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高雄400萬買得到兩房新屋嗎?

看板Kaohsiung作者 (生活藝術大師 ￾ N)時間7年前 (2017/04/24 00:01), 7年前編輯推噓16(20414)
留言38則, 2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4/17 (看更多)
內容太多了扯不完. 基本上,幾點. 1.不動產不段落入少數人手上是現在惡性進行式. 所以很多人要遲早面對將來一輩子租屋的現象. 你想要有個家?? 英國年輕人想要租在倫敦都成了奢望. 所以...世界不是你可以控制的,也不是我可以控制的. 尤其台灣小國,你不要奢望台灣政府有甚麼手段去幫你達成"買到很便宜"的家. 政府出手??打擊屯房??.... 別傻了,都發局長都說過高雄房價合理. 另外,你屯房稅金要抽到多高?你不能比商用不動產高吧... 那.....好吧,持有成本千分之二變成千分之三...XD 至於你想動到商用不動產的稅金....??? 所以期待甚麼高昂屯房稅是不理智的. 屯房稅永遠都低於"商用"不動產的稅金. 也就是說稅金在高,cap就是商用不動產的稅金. 我發現太多人都有不切實際的期望政府做一些很詭異的政策操作. 2.當你出租收益有比利率高. 你怎樣期待房價跌?? 阿你要期待收租衰退? 那代表薪資衰退?代表通縮? 請問發生通縮危機的時候,政府是怎樣做啊?? 是不是透過無論是QE還是直接印鈔票還是降低利率去製造通膨? 務必保持長期通膨1~2%這個數字?? 那你怎麼會期待租金下跌呢?? 你要煩惱的是你的貨幣貶值吧. 阿你貨幣貶值...我們借錢不就等同放空貨幣? 我們持有不動產不就等於避險?? 這才是另一張炒房客的不敗王牌. 政府永遠都要維持通膨,除非今天世界主流的金融結構改變... 政府寧願貨幣狂貶值,也要製造通膨. 在通縮的威脅之前,政府寧願接受房價噴到太空去,也不會接受通縮. so...除非像日本改稅制. 因為改稅制代表從新定義不動產的價格定位. 不然,無論西班牙,賽普勒斯,美國2008... 只要不動產一崩盤,沒幾年就是政府想盡辦法製造通膨+吸引熱錢. 因此你看,它們的不動產全都漲到超過當年崩盤的"高點"價格. 這....也是為啥我都建議投資不動產者,千萬不要玩太硬太緊繃. 你要有預留很多空間作周旋. 這樣就算很代賽,短期黑天鵝事件超出政府控制範圍而災難. 只要撐過幾年就雨過天晴... 更不用說,當不動產崩盤後下一件事情,就一定要大量貸款貨幣出來. 因為接下來就是大量通膨的來臨... 手上有鈔票的倒楣,借錢的債務縮減而爽到.. 3.龐式騙局?? 不動產怎樣玩龐式騙局...XD 股票還比較可能.(看看浩頂) 想太多了.不要再幻想了. 4.炒房優勢有幾大點. 剛才說的永遠都要通膨是一點 人民必需品無可取代是一點 和政府資產掛再一起是一點 購買的是實體而不像股票只是一張紙是一點 當然當不合理的價格出現,亂買房子出問題是自己的問題. 但是在基本面,也就是當你收租收益大於利率支出成本的時候. 炒房不敗也是這樣... 台灣發生任何問題....放心...新台幣永遠貶值的比房子還快.. 鈔票是比不動產更不保值的東西,請永遠記住這一點. 甚至打仗了,新台幣還是崩毀的比不動產還快...XD 別忘了幾大地主,向高雄陳家,他們是"滿清"開始炒地皮的. 經歷過滿清日據國民政府....到今天,它們的土地只有越來越多. 政府動不了不動產有幾點. 不動產商用生態系已經形成,動搖到商用不動產對國家會非常可怕的傷害. 國家自己是最大的地主,所以動搖不動產也就等於動搖自己,直接衝擊政府資產舉債額度. 不動產散戶太多,在台灣沒有不動產的甚至無法自稱多數. 不動產和資金和金融緊密結合,動搖不動產直接衝擊市場資金和金融. 所以要期待政府出手的繼續期待..XD 說是龐式騙局的我是搞不清楚你在想甚麼.. 買不起房子的就要秤早習慣出租,政府無能為力保障你"買房子".他又不是共產黨. 認為台灣會垮會不看好的,你應該快點把錢換成美金或是黃金,你換台幣是更笨的行為. 最後回應這篇討論主題的原始. 高雄400萬的新屋?? 基本上 楠梓橋頭 鳳山華鳳特區 小港 桂林 這些地方都有機會. 如果你要貼近市區的話.可以觀察這幾個區域. 金獅湖富鼎金一代...將來墳場變雙湖公園還有利空出盡的優勢. (你說你會怕??...哀,市區多少地方以前都是墳場,今天有幾個人記得?) 離子內.... 興富發在果貿國宅附近要推的新案子. (最近也一堆建商要炒新台17線,像永信建設就買了兩塊兩千坪的土地) 三民區靠近高速公路旁邊. 以上這些地方,是貼市區房價明顯比較便宜的地方. 這些地方的新屋比較有可能達到4xx買到正常坪數的兩房. 至於超小兩房400??...興富發最近市區那幾個迷你兩房建案就是超小兩房4xx. 不過是真的很小,你夠不夠用要自己評估.. 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4.203.19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aohsiung/M.1492963264.A.D31.html

