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蔡篤堅

看板Interdiscip作者 (旅行的意義)時間16年前 (2008/09/18 23:31),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蔡篤堅教授 學歷 國立陽明醫學院醫學士 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衛生組織與政策博士班研究 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文化與歷史社會學博士 獲頒獎項 教育部公費留考獎學金 陳文成文教基金會特殊貢獻獎 美國紐約台灣人進出口商會頒「台灣人之光」獎牌 研究興趣 媒體再現與認同政治 性別論述與社會政策 口述史與社區再造政策醫療網規畫 台灣醫療史 醫學人文 基因科技的倫理、法律、道德意涵 現任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所長 蔡篤堅 誠心聽歷史 體會生命之美 ⊙作者:蔣欣如  「我們最大的考慮就是要把自己過去的視野放空,嘗試接受不同的邏輯;嘗試能夠將心 比心地感受到他人的生命力,導引別人情感的知識,讓他人將生命力作一個完整的陳述。 」談到口述歷史時,台灣社會改造協會理事長蔡篤堅這樣表示。  蔡篤堅,大學念得是陽明大學醫學系,畢業後考上公費留考,前往美國密西根大學安娜 堡分校從事衛生組織與政策博士班研究,但由於志向不合,於是輾轉到歷史系與人類文化 學系。他認為,歷史中最容易研究的是歐洲史、其次是中國史,最難研究的是台灣史。因 此在美國作博士論文的時候,他發展了一套方法學,幫助台灣在文獻零散且不是這麼鞏固 原始資料為主的國家找到東西,能夠與歐美系統性理論發展出來的東西能夠平等對話,並 且展現出台灣自己的文化。他表示:「方法學上成功了,但這是虛的東西,畢竟還要從台 灣實體的建構開始,如果既有的文書都是主流政治人物留下來的紀錄,那一般的平民百姓 或是邊緣地區到底怎麼做?那我想就是從口述歷史開始。」 對於口述歷史的定義,蔡篤堅認為,人人都是哲學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邏輯,會結合自 己的情感、見證和經驗,成為獨一無二的生命邏輯和價值,而口述歷史只是要去彰顯不同 的人和價值而已。他認為,有些人認為口述歷史一定要以弱勢或性別來做題材,但這些都 是預設的概念。在訪談題材的尋找上,他笑著說:「人生無處不是學問,只要是刻苦認真 生活的人,都值得去採訪。」  口述歷史怎麼做?蔡篤堅幽默地說:「攏是聽人家恭維呀,攏是聽故事而已。」他表示 :「我們沒有方法,也沒有既定的招式,這就是我們和別人最大不一樣的地方。」做口述 歷史時,採訪前雖然會做資料的準備與訪談大綱,但是訪談一開始,就完全跟著受訪者走 。蔡篤堅說,訪問時應從受訪者的關鍵話語切入到受訪者的生命線索,例如,這幾句話中 包含了名詞,你就問他其中的內容、意義為何?而是如何發生的?他的想法感覺是什麼? 如果是形容詞的話,則問他這是和什麼比較?為什麼有這樣的感覺?如果是動詞的話,就 問他事情的來龍去脈。而藉此來扣連受訪者的生命歷程。  口述歷史其實都是見微知著,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最多的訊息,蔡篤堅說:「我們做口 述歷史很少有時間每個人都訪問的。」他舉例,假如現在要訪問一個社區,但只有空訪問 三個人,那就把這個社區分成歧異性最大的三區,從中隨便挑選一個人,在這三個人裡面 ,又以年紀比較大或是身體狀況較不好的作為優先選擇,因為這代表他的經驗比較豐富。  在做口述歷史的研究過程,難免碰到困難。他表示:「人家說八字不合,那真的不能訪 談,另外一個就是語言不通不能訪談,沒有理由透過翻譯訪談。」但可以透過訓練他人來 作訪談,再給予間接幫助。他說,他們曾經訓練原住民的公共衛生護士去作社區訪談,教 他們錄影與訪談的技巧,那他們用母語訪談,並錄影下來,之後透過錄影帶,叫他用國語 把母語講過一次,再拿去打字。之後再配字上去,就成為了母語教學帶。蔡篤堅說:「遇 到困難我們就要想辦法克服,但是不要強求。」  對於他人質疑口述歷史是否會有主觀或是記憶錯誤的問題,他表示,口述歷史是將情感 、思想和見證結合的東西,那就是最客觀的。而且每個人都有誠懇的一面,主要是在互動 中讓受訪者得到信賴感。誇大只是一種防禦,如果誘導出受訪者的誇大,就表示訪談不夠 誠懇。他說:「情感思想和見證結合的過程裡面,即使有些記憶的失誤,這個東西尋找的 是對那個人、那個專業或是時代感的解讀。其實一個時代意義的傳承,你管他那時候有三 跟煙囪、四個窗戶。」 至於事後的整理稿件,先將訪談紀錄整理成手抄稿,並將受訪著的話語呼應時代的變遷, 與時代作結合,把受訪者的話作整體的鋪陳。之後寫作的運用,可以寫成書,也可以寫成 歷史故事、人物傳記,或作成小說創作的素材。  蔡篤堅曾經訪問過的人不計其數,醫生、法律人、社區民眾、將軍、攝影家、建築師… …甚至是火車站的工人。問他有過什麼樣印象深刻的故事嗎?他卻肯定地回答說:「人生 各自有各自的美,很難說拿什麼與什麼來作比較,其實裡面最大的一個東西就是說,你可 以體會到邏輯推理不能逾越將心比心的範疇。」  他說,一位好的口述歷史學家,是能夠接觸不同的生命經驗,並對世界隨時都充滿好奇 感,並且是一個會尊重人、會喜歡人的人。對一位新手而言,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和對人的 尊重是重要的,但其實口述歷史就像是問一個自己的家族長輩或老師過去的時代經驗。蔡 篤堅認為,口述歷史的訓練是一個不斷持續的過程,讓你從既定的框架裡面走開,能夠體 會在大自然和不同時代脈落和不同人的經歷的結果。 http://ashaw.typepad.com/public/2005/10/__3.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71.113.245

09/19 22:04, , 1F
我實在很討厭他,常常策略性地游走在兩種身份之間
09/19 22:04, 1F

09/20 01:46, , 2F
哈哈 一樓好直接 我之前還在想要不要講出來
09/20 01:46, 2F
文章代碼(AID): #18qdHdc9 (Interdisc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