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那些啟蒙我的電影們。(李明璁)

看板Film-Club作者 (boiwn)時間13年前 (2010/09/20 06:1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15 (看更多)
(兩篇一起回) 沒錯,我也覺得我們談的是不同的事 我前一篇有說,我覺得你們的擔心跟這篇文章想講的不一樣 很爛的例子: a在講吃肉的享受 b在講屠宰業的諸多問題 好像指著美食專欄大罵說你們這些吃頂級牛排的人完全否定動物權 也許我誤會了 不過目前看起來真的是這種感覺 要談(美國)電影如何鋪天蓋地地灌輸特定價值觀當然可以 但要說某些人認為這樣很好,斷章取義是不夠的 我以為癥結是對原文脈絡中的「敘事是人們建構自我的本能」有點誤解 我想人家從頭到尾沒有那個意思 你們去問詹李關於電影文化霸權的想法 也許他們也談的很好 從後設觀點去看一個給定的敘事 是後天的,沒有普遍性 是用個人的價值觀、現有的經驗與知識去評估 這不是啟蒙,也不是敘事 但是在看電影的時候入戲激動了感動了思考了甚至在心靈狀態發生某種程度的改變 是普世的經驗 而一個人是否意識到電影中的文化符碼 並不必然影響個人對於敘事線的感受 一個人沒有能力從後設角度來批判這些事情 不代表他沒有敘事的本能 例如看周星馳的電影無論是否覺得某些笑料不舒服 還是可能得到類似的效果例如很多人對東西遊記的評價 : 我知道 Cue雜誌的讀者 本來就都有一定的目標客群 : 我想看的人應該有一半以上都可以認知到我們上述討論的問題 : 且產生的反應可能很多都是第一類 就是會產生衝擊造成所謂的啟蒙 : 但是其他的人呢? : 我想說的事情是 : 有很多想法 是根深蒂固在觀者心中的 : 順著您所說 電影也不完全可以決定人的想法 : 因此我想 這時候電影要推翻這些已經在觀著心中定了調的價值也不容易 : 畢竟人本來就有喜歡尋找與自己信仰價值類似意見的傾向 只要有斷裂啟蒙就可能發生 從自我的敘事跳進電影中的敘事 與另一種經驗接觸(即便是被製造出來的假經驗) 就可能產生斷裂 這種不一致可能促發人思考平常不會去想的事 但人要先能入戲,入戲是敘事動物的本能 而人後天學習的越多越不容易入戲 (例如在看廖添丁的時候在想劫富濟貧是不實際的事、 看007的時候想著最好是開兩槍就大爆炸啦) 人的自我越堅固越是要意識型態能接受的角色才能進行投射才能入戲去跟隨角色經驗 但這些並不否定敘事是人的本能 只要遇到對的電影就可能發生 詹可能看了上千部的電影也就指個幾部對他有深刻影響的出來 也許他所列出的電影充斥著濃濃的特定階級品味 也不代表別人就不會從對自身來說對的電影當中得到一些什麼 例如小學課堂上放的螢火蟲之墓 我想不需要什麼多了不起的見識都能感同身受 : 學術一點的用語 就是人傾向歸因 : 而作為原作本來就稱為重要的媒介 : 電影可以幫助人產生False-Consensus的錯誤歸因方式 : 也就是透過自己的成見,誇大他人、文本、甚至這邊的電影中所表述的意見 : 來加強自己的成見 : (from李明聰教授 社會心理學課程內容) : 也就是透過從電影中觀看到的文本或是符號來替自己所信仰的價值作加強 : 而我必須說 如果不是因為我上了大學幸運受到良好教育 : 我根本就不知道原來人有這樣喜歡作假共識歸因的特質 : 在這之前 看電影時 或許我根本就沒有想過這件事情 就算沒想過,也不代表在這之前就不會有啟蒙你的電影 只是對每一個時期的自我來說可以引發的電影不一樣而已 : 所以在這之前 我想大多時候 我看電影 應該都是走第二類路線 : 好的電影大多是因為他們順應到我所相信的 : 而只要他和我所信仰的價值有衝撞 我就會覺得該部電影難看至極 我不覺得第一類和第二類有什麼本質上的不同 只是入戲的程度不同而已 : 因為還沒滿十八歲所以我拜託我媽和我一起去看徐四金的小說翻拍成的電影香水 : 怕我外婆無聊我就也邀請他和我們一起去看 : 我看完後很震撼 : 我媽不以為然覺得小說比較好 : 但我外婆的反應是:天阿他們最後脫光光一堆人好可怕 : 後來我外婆跟我說他從來沒有看過這樣的電影 他覺得很不好 : 因為我外婆習慣的電影 : 更多會是好萊塢那種 具有強烈商業性質 : 具有強烈文化霸權性質 具有強烈父權體系性質的東西阿! 雖然你們的反應都不同,但我大膽猜測香水不會對你們之中任一個人的自我造成影響 (不是故意鬧,而是你說的東西是另一個東西) : 大多數好萊塢的電影 : 舉例來說: : 蝙蝠俠超人蜘蛛人男主角都要是男的 : 貓女古墓奇兵惡靈古堡女主角就算是女的也要是個豐滿大辣妹裙子好短上衣好多洞 : 情人眼裡出西施 胖的就要是女的 不會是男的 : 魔戒可以出發旅行的都是男的 這部電影裡能被記住的女生都是正妹 : 慾望城市一二不知道有無三 看似強調女人本身 但最後他們都還是想要找到自己的Mr. Big : 周星馳的電影裡一再醜化同性戀 醜化穿女裝的男生 : 妳要我相信這些東西 沒有主流的價值 : 我想真的是毫無說服力 : 重點是 會讀Cue雜誌 會覺得自己有反思能力的人 : 我想很多的很多 應該都不屑看這種電影吧 : 所以當然我們可以說我們看的東西很多導演都是很有料加諸電影很多他自己的想法 : 但會看這些東西的人呢? : 博君一笑得同時 : 他們真的能看出這些文化符號背後的權力關係嗎? 同前,就算看不出來,也不代表該人沒有敘事能力、就不能從電影中得到什麼 相反的看不出權力關係的人反而更容易去入戲 例如確實有人會從看慾望城市中體會到女生可以過自主的生活 電影再製刻板印象是另外一個問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9.66.8 ※ 編輯: boiwn 來自: 114.39.66.8 (09/20 06:22)
文章代碼(AID): #1CbemgM7 (Film-Club)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1 之 15 篇):
文章代碼(AID): #1CbemgM7 (Film-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