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再看George A. Romero 殭屍四部曲

看板Horror作者 (ㄟ嘶吼)時間16年前 (2007/12/30 20:17),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www.wretch.cc/blog/eva96&article_id=11062544 圖文版 -- 殭屍四部曲事實上已經是一個走歷史的名詞。 George Romero已經完成最新的一部殭屍電影─《Diary of the Dead》,甚至已經打算 開拍第六部殭屍作品。 《Diary of the Dead》為坎城影展參展影片,但仍未決定北美的映期。 趁著2007年的年尾,再次回顧Romero的四部作品。 挑這個時機無非是最近沒有看到什麼值得下筆的作品,另外一方面,2008年可是有個重大 的特別意義。 明年將會是《Night of the Living Dead》這部不朽的經典作品,屆滿四十年! 四十年是我活過的歲數的兩倍! George Romero的殭屍電影,一直是我腦海裡面完美理想的模樣。  在2004年開始接觸殭屍電影以來,George Romero不是我第一部接觸的殭屍電影,也不是 我童年的回憶。 但是第一次接觸到George Romero的殭屍電影,心中總是有一股親切的熟悉感。 有許多電影,總是會跟你預期的有所出入,但是George Romero的電影總是完完全全符合 我心目中的期望。 即使是看到了《Planet Terror》這樣出色成功的殭屍片,被我稱為是2003年以來最成功 的殭屍片;但我心目中,這2003以來最無可取代的作品恐怕還是《活屍禁區》。 我有許多喜歡的恐怖片導演,老一代的如Wes Craven、John Carpenter ,中生代的Sam Raimi、Peter Jackson,新一代的Eli Roth、Alexandre Aja、Edgar Wright 。 這些導演拍的片子,我都會無條件的進戲院支持,也會收藏dvd。 但只有George Romero的名字會讓我肅然起敬。 從Dawn of the Dead拍攝時期他正逢壯年,到現在他已垂垂老矣,是個將近七十歲的瘦老 頭。 但從影像訪談、文字採訪當中,我仍看見他對於自己作品的熱情。 也許要成為一位讓人喜愛,讓人讚頌的導演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但要成為一位讓人崇拜、 讓人尊敬的導演又是另外一個層次了。 George Romero最為人稱道的當然是他的殭屍片,但事實上他的殭屍片作品大約才佔他全 部作品的三分之一,他在恐怖電影界的貢獻也絕不只殭屍片而已。 有機會會介紹這位大師的其他作品。 Beginning ─ Night of the living Dead 1968年的10月1號晚間八點,《Night of the living Dead》在匹茲堡的Fulton戲院 舉行首映。在放映結束後得到了全體觀眾的起立鼓掌。 這部非常低成本的恐怖電影卻開啟了後世殭屍電影的原型。 並且有170部以上的電影作品參考本片。 《Night of the living Dead》在歐美文化的影響,也許不是我一個身處異地的旁觀者 可以很客觀的陳述。 但你可以見到許多作品中對經典的致敬與引用。 包括《活人甡吃》中台詞的惡搞,史蒂芬金作品《手機》在災難發生後,第一個提到 的片名就是《Night of the living Dead》。 甚至知名影集《六人行》中,在片中演員們討論是否該砍伐樹木作為聖誕樹時,曾出現 "Night of the living Wood"這樣的台詞。 無論是68年的原作或者是90年的翻拍,我都忘不了這個作品對我的震撼之大。 那對我來說不僅僅只是一個晚上的娛樂,而是長期在腦海中的激盪與刺激。 是我生命經驗的一部分,是無可抹滅的回憶。 那不光是「殭屍很可怕、畫面很血腥」這種感覺。 而是Romero清晰這個故事烙印在你腦海中。 黑夜的孤立小屋,一群受困的受害者。 這樣的模式,也不斷地被引用,如Sam Raimi《鬼玩人》、Eli Roth《血肉森林》。 拍攝於四十年前,也許經過科技的進步,時代的變遷,《Night of the living Dead》 已經不符合現代觀眾的胃口。 但作為殭屍電影的原型,它的貢獻是不容小覷的。 在討論這部電影時,也許不是好不好看的問題,而是「看見的是什麼」? 