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投資型保單的疑問消失

看板Insurance作者時間12年前 (2012/07/30 11:49), 編輯推噓0(0025)
留言25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這幾天和我的保險業務討論關於變額壽險的事 他提到他自己是這麼操作的 25歲買, 一個月5000, 保額調到最高 800萬 所以若是八十歲高齡走了, 共繳 80-25+1=336萬, 留給他小孩的錢會有800-336 = 464萬這麼多 中間我有提到不停效保證只有到65歲, 之後還是要補足帳戶價值好讓保單不失效 然後他提到近十年的定期定額的基金績效官方數據沒有低於9%以下 所以65歲之後帳戶價值不夠扣的問題就不用擔心了, 而且每年還回饋5% 我的想法是 : 1. 基金沒有天天過年的, 而且沒有停損和獲利了結, 只是搭船隨著海浪上上下下 一但過65歲剛好遇到金融風暴, 當年每月扣掉保險成本是負3110的狀況, 能撐幾年? 2. 不考慮基金績效, 不停效保證一過, 績效0%在71歲扣完, -3%在66歲扣完, 6%是真的扣不完, 但是若假設是第一年6%, 隔年-3%, 這樣子循環到74歲, 也會扣完 3. 若基金真的這麼好, 我應該是投資歸投資, 另外找標的買基金投資 只是一般定期壽險的 800萬保險, 保費都高得驚人 4. 第八年開始的每年回饋的5%, 也是從前七年先收的180%, 分36年還回來而已 而且還得活得夠久才行 5. 50年後的800萬, 還剩多少價值? 6. 這種作法, 唯一的好處只有在我提早很早走的時候, 才顯現出它的優勢, 對吧 因為業務有提到一些企業小老闆也會用這類變額壽險來作資產配置和退休規劃 不曉得版上的前輩的看法如何呢? 真的會這麼用嗎? 我對於這張保單, 年繳20400, 保障是100萬和一些帳戶型附約 投入了七年, 標的沒更換過, 季績效的紙本是 4%, 投入12萬, 現有帳戶價值是5萬多 我想採的作法是 1. 解除所有的帳戶型附約, 降低保帳到最小保障額度 (50萬), 減少保單成本 2. 利用明年開始的 5%回饋, 嘗試用轉換標的的作法, 挑選有機會讓績效更好的標的 3. 不足的保障額度改用短期壽險來彌補 不曉得這樣子的作法會不會比較冒險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07/30 11:57, , 1F
內扣式附約是好東西 若是我 我會盡量保留
07/30 11:57, 1F

07/30 11:58, , 2F
既然需要壽險保障 前置費用都繳完了 為何還要降低保額?
07/30 11:58, 2F
這邊補充一下, 內扣式附約有 一年定期住院醫療, 一年定期意外傷害, 意外傷害實支加豁免約, 4個 因為我有去比較我那張保單的內扣式附約的保障和保費比 以 100萬壽險, 36歲成本一年1800, 台銀36歲是1150 以定期醫療險來看, 一年定期住院醫療1000元, 36歲成本是2412 保障沒有實支, 外科手術費是1萬*倍數(5~300%), 住院1000, 加護1000, 癌症1000 特定傷病原本沒加, 不過一樣算成本是每萬元要78塊, 所以若拉到100萬要7800 婦女特定傷病也沒加, 成本是每萬元要64塊, 拉高到100萬6400 可是年繳20400, 扣沒幾年就會沒錢了

07/30 12:12, , 3F
9%穩的嗎?也有保險業務跟我說過20年後250%沒啥大問題
07/30 12:12, 3F

07/30 12:12, , 4F
可是依然不敢給 "掛保證"
07/30 12:12, 4F
所以他是舉例, 說他旗下的基金績效現在都有15%以上

07/30 12:14, , 5F
基金績效官方數據沒有低於9%以下??
07/30 12:14, 5F

07/30 12:14, , 6F
基金/股票版那些高手表示......
07/30 12:14, 6F

07/30 12:15, , 7F
投資型本身就是個一年期定壽
07/30 12:15, 7F

07/30 12:15, , 8F
所以一般定壽貴的時候投資型不會便宜到哪
07/30 12:15, 8F

07/30 12:47, , 9F
有問他說 假如連三年虧損的話怎辦嗎?
07/30 12:47, 9F
這個問了也是跳過不答的

07/30 12:54, , 10F
前收型投資型保單的壽險只收危險成本(除非你把管理費用
07/30 12:54, 10F

07/30 12:54, , 11F
也算進去 或是把前置費用平攤至各年做收取)
07/30 12:54, 11F

07/30 12:55, , 12F
一般傳統險種是收純保費+附加保費 一般傳統險種不太可
07/30 12:55, 12F

07/30 12:57, , 13F
能會比投資型保單的壽險或同類型內扣式附約來得貴
07/30 12:57, 13F

07/30 12:59, , 14F
若是那4個附約 的確是不會有很大的保障效果
07/30 12:59, 14F

07/30 13:00, , 15F
若是確定非砍不可 最好留意一下體況問題再做決定
07/30 13:00, 15F
這款是前七年共收180%, 每月管理費是收80塊 我列的保險成本算是危險成本吧, 這個逐年增高到很誇張的地步 體況問題只有那個七八年沒發作的甲狀線激能亢進既往症 只是若因此留那四個附約來吃成本, 我感覺有點虧

07/30 13:00, , 16F
我到是有個疑問 投資型內扣的壽險保費有比7月調降後的便宜?
07/30 13:00, 16F

07/30 13:00, , 17F
因為坊間的定期壽險都降蠻多的...
07/30 13:00, 17F

07/30 13:00, , 18F
或是投資型的內掛壽險在7/1後也有跟著降保費(之前買的
07/30 13:00, 18F
這點我也有疑問, 因為這款保單是中壽悠遊人生, 已經下架了 下架的躉繳型保單也會從新從優嗎???

07/30 13:05, , 19F
或許投資型的壽險費率是附約型的壽險模式吧
07/30 13:05, 19F

07/30 13:06, , 20F
所以會比多數壽險便宜
07/30 13:06, 20F
我想我舉台銀的例子只是想說明找得到更便宜的定期壽險來和這款保單的主約拼 但是若是男性就真的是附約比較便宜, 台銀男性要2520, 加上台銀定壽不見得保得到.. ※ 編輯: EricChih 來自: 219.87.157.139 (07/30 13:20)

07/30 13:10, , 21F
推文倒數第三行有打錯 應該是"來得便宜"
07/30 13:10, 21F

07/30 13:32, , 22F
確實比台銀便宜得找的到,所以用台銀來比較真的不錯XD
07/30 13:32, 22F

07/30 22:54, , 23F
投資型定壽計費方式似乎不適用從新從優
07/30 22:54, 23F

07/30 22:55, , 24F
績效問題~~請參考一下四大基金~~美國大型退休基金也不是
07/30 22:55, 24F

07/30 22:55, , 25F
年年都好年!
07/30 22:55, 25F
文章代碼(AID): #1G5WH4tx (Insu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