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疑問] 為何明治維新後的日本首先侵略地為台灣?

看板JapanHistory作者 (babylina)時間10年前 (2014/03/27 14:04), 編輯推噓2(206)
留言8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historia 看板 #1JCxXPu9 ] 作者: babylina (babylina) 看板: historia 標題: Re: [疑問] 為何明治維新後的日本首先侵略地為台灣? 時間: Thu Mar 27 13:34:14 2014 ※ 引述《s961355 (排球萬歲)》之銘言: : 由於較急切 : 我也在台史版、日本版po文請益 : 不知可否再po於此 : 請大家見諒 : 各位先進 : 小妹想請問以下題目何解? : 19世紀中期,日本明治維新後國力轉盛,請問首先侵入何地? : A.台灣 : B.琉球 : C.朝鮮 : D.中國東北 : 正解為A : 請問主因是因甲午戰爭導致選A : 還是牡丹社事件導致選A : 個人較傾向牡丹社事件 : 因為日本1868左右就明治維新了 : 但由於考題是出自於甲午戰爭範圍的考卷 : 這樣解釋給學生聽自己也有疑慮 : 來請教大家指導了! : 感激不盡!!! 其實我會很想選B... 我不是歷史專門背景的,所以僅能就WIKI和一些雜書上看來的印象來試著陳述己見, 有錯還懇請指正Orz 明治維新狹義而言指1868年的明治改元,廣義的開始則起自1867年的大政奉還。 結束的時間點亦有諸說,從1872年開始逐步實施廢藩置縣~1889年立憲體制確立等都可 ,畢竟明治維新實際上一個進程的階段,而非某一年突然就全面改變。 http://ja.wikipedia.org/wiki/%E6%98%8E%E6%B2%BB%E7%B6%AD%E6%96%B0 如果你是依1889年整體制度革新完畢來當作明治維新結束,那放在甲午戰爭章節就是對 的。 因為牡丹社事件是1874年,甲申政變為1884年。 不過這樣答案好像就會變成C 朝鮮,因為1894年東學黨之亂後,日本就派兵駐紮了, 才會點燃隔年的甲午戰爭,進而進駐東北和台灣。 如果你是依1872年做分野的話,那來看看琉球的歷史... http://ja.wikipedia.org/wiki/%E6%B2%96%E7%B8%84%E7%9C%8C%E3%81%AE%E6%AD%B4%E5%8F%B2 1609年薩摩藩曾經打下琉球首都首里城,1611年確認日本間接支配體制(附庸國), 琉球王登基時要向江戶幕府派遣謝恩使。但形式上琉球又同時奉清國為宗主國,以維 持朝貢貿易,而形成很微妙的中間地位。 1853年美國培里(對,就是黑船那位),也曾經於前往江戶前先來琉球「拜訪」過,在日 本簽下日美和親條約(1854)年後,也和琉球簽了琉美修好條約。再加上隨著清國海禁 逐漸解除(阿片戰爭等原因),中介性的朝貢貿易變得不是那麼需要了,日本就開始想 直接收下琉球國。 但琉球國=>沖繩縣的進程也非一朝一夕完成,是從1872->1879年逐步完成的,日本史 稱此為琉球處分。 1872年,井上馨為代表的明治政府就曾經對琉球問題設立對策,將琉球王尚泰以飭令 冊封其為藩王並名列華族,接著藉由琉球對日本的負債問題逼迫其將外交權移轉給日 本外務省。 中間當然又經過了好長一段的政治鬥爭什麼的,最後則是以1879年,松田道之三度前 往琉球(並帶了近500人的軍警)控制首里城,下達廢藩置縣佈告作結。 牡丹社事件則不過是一段插曲而已,即1871年曾有琉球王國治下的宮古島人因海難漂 至台灣,並有50多人遭原住民殺害(宮古島島民遭難事件)。 日本即以此要求清國賠償,清國以番人非其管轄範圍拒絕,日本內部即有要自行解決 的呼聲,1873年又發生日本船隻在台灣被掠奪之事,故明治政府決心要自己懲罰這些 野蠻人。 才會有1874年(這時對日本而言琉球已經是他們的「藩王」了,故是名正言順的幫自己 國民伸張正義)的牡丹社事件。 (當然你也可以說以上都只是日本人的藉口XD 或是陸權與海權派鬥爭的產物。 因為那些是日文維基來的資料又被我極端簡化過...必有失真Orz) 所以要說侵入嘛......其實琉球可能比台灣更合適,只是一開始並非靠軍隊,而是 以優勢經濟力去支配(琉球長年對薩摩藩存有高額負債,明治政府一筆勾銷),並靠 外交手段維持,1879的派兵佔領只不過是必然的結果而已。 所以我才會想選b...選台灣總覺得有點怪怪的......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115.224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historia/M.1395898457.A.E09.html

03/27 13:37, , 1F
b是正解,琉球很早就被侵占了,只是是分段進行
03/27 13:37, 1F
順帶一提,日本源平之爭時的猛將源為朝(可以把他看作和呂布差不多同等級XD) ,在保元之亂站錯方而戰敗後,被流放到伊豆諸島,他又憑藉己力起來造反作亂 ,最後見大勢已去而自殺。 但琉球當地的史書『中山世鑑』和琉歌集《思草紙》,卻說源為朝並未死去,而是 搭小船跑到琉球群島去,其子並成為第一代琉球中山王舜天。 江戶時代的曲亭馬琴(八犬傳作者)所撰寫的『椿說弓張月』也有據此改編的故事, 以上並成為日琉同祖論的參考史料。 大正11年(1922),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還在琉球當地立了一個上刻有「源為朝公上陸 之趾」的石碑。 當然這是真有此事,或是日本所編造出來,證明琉球自屬即為日本不可分割之一部份 的故事,就交給各位自行決定了XD ※ 編輯: babylina 來自: 140.112.115.224 (03/27 14:02)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babylina (140.112.115.224), 時間: 03/27/2014 14:04:26

03/27 15:55, , 2F
命題算有誤,因為日本一直以來的國策都以朝鮮半島為目標
03/27 15:55, 2F

03/27 15:56, , 3F
http://tinyurl.com/opq6nos 這是維新後首次對外的蠶食
03/27 15:56, 3F

03/27 15:59, , 4F
台灣當初的價值,就乃木希典當時統治的感想,是不如棄之
03/27 15:59, 4F

03/27 16:00, , 5F
南下政策是排在朝鮮之後的
03/27 16:00, 5F

03/27 16:04, , 6F
另外當時牡丹社事件要出兵,也受到議會近乎一半的反對
03/27 16:04, 6F

03/27 16:05, , 7F
因國際壓力,也一度要西鄉從道暫緩,但他開軍部獨走先河
03/27 16:05, 7F
我讀日本方面的資料也差不多是這種感覺,雖然以前課本都說日本早在188x年就很想侵 略台灣,但實際上牡丹社事件真的只能算個意外,與其說侵略台灣,不如說是對外給清 朝施加壓力,對內強調其主宰琉球的正統性,所做出的激烈手段而已。 當時日本主要還是以東北和朝鮮為主要的攻略方針。 ※ 編輯: babylina 來自: 140.112.115.224 (03/27 16:30)

03/27 18:55, , 8F
1F很對呀,打台灣只是附加而已
03/27 18:55, 8F

03/27 18:56, , 9F
甲午和日俄背後其實和朝鮮都大有關係
03/27 18:56, 9F
文章代碼(AID): #1JCxzhuU (Japan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