在現今好萊塢恐怖片變不出新把戲,而不斷追求著華麗誇張的血肉特效來取悅觀眾 的同時,是否應該檢視四十年前,沒有血漿,沒有肢體模型,沒有CGI特效的時代是 如何製造「恐怖」?或者說,編導是如何在資源匱乏的情況下使觀眾進入電影的氣氛。 我在本片看見的是: 三兩個簡單的場景,五六個主要演員,一架黑白底片的攝影機,竟能創造如此傑作。 《Night of the living Dead》說穿了,只是一個晚上一座屋子裡面發生的故事。 但George Romero充分了傳達惡夜的恐怖、人性利益之間的衝突,以及製造了那些扭動 肢體、生吞人肉的活死人。 Romero並沒有很豐富的資源,片中的血漿其實是巧克力醬,在黑白底片之下看起來 像血,屍體迸出的眼球其實是乒乓球,攝影師同時也得下海扮演殭屍,主要演員兼共 同製片的Karl Hardman身兼化妝師、音效師,同時也要拍攝劇照作為結尾字幕的畫面。 劇本也挑戰了當時保守的風氣,包括片中殘忍的描寫,血親之間的殘殺。 甚至劇本設定女主角是一個強悍的女性,但這並沒有付諸實行,而是到了 1990年翻拍的版本才使用。 本片的成功是建立在背後那種勇於挑戰的精神。 《Night of the living Dead》無疑是一部B級片,但他開啟了新類型的恐怖電影 也獲得美國國家官方機構的認同。 創意的闡發,克難技術的挑戰,自由精神的堅持,才使得本片傲然獨立於那些 只為迎合觀眾、小撈一筆的B級電影。 最後提出一個問題討論: "如果沒有《Night of the living Dead》還會不會有殭屍片這樣的電影類型?" 答案是:應該會有。 但是沒有一部萬分出色的電影做為先鋒的引導題材,是沒辦法激發後世的創作者 爭先恐後地拍攝類似的題材。 《Night of the living Dead》的貢獻不只是殭屍形象的確立與再創造。 我想他的貢獻性是精神層面的。 所有想拍殭屍電影的人,是不可能不參考《Night of the living Dead》。 甚至可以說,所有想拍恐怖片的人都應該要看過《Night of the living Dead》。 Hope ─ Dawn of the Dead 《Dawn of the Dead》是我一生當中最喜愛的殭屍片。 我認為好看的殭屍片不是很多,讓人叫絕讚賞的殭屍片又更少。 能真正在影迷腦海中留下無可取代的空間的殭屍片是少之又少。 在《Night of the living Dead》成功在恐怖影壇造成影響,而《Dawn of the Dead》 又承接而來,使Romero的電影觀點更宏觀更全面。 在聽到Romero有意推出續集,義大利恐怖電影宗師D A特地邀請Romero到羅馬使他可以 不受打擾的創作劇本,三個禮拜之後,Romero就完成了這部經典絕作。 《Dawn of the Dead》是空前也是絕後。 若說《Night of the living Dead》製造了殭屍的形象,那麼《Dawn of the Dead》 就是創造了殭屍片固有的典型故事。 四個角色,三兩個場景。 但所展現的是一部宏偉鉅觀的殭屍史詩。 《Dawn of the Dead》沒有華麗的特效,也沒有化妝精湛的殭屍。 唯一有的,是Romero透過末日毀滅這個題材背後所表現的深度劇情。 Romero可以把恐怖片應該有的橋段經營的很出色,讓人回味無窮。 但在劇情描述、人性的衝突與掙扎,災難毀滅的絕望與希望才是剝去恐怖片 這層外衣所存留下來的光輝。 我認為《Dawn of the Dead》所表現的格局不僅僅只是一片花錢看血漿的恐怖片。 我最喜歡《Dawn of the Dead》的部分有三: 首先是全片瀰漫著世界毀滅的低迷,似乎螢幕上的四個人就是人類最後的倖存者。 但在這種末日以及逐漸凋零枯萎的世界當中,又反映了普遍人性共同點。 反映了人類的情感,反映了人性的自私、但也反映了人性的光輝。 即使全世界充斥著走路屍體,但人類的思想情感仍不是無意識的殭屍所能吞食的。 導演最高明的地方就是以「絕望」來表達「希望」。 次之是主角們在購物中心之內的生存過程。 Romero沒有鉅細靡遺,卻也深思詳述了四人如何運用賣場中的一切作為安身立命 的避難所。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場非常精彩的殭屍攻防戰。 Romero透過了室內、室外的場景以及各種不同的器具豐富了整個過程。 可以說幾乎所有的殭屍片都是一場殭屍與人類的攻防。 而《Dawn of the Dead》樹立了這個典範、這個模式。 我至今仍覺得沒有殭屍片可以超越這個藩籬。 