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oBravo in 楊仕 簡單聽感

看板Headphone作者 (ㄌㄌㄎ替代役:仙人掌花)時間5年前 (2018/10/21 23:57), 5年前編輯推噓13(13010)
留言23則, 16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網頁好讀版支援: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540137472.A.98E.html 在台南有楊仕真的是超幸福的啊,能聽到這種小規模高規格的試聽場次,感恩讚嘆 周六當天算是沒有特別準備之下簡單帶著訊源(跟記憶卡)前往,一進門就被老闆喊 「欸你好久沒來了喔!」 掐指一算,從MSB系統/HD820聯合展出那次之後好像只去過一次,確實不怎麼勤 那是因為窮啊!怕燒啊!!!我在心中如此嘶吼著 以下大致分為三個部分 1. 試聽曲目介紹 2. 入耳式型號感想 3. 耳罩式型號感想 那麼事不宜遲, 這次在曲目上沒有準備太多,因為還是一樣只聽自己的音樂所以要copy到老闆MacBook中 總共只挑了三張專輯,全數都是交響樂團/室內樂團 為了測試中大編制時的氣勢展現,挑選了這張,Manfred Honeck指揮與匹茲堡交響樂團的 貝多芬第三號交響曲 與 理查史特勞斯第一號法國號協奏曲 (24-192) https://i.imgur.com/Z72otv8.jpg
簡單試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i0Cc3WbtNg
說真的,這張真的大推。 雖然嚴格來說貝三並不算真正的大編制,但個人認為許多部份由於情感豐沛、各聲部爭相 表現,因此在檢視耳機動態收放以及樂器分離度方面很適合 我所選用的是第一樂章 史特勞斯的法國號協奏曲Honeck的指揮之下無比悠揚,提供了與一般小號不同的銅管樂 器體驗,聽來壓力比貝多芬稍低,是十分愉快愜意的 我所選用的是第三樂章 再來,為了測試弦樂團與小提琴獨奏的線條/情感拿捏,還是選了經典的Accardo 這張是2018年由柏林Deutsche Grammophon GmbH錄音室重新混音、擷取自Accardo七零年代 經典時期錄音的remaster版本 (24-96) https://i.imgur.com/o8BdXPL.jpg
帕格尼尼的創作無論是難度或者美感都自成一格,令人難以忘懷。演奏技巧要高超到完全 爐火純青才有餘裕投入情感,更遑論個人特色。我想Accrado的這一系列錄音不證自明了 我所選用的是第四號小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 中後段(約13:00)獨奏的部分(以及尾聲) 最後為了測試系統在柔和音樂下的美感,我選擇野見祐二的貓的報恩原聲帶 (24-96,雖然應該是硬升頻上去的) https://i.imgur.com/XtlVmli.jpg
能被吉卜力工作室選上的作曲家絕對不會是泛泛之輩,而野見祐二曾有兩度替該社作品譜 曲。他是我個人非常崇拜的日本中生代作曲家,特長是直接以樂團思維進行創作,而非當 代流行的鋼琴本位 我所選用的是曲目4的猫とお話,當中大量使用了野見最愛用的木管樂器,以及豎琴,同時 也是吉卜力工作室精選輯中少數能與宮崎駿作品並列的曲目之一 https://youtu.be/zbDQyBc80U8
接著首先談一下入耳式型號的聽感 其實我對型號的意象不是很有 (他們家的型號實在太難記了= = ) 印象中應該是有聽到其中一支erib、eamt-1c以及尊爵不凡的eamt-0-x-cu 實話實說,顯示出來的聲音完全不對我的胃口。 首先試聽的25K左右型號在低頻方面鬆軟無力,高音一片迷濛 接著第二款盡管在低頻以及中頻之間的協調性找回來了,高音弦樂團的表現仍然令人皺眉 最後趁著耳罩試聽(見後)的空檔用Playback Merlot/Phatlab Phantom系統試了試阻抗高達 150多歐姆的eamt-0-x-cu,終於出現讓我願意耐下性子仔細試聽的聲音 由於中途慢慢轉向耳罩,因此入耳式已經很久沒有在市場上涉獵,印象中仔細聽過的旗艦 款式大概只有IE800S、T8ie、UE 18 Pro、UE RR、TG 334/335 以及我本身擁有的SE846 (Xelento、KSE1500僅有一面之緣,AKG系列與眾家客製耳機則未曾謀面) 我從來沒在萬元以上的入耳式耳機聽過如此令人失望的高頻表現 這讓我格外傷心,因為David老闆在場極力推崇的,就是他們自家研發、生產的氣動式高音 單體 當聆聽帕格尼尼的第四號小提琴協奏曲時,首席的獨奏其實是沒有問題的,在觸弦質感以及 高音震顫、泛音方面聽得出AMT發聲優勢,延伸是很有識別性的 然而一旦進入弦樂的部分時真的只能以慘不忍睹來形容。