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花蓮老歷史 「花崗山」和「紅毛溪」

看板Hualien作者 (點點)時間10年前 (2014/08/01 14:04), 10年前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1.「花崗山」上並沒有花崗石,「花崗」是當時原住民「撒基拉雅族」語,而花崗山原為 二十米高的小山丘,當時日本政府發動勞務奉公(今稱勞動服務),民眾利用鏟子、畚箕 、鋤頭鏟低十公尺,擴大了腹地面積,名為「花崗山公園」。 還設置棒球場,也有小型動物園,飼養猴子、孔雀等小型動物,目前花崗山上的松年館前 庭院曾有花蓮港電氣株式會社社長原脩次郎全身銅像,因其對地方開發及水利有貢獻所鑄 台灣光復後銅像遭拆毀,改為台灣光復紀念碑,後又謂其影響晨間活動影響動線整個被拆 除,基底石頭棄置松年館側邊,上頭還刻有石匠名字,其實也有歷史價值。 2.自由街旁的「紅毛溪」兩岸曾經植滿楊柳樹,雖然只是一條小河流,卻與當時民生息息 相關,除了能夠加強流速,稀釋民宅家庭污水蜿蜒流入大海之外,也曾充當救火水源,解 決消防車無水可用的燃眉之急。 早時溪裡有魚有蝦,更是居民洗衣、休憩、戲水的好地方,而溪尾的溝仔尾稱「福住通」 ,位於東線鐵路花蓮港車站後方,旅館、酒樓、茶室、戲院林立,熱鬧盛極一時。 附近棋盤方格形的街道,都是日治時期所規劃,但是許多遺跡已遭拆除,目前只剩福住橋 、福住二橋,也面臨拆除或遷移的命運,他覺得相當可惜。 (張政勝先生服務花蓮教育界四十三年,對於歷史文物、街景、老建築相當關注,曾經編 撰許多文史鄉土相關書籍,也曾擔任花蓮縣文化局文史專刊審查委員。) 更多的花蓮故事,邀請您一起來聆聽,找回老花蓮的記憶。 【洄憶:你來講故事】分享會 http://www.hl-net.com.tw/news/1652 8月01日(17:00-18:00)-葉柏強(顧我洄瀾作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5.224.68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Hualien/M.1406873062.A.5C5.html

08/01 17:22, , 1F
08/01 17:22, 1F

08/01 20:38, , 2F
真的很可惜!
08/01 20:38, 2F
※ 編輯: dian9 (59.115.9.164), 08/01/2014 21:49:55

08/01 23:05, , 3F
08/01 23:05, 3F
文章代碼(AID): #1JsotcN5 (Hual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