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另一個和平/渦堤孩/三十歲的女人/快 …

看板Fiction作者 (洋洋)時間13年前 (2011/08/05 23:0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約翰.諾理斯(John Knowles)的《另一個和平》(A Separate Pease) ,精采之至的青少年成長故事,深厚的友誼蘊含複雜的情感與掙扎, 崇拜進而渴望取代,終至內疚不安;一場跳水意外大篇幅拉扯出信任 /猜忌/迷失/栽贓/究責/訕笑/歧視/幻滅/恐懼……等考驗。 作者描寫心理層面極其細膩,反戰立場更是濃烈深刻,亂世中渴望簡 單生活的美好,文字深探主角的內心世界,歷經動盪的劇變而無奈徬 徨,感同身受的無限慨嘆。 -- 福溝(Friedrich Fouque)的《渦堤孩》(Undine),非常喜歡這個精采 的奇幻愛情故事,徐志摩的譯本滿滿中國味,變心轉而再婚的情節恰 如他的人生。 共死的結局淒美動人,看似狠心,實則痛心;不愛是如此充滿遺憾的 自私決定,愛又那麼惱人難尋──真心相愛繼而白頭偕老便顯得可貴 可敬。 -- 巴爾札克(Honoré de Balzac)的《三十歲的女人》(La Femme de trente ans)。 精采的成名作,雖則描寫女主角(與兩個女兒)追求真愛而不顧一切的 自主與決心,但下場同樣悲涼,前衛卻又歸於傳統,難免遺憾;經典 文學裏逃脫婚姻與家庭束縛的女人總會招致災難──許是迎合民風保 守的舊社會,背德者必有報應。 可惜我終究是現代人,多希望那些勇於為愛私奔的女人永遠幸福。 -- 卡繆(Albert Camus)的《快樂的死》(La mort heureuse, A Happy Death) ,景物描繪細微,第一部〈自然的死〉朦朧卻深刻,隱約的血腥增添 想像空間,可惜第二部〈自覺的死〉人物過多,模糊焦點而不知所云 ,但極認同主角禁慾後的那種快樂驚奇,清靜的人生盡頭,陪伴顯得 純粹無邪,與性無涉之美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4.8.138.232 ※ 編輯: fred1010 來自: 124.8.144.216 (08/06 12:56)
文章代碼(AID): #1EF0SdtM (Fi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