所有樂器的聲音全部都難以分辨 ,此外還有種隔層紗的感受。起初我以為是因為產品定位的原因導致,但當我一路聽到了最 頂端的eamt-0-x-cu時,確信了這就是oBravo在入耳式的調音 入耳系列的聲音落差距大到我在現場陷入一陣木耳恐慌中,深怕有問題的是自己的耳朵。但 當我回想起以往在動圈旗艦裡所聽到的聲音,實在很難讓我相信兩者同時都是好聲音 所幸事情在耳罩式型號上有了令人愉快的轉折 由於先前年初在店裡被Phatlab的Sassy隨身管擴毒到不要不要的,因此這次看到Phantom系 統動態展出自然是喜出望外,對隔壁價格高上數節的MSB系統還是提不起興趣 耳罩展示僅有兩款,是相同單體的HAMT-1 Plus以及HAMT-Signature,兩者最大差異在於調 音電容的使用在等級上不同,後者為高階者 1 Plus的聲音明顯以中下盤為主,但扣除Phantom洪水猛獸一般的推力之後,其實是一支低 頻十分討喜的封閉式耳機。 在這裡我難得與老闆取得了全面性的意見一致,我們都贊同1 Plus呈現出的低音與其說是 一股能量,不說形容成一個平台,在紮實的低頻之上,能夠勾勒出的更多輪廓才是主菜 Signature的走向均衡許多,但依舊呈現微暖。拜氣動式單體之賜,雖然是封閉式設計卻能 在高頻部分找到還不錯的聽感補償,殘響雖然不如如HD800/800S那般從容自然,但具我所 知並沒有桶音的產生,同時音場微微向前延伸,範圍不大但指向性明顯 理查史特勞斯的第一號法國號協奏曲在Signature上聽來格外奔放熱情,彷彿想要擁抱世間 萬物一般的大器,比較起動圈旗艦給人感覺綿密,oBravo所呈現的聲音則偏向率真 你要兩聲道系統的力道感?oBravo給你 你要表現度至上的高音?oBravo給你 但是你的$$$要全部都給oBravo 總結來說,我依舊不敢置信做得出1 Plus以及Signature的廠商能同時以他們的入耳式自 豪,真的,我真的到現在都還陷入自我懷疑的錯亂當中 身為動圈愛好者,複合式單體對我來說帶來的仍是B>Z,更不用說超過三音路/五單體以上 的動鐵(後面這部分又是我與David第二個完全同意的點)。因此我認為oBravo需要克服的最 大難關還是如何讓他們自家入耳式的氣動式單體在聲音上更與動圈單體銜接 很明顯從中-中高-高頻這樣一路上去的道路並不是平順的,因此完全掩蓋掉高頻-超高頻當 中的獨家特色,那堪比夢魘的弦樂團表現恐怕會令我難以忘懷 耳罩式的部分聲音十分成熟,是能輕鬆在市場上取得競爭力的成果(不考慮價格),雖然各 人認為高音部分依舊少了許多濕潤度、溫度,但我並不認為這在客觀上會造成影響 說來慚愧,類似走向的聲音當然除了LCD3之外,當時就掛在後方的古力奇Heritage HP-3應 該更加討喜均衡,而且價格不到五分之一 配戴感方面也並非最佳,除了整體重量偏重以外,頭戴使用的疑似是不鏽鋼而非鋁合金, 有些人應該會覺得夾頭。但耳桶以及頭頂的軟墊都是好評,背板的木材也是 再次感謝萬能的楊仕耳機,個人認為他值得搭高鐵來聽 再來感謝oBravo David先生以及助手(?)先生,十分期待其他新奇有趣的臺製MIT旗艦 -- 她或許搞砸大小差事,但有件事卻唯有她能做到: 「每天都如此真誠而發自內心地歡笑」 https://i.imgur.com/ZzNmHMB.gif
https://i.imgur.com/VL4mgvz.png
我願信奉這 用全世界才智也換不來的樂天、純真、坦然 我願信奉阿克婭大人,我以身為阿克西斯教徒為榮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0.26.30.1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540137472.A.98E.html ※ 編輯: CactusFlower (110.26.30.11), 10/21/2018 23:59:32