即使是Romero後來的作品也無法翻越這個障礙。 最後是本片充滿著濃厚的舊時代味道。 拍攝於30年前,在電影科技沒有現今發達的同時,《Dawn of the Dead》營造了 非常特殊的味道。 不若現今電影精緻的解析度,那種略為模糊的色調反而才有真實的說服力。 不若《Night of the living Dead》那樣的陽春簡陋,《Dawn of the Dead》 中已經有許多精彩的特效,暴頭、噬咬,分屍,開腸等等。 雖然這些特效禁不起時代的檢視,但是那種舊時代的攝影化妝風格是無法重現的。 就如《Planet Terror》特意模仿那個年代的電影風格,卻也是畫皮畫虎難畫骨。 即使我們可以拿著三十年前的古董攝影機,架著三十年前的建築佈景,打扮著 三十年前的服飾造型,使用三十年前的化妝特效,但我們不可能重現三十年前的思想 與精神,逝去的時光背景就是逝去了。 舊的事物不見得就是最美的,但是深存在你回憶中的就是你所認為的美。 《Dawn of the Dead》是我剛開始接觸殭屍電影的一個起頭。 至今接近四年,期間中我不斷追尋著各種殭屍電影。 但卻再也找不到能給我如此震撼的作品。 如果不是在當初接觸這麼一部經典作品,那我也不會四處追尋屍體行走的腳印。 The Dead Walk ─ Day of the Dead 在《惡靈古堡2002》片尾,破碎的城市吹起了一張報紙 大大著寫著:「The Dead Walk」。 導演Paul W.S. Anderson無疑是在向Romero致敬。 這個畫面原封不動地出自於《Day of the Dead》中開頭,被殭屍占領的無人城市。 《Day of the Dead》是一部看劇照就會讓人垂涎三尺的殭屍片。 拍攝於1985年,恐怖片的黃金時期,這時候的化妝技巧已臻成熟。 所有在片中使用的特效,拿到現代檢視仍是絲毫不遜色。 它無疑是Romero在八零年代投下的一顆震撼彈。 但我仍認為《Day of the Dead》是一個很大的遺憾。 並非Romero的過錯,而是他不願與片商妥協本片的血腥尺度,使得預算被大幅刪減。 無法按照原劇本的格局來拍攝。 如今見到的版本是經過大量的修改之後的劇本。 而《Day of the Dead》的翻拍版本也已經拍攝完畢,想見到Romero的原著劇本 重現大螢幕恐怕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 《Day of the Dead》也是屬於我相當早接觸的一部殭屍片。 它早已在我心目中打下了殭屍片應該有的格局以及基礎。 佈滿殭屍的世界、頹壞傾倒的城市、腐爛發臭的氣味,死灰乾皺的皮膚。 如果你真心喜歡某部電影,你很難說出你特別喜歡這部電影的哪個部分。 因為如果你真心喜歡,那麼整部電影的每一分鐘都是難以分割的。 我很難說出《Day of the Dead》具體給我的印象是什麼。 是開頭五分鐘空蕩街道上四處遊竄的活死人? 是片中軍事基地內從事的活體實驗? 是極度暴力血腥誇張的化妝特效? 是充斥著全片詭異氣氛的配樂旋律? 亦或是那種不知道殭屍何時會破門而入的恐懼? 或許,對於自己喜愛的事物,是不需要尋求理由的。 20 year later ─ Land of the Dead 從六零、七零,到八零年代,Romero各有一部代表的殭屍作品。 九零年代也許他缺席了,但由他新編劇本的《Nigth of the Living Dead》翻拍版 卻也是極佳的作品。但Romero在90年代以後作品產量越來越少。 在我看完殭屍三部曲以後,絕對絕對沒有想到可以在大銀幕上看到Romero的新作品。 突然得知他將推出新作品《Land of the Dead》,那種驚喜與期待是可想而知的。 《Land of the Dead》的推出讓我對殭屍電影的喜好又更深一層。 畢竟殭屍片在這之前是逐漸凋零枯萎的電影,它很可能會跟木乃伊電影一樣逐漸消失在 大銀幕上,甚至連DTV的作品都不會有人選用當作題材。 十幾年後,或許會跟《神鬼傳奇》一樣被拿來做不同的詮釋,但再也不是恐怖片的要角 了。這時候《Land of the Dead》的推出無疑是為了殭屍片這個題材打了一劑強心針。 在殭屍片的領域上,再也沒有人有George Romero一般的影響力與號召力。 一通電話就能使Simom Pegg與Edgar Wright 從英國飛往加拿大參與這部電影。 而大師從出江湖之作,也沒讓影迷們失望。 儘管《Land of the Dead》已不再是以往的獨立製作,可以看得出某些商業化的妥協。 但Romero仍拍出了自己的味道。 