以以較小代價實現摧毀敵軍戰鬥意志的目的。」
由以上所摘要的新聞,可以看到嶄新戰爭型態的趨勢:
無人偵測或戰鬥取代真人作戰、
以消滅統治能力及戰鬥意願取代消滅抵抗能力的總體戰、
以控制少數重要地區取代地毯式的佔領、
以威嚇取代實質作戰。
以上嶄新的作戰型態在在都顯示了未來的戰爭趨勢,
均減少了實際與敵人接觸的層面,而以掌控重要的地區為主。
(這樣的戰爭策略其實還蠻熟悉的,在中國的計略書上都有呢)
而當我們減少了與敵人的接觸,減少了肉搏戰時,
體能真的還是身為一個軍人最重要的要求嗎?
當然,你可以說我們國家沒有那麼強的科技能力,
那我們應該加強的不是科技力嗎?
我們為什麼要求體能?
體能可以彌補科技力的不足嗎?
這個問題像是在問刀子是不是可以打贏槍砲,
而我想答案或許在歐洲大舉對美洲、非洲移民時就昭然若揭了。
當然,我們國家的確在以前成功的以較弱的科技力,打贏敵方。
只是我們付出的是我們國家的經濟、人民,換取一場勝利。
此時此刻,我們的國家是否可以付得起這樣的代價?
如果這是體能要求的真意,今非昔比,我想這樣的戰爭我們今日也必輸無疑。
另外一個爭辯點是,磨練體能可以砥礪堅強的意志。
堅強的意志什麼時候會有用?嚴刑拷打的時候?勝利無望的時候?
這似乎都不是勝利之道吧。
嚴刑拷打要的是information,
我想今日科技不需嚴刑也可以得到軍事重鎮或行軍的資訊。
(偵察衛星跟無人偵察機就是用在這種時候的)
勝利無望的時候,我想那也只能當烈士了,
我想如果我們打贏了,你會在忠烈祠的,不過,要打贏。
現在的軍事戰爭早已由肉搏戰轉為科技戰,
台灣要不採用肉搏戰,要不採用科技戰。
採用肉搏戰在採用科技戰的對方面前,我想並沒有勝算可言。
採用科技戰時,我們真的還需要那麼多體能的要求嗎?
--
嘴唇還沒張開來 已經互相傷害 約會不曾定下來 已不想期待
電話還沒掛起來 感情已經腐壞 恨不得你是隻蝴蝶 來得快也去得快
給我一雙手對你倚賴 給我一雙眼看你離開 就像蝴蝶飛不過滄海 沒有誰忍心責怪
給我一剎那對你寵愛 給我一輩子送你離開 等不到天亮美夢就醒來 我們都自由自在
回憶還沒變黑白 已經置身事外 承諾不曾說出來 關係已不在
眼淚還沒掉下來 已經忘了感慨 就像一碗熱湯的關懷 不可能隨身攜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8.37.64
推
03/26 00:14, , 1F
03/26 00:14, 1F
推
03/26 00:14, , 2F
03/26 00:14, 2F
→
03/26 00:14, , 3F
03/26 00:14, 3F
→
03/26 00:15, , 4F
03/26 00:15, 4F
→
03/26 00:17, , 5F
03/26 00:17, 5F
推
03/26 00:17, , 6F
03/26 00:17, 6F
推
03/26 00:19, , 7F
03/26 00:19, 7F
→
03/26 00:23, , 8F
03/26 00:23, 8F
推
03/26 00:29, , 9F
03/26 00:29, 9F
→
03/26 00:32, , 10F
03/26 00:32, 10F
→
03/26 00:32, , 11F
03/26 00:32, 11F
→
03/26 01:18, , 12F
03/26 01:18, 12F
→
03/26 01:32, , 13F
03/26 01:32, 13F
→
03/26 01:32, , 14F
03/26 01:32, 14F
推
03/26 01:33, , 15F
03/26 01:33, 15F
→
03/26 01:34, , 16F
03/26 01:34, 16F
→
03/26 01:35, , 17F
03/26 01:35, 17F
→
03/26 01:36, , 18F
03/26 01:36, 18F
→
03/26 01:51, , 19F
03/26 01:51, 19F
→
03/26 01:52, , 20F
03/26 01:52, 20F
→
03/26 01:52, , 21F
03/26 01:52, 21F
→
03/26 01:54, , 22F
03/26 01:54, 22F
推
03/26 09:52, , 23F
03/26 09:52, 23F
推
03/26 09:54, , 24F
03/26 09:54, 24F
推
03/26 09:54, , 25F
03/26 09:54, 25F
推
03/26 10:39, , 26F
03/26 10:39, 26F
→
03/26 10:40, , 27F
03/26 10:40, 27F
→
03/26 10:56, , 28F
03/26 10:56, 28F
→
03/26 10:57, , 29F
03/26 10:57, 29F
→
03/26 13:24, , 30F
03/26 13:24, 30F
推
04/12 13:58, , 31F
04/12 13:58, 31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5 之 13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