10/22 00:04, 5年前 , 1F
10/22 00:04, 1F

10/22 00:06, 5年前 , 2F
三篇心得都不太一樣 真有趣 XD
10/22 00:06, 2F
我覺得試聽曲目差異應該蠻大的,其實我自己有拿入耳偷聽一些北歐民謠歌手的人聲曲,並沒有像在交響樂上那般慘烈

10/22 00:08, 5年前 , 3F
一機各表
10/22 00:08, 3F

10/22 00:11, 5年前 , 4F
碳纖耳罩那個定位指向真心不錯 可是我都沒時間聽QQ
10/22 00:11, 4F

10/22 00:11, 5年前 , 5F
多單體不好調
10/22 00:11, 5F

10/22 00:35, 5年前 , 6F
推,希望多點這類文章豐富版面。
10/22 00:35, 6F

10/22 00:48, 5年前 , 7F
最近心得文比長的啊...這叫我們這些作文很差的怎麼
10/22 00:48, 7F

10/22 00:48, 5年前 , 8F
辦...總之還是推
10/22 00:48, 8F
好險我在隔壁版時不時會發1000p文章的事跡還沒敗露(咦?!)

10/22 00:49, 5年前 , 9F
看起來共識就是銜接有問題了?
10/22 00:49, 9F

10/22 00:53, 5年前 , 10F
個人認為耳罩銜接問題也頗明顯(之前聽過的經驗)可
10/22 00:53, 10F

10/22 00:53, 5年前 , 11F
能每個人感受度不太一樣
10/22 00:53, 11F

10/22 03:08, 5年前 , 12F
幾年前聽過他們家的耳罩式,好像賣5xk 也覺得....
10/22 03:08, 12F

10/22 11:07, 5年前 , 13F
聽不出來是福
10/22 11:07, 13F

10/22 11:28, 5年前 , 14F
調音都靠老闆 其實會有高頻聽不出來的問題 我這幾年
10/22 11:28, 14F

10/22 11:29, 5年前 , 15F
聽音樂越來越小聲 就是很怕衰減過快 (死)
10/22 11:29, 15F

10/22 13:43, 5年前 , 16F
三種聽感,真有趣
10/22 13:43, 16F

10/22 18:54, 5年前 , 17F
藍色字那句實在太中肯了
10/22 18:54, 17F

10/23 12:18, 5年前 , 18F
感謝心得,就算惡評如潮也不會改變我存鈦殼0的決心
10/23 12:18, 18F

10/23 12:18, 5年前 , 19F
的(掩面
10/23 12:18, 19F

10/23 12:26, 5年前 , 20F
誠心建議樓上等等之後可能出的藝術家系列
10/23 12:26, 20F

10/23 13:34, 5年前 , 21F
藝術家系列不是預計以調音為賣點嗎 可是照目前看來
10/23 13:34, 21F

10/23 13:34, 5年前 , 22F
他們家的調音......
10/23 13:34, 22F

10/29 14:00, 5年前 , 23F
10/29 14:00, 23F
※ 編輯: CactusFlower (27.247.158.59), 11/04/2018 13:33:47
文章代碼(AID): #1RpA80cE (Head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