客觀的來說,《Land of the Dead》具有相當程度的創新。 無論是拍攝手法上使用新的技術或者是思想內容上有所突破,甚至純粹以娛樂角度來 欣賞此片,都不會讓人失望。 而《Land of the Dead》給予我的,不是成群的殭屍大軍也不是血肉橫飛的場面。 我最喜歡的是本片所形塑出來的獨特世界觀。 試想那是一個死人會不斷復活過來的世界,這樣的現象已經成為那個世界的常態。 人類不再是地球上最有優勢的族群,而是稀有族群。 蒼涼的高樓大廈只有一兩個人的身影,一座城市內的興盛與敗亡,城市外的世界 泥濘不堪,四處是夜霧裡走動呻吟的活死人與殘存的人類遺跡。 這種帶有超現實、有想像空間,以及科幻色彩的描述更使Romero的故事更有說服力。 儘管故事不發生在你我熟知的世界,但其中的人事物又符合日常生活之投影。 我至今仍難以忘懷,兩年前的9月9號,我踏出戲院的那份感動與充實。 我想,當初長達一年的期待與等待,完完全全是值得的。 Important Role ─ Tom Savini Tom Savini是George Romero的好友也是工作夥伴。 他擔任Dawn以及Day兩部電影的化妝總監。 Tom Savini本身參與過許多恐怖電影的製作,也常常在片中客串一角。 他既是幕後工作人員,卻也常出現在幕前。 原本在籌備《Night of the lving Dead》時,Romero就有意找他擔任化妝師。 兩人在一部電影的試鏡中相識,Tom Savini去參加試鏡時也帶著他的化妝箱。 因此Romero對他印象深刻,但Tom Savini卻因為越戰的關係接受美軍的徵召,因此在本片 中缺席。他同時也是《Night of the lving Dead》翻拍版本的導演。 除了因為加拿大簽證問題,他沒有直接參與《Land of the Dead》的幕後工作。 但他在本片中客串一角,延續他在《Dawn of the Dead》的角色 在《Land of the Dead》中,他做同樣打扮的殭屍出現,在Dawn中,他用大刀砍入一隻 殭屍的頭。而在本片中,身為殭屍的他用不同的刀砍入一個人類的頭。 最近期的殭屍作品中,你可以在《Planet Terror》見到他客串一角。 Remake 《Night of the lving Dead》、《Dawn of the Dead》,《Day of the Dead》 都已經有翻拍的作品,《Night of the lving Dead》更是被翻拍兩次。 但我認為有經過Romero本人同意的計畫只有《Night of the lving Dead》在 1990年上映的版本,由Tom Savini導演,Romero編劇。 台灣的片名稱為《惡夜殭屍》。 《Dawn of the Dead》翻拍就是《活人生吃》,我想並不用多說。 而《Day of the Dead》翻拍版則是由Steve Miner作為導演。 北美的映期大約是2008年二月,台灣則未可知。 Future Romero在《Land of the Dead》之後推出的是《Diary of the dead》。 《Diary of the dead》已在加拿大多倫多影展參展。 明年的映期是北美的二月、英國的三月,日本的五月。 時間點將回到1968年敘述活死人症狀爆發的過程。 Romero本人非常享受在《Diary of the dead》的拍攝過程。 而在《Diary of the dead》之後的作品也在籌備之中。 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 “You are watching 滅人器” 老電影是越陳越香 恐怖電影/小說/老電影 http://www.wretch.cc/blog/eva96 P2個板:NegatorEV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9.205.142

12/31 09:49, , 1F
原來E大才二十歲... 筆記 ¢(._. )
12/31 09:49, 1F

01/01 14:11, , 2F
對我來說George Romero和Wes Craven是心中永遠的恐怖大師
01/01 14:11, 2F

01/04 01:13, , 3F
推~
01/04 01:13, 3F
文章代碼(AID): #17TunJrz (Ho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