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震怒] 其實我一直都很瞧不起股市跌就怪 …

看板KMT作者 (小強)時間16年前 (2008/07/04 03:40),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引述《sevenhahaha (小強)》之銘言: : ※ [本文轉錄自 HatePolitics 看板] : 作者: gigikaka (...) 看板: HatePolitics : 標題: [震怒] 其實我一直都很瞧不起股市跌就怪政府的人 : 時間: Fri Jul 4 01:26:04 2008 : 擴大內需的概念最早源自於1930年代,當時世界主要國家遇到前所未有的 : 經濟大災難,有人稱之為經濟大恐慌。主要工業國中,都遭遇了出口和國 : 內消費的驟降,沒有預期消費市場必然使工廠停止生產,結果帶來大規模 : 的失業。當時古典經濟學理論無法解釋與解決當前新型態的經濟危機,直 : 至英國經濟家凱恩斯的新論點才得以詮釋並解決。古典學派主張最主張: : 社會總是充分就業狀態,供給多少需求就有多少,市場價格機能扮演著重 : 要角色,失業現象是暫時性的,總會自動結清。然凱氏則認為古典模型不 : 符合當今經濟型態,他主張存在非自願失業條件下的均衡,即在有效需求 : 處於一定水平上的時候,失業是可能的;古典強調供給面是重點,凱氏則 : 認為此次經濟危機並非供給面引起,而是整體經濟社會總需求不足引起的 : ,他更主張政府應該積極有所作為,當民間消費低迷不振時,生產者自無 : 意願生產必然沒有勞動需求,非志願失業人口驟增,唯有創造整體經濟社 : 會的總需求方能渡過難關。 是有這件事沒錯 其實問題是出在工業化 在工業化之前 生產依賴手工 因此產能高度不足 因此所有的生產品都可以確定銷出 過度生產跟大量失業在當時都是不存在的 原因是人口也持續的不足 因為醫療的不夠進步 造成循環性的瘟疫跟天災 因此人口也沒有多到可以造成資源耗竭跟大量失業的問題 : 政府的支出可稱為公共建設,以符號G表示;換言之,就是政府取代民間投 : 資,讓政府扮演帶動經濟成長的火車頭,投資項目可以為公路建設、橋梁 : 建設、基礎建設...等等,政府支出財源大致有三,舉債、增稅、印新鈔票 : 。這些重要工程建設可以紓解過多的失業人口,並激起民間消費意願與生 : 產者陸續投入生產行列。政府公共如果只有一期支出,其實效果有限甚至 : 無效,以蓋新的西螺大橋為例子,完工日期預計需要一年,這一年內可以 : 讓失業勞工有工作及收入,同時也讓相關行業有產能,然完工之後這些失 : 業勞工仍然繼續失業,相關行業也將停止生產,對社會來說,我們又新的 : 西螺大橋,但是失業人數依舊跟一年前一樣沒變,消費又再次回到原點, : 整體所得水準又回復如初。 凱因斯戲稱為 垃圾場挖洞埋黃金 然後再雇工人把他挖出來 這樣就大家都有錢了 ^^ : 政府生產效率不如民間企業,況且政府支出也只限於經濟大衰退的時候有 : 效果,目前台灣經濟並未步入大衰退,台灣是經濟小國,自然無法避開國 : 際的干擾,比如高油價、高糧價、美國次貸風暴,無奈國民黨的思維仍舊 : 停留在過去,他們嚮往李國鼎、十大建設,卻忽略時空背景已大大不同, : 當年的台灣真的是百廢待舉,當年國民黨鎖國、愚民政策,把台灣當作是 : 反攻中國復興島根本無心建設,到了後期才不得不開放,以當時的社會經 : 濟,實施十大建設的確是個很好的政府支出時機,接著李國鼎建立竹科讓 : 台灣轉型。隨著時間的推演,如今已經是2008年,整個世界局勢已不若當 : 年,全球化的腳步加速,新興國家的崛起,國與國之間已是『輔車相依, : 唇亡齒寒』的關係,釐清台灣在全球化過程中該扮演的角色才是重點,馬 : 政府的擴大內需幾乎都是短期性建設,嗅不到建設台灣未來的願景,只眼 到這部份都完全正確 : 睜睜看著地方無恥政客趁火打劫,但馬政府卻是默許這些行為而悶不吭聲 : ,令人心痛。擴大內需是創造短期總需求,然退稅也是創造短期總需求, : 如今油電雙漲政策,加上選舉的口號讓許多人套牢,民間消費預期將減少 : ,倘若退稅將可減輕部分百姓負擔,也可稍微提振民間消費,但馬政府卻 : 認為台灣需要擴大內需,不知其論點何在,應該一次說清楚而不是只護盤 : ,民眾、外資要的是有用的政策‧而不是浪費資源的擴大內需政策,或者 : 說,國民黨的思維停留在過去? 我的回答也簡單 退稅到頭來都會退稅給有錢繳稅的人 這些人其實不真的需要這筆錢 擴大內需 不如把乾給窮人 也就是恩格爾系數較高的人 這些人必要消費的比率很高 因此 把錢給他們 不用擔心他們會把錢存起來 因為他們一定會把錢拿去付房租買食物 這樣 錢又回到社會 加上乘數做用 事實上擴大了就業 然後窮人也享受到社會福利 又 你說台灣過了成長期 因此不需要大的建設 這樣的說法是錯的 台灣如果鎖國 那是會停止成長沒錯 但事實是 台灣在馬英九執政的狀態下 是很開放的 人流大 移入人口也會增加~~~新的台灣歡迎東南亞移民 也歡迎大陸的移民 這種情況下 台灣進入成長期 成長 就需要更多的建設 因此台灣需要核四核五 需要更好更大的機場 需要更長更密集的捷運 也需要更多水庫 再再都需要擴大內需 我完全看不出來美麗的台灣 我們母親的島 有哪裡不需要更多的建設 就醬子 -- 台灣共產黨章程 總則 台灣共產黨是台灣百年反帝、反封建的傳承,是無產階級利益的捍衛者,是 主張中國統一,台灣高度自治的區域型政黨。台灣共產黨以馬列主義毛思想作為 自己的行動指南。台灣共產黨反對任何形式的封建主義、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 要建設台灣成為社會主義的模範特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9.65.194 sevenhahaha:轉錄至看板 HatePolitics 07/04 03:41 ※ 編輯: sevenhahaha 來自: 211.79.65.194 (07/04 03:51)

07/04 07:26, , 1F
我實在看不出來台灣哪裡有能力接受大量移民
07/04 07:26, 1F

07/04 08:19, , 2F
需要建設跟擴大內需方案是兩碼子事,正確的建設規畫跟
07/04 08:19, 2F

07/04 08:20, , 3F
短期的規劃也是兩碼子事,搞在一起就擾人視聽了^^
07/04 08:20, 3F
文章代碼(AID): #18RIj7-X (KM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