04/24 00:06, , 1F
這系列的討論文章,讓我有另外一個角度的思考
04/24 00:06, 1F

04/24 00:10, , 2F
這個回文還算是有思考過後整理給大家 推一個算是
04/24 00:10, 2F

04/24 00:10, , 3F
感謝
04/24 00:10, 3F

04/24 00:11, , 4F
謝謝你C大
04/24 00:11, 4F

04/24 00:12, , 5F
一樓雨神!
04/24 00:12, 5F

04/24 00:16, , 6F
商品有漲有跌,切莫把話說死了...路過
04/24 00:16, 6F
價格過頭,或是區域性利空,或是投資資金進入過多.會造成下修. 以上最容易發生在哪?? 有沒有注意到 最容易發生在蛋黃區...XD 因此,看看大安區的房價... (我剛從台北回來,在松山看到一整排2房2xxx的老屋,哀,高雄人不懂甚麼才是真悲哀拉..) 信義計畫區和大直是因為有話題在支撐...等話題過後再來看大直,應該比大安區更.呵呵~ 高雄發生在農16...農16連建商都跑光了.. 新彎曲也有災情,就像我講的摩天高雄就是範例,不然旁邊法國愛樂那兩棟也是. so...為啥我很講究"相對價格"... 蛋黃區貴沒錯,但要貴得合理,和旁邊非蛋黃區的差價要理智. 無腦相信蛋黃不滅,通常都是最後接手的盤子. 當然電視名嘴整天在股催蛋黃不滅. "這邊有捷運所以保值" "這邊有百貨公司,所以保值" 靠杯...保值大便拉... 甚麼叫保值?...便宜才是保值. 這邊應該要直10萬一坪,他現在只有5萬一坪. 就算他在山坡上,他都是保值. 這邊有捷運,他合理貴個...台北人觀念好了,30%好了... 所以旁邊30,他這邊合理應該在40. 但是你把它炒作到60還在說他保值??...你...回家照鏡子洗腦自己去吧. 不是這樣的... so...投資者最容易死在"誤判利多價值"上面. 一個建設就以為要飛天了... 然後就無腦追高後就被套死了. 因此,千萬要謹慎評估利多真實帶來的價值性. 寧願低估,也不要過於樂觀的高估.... ※ 編輯: ceca (220.134.203.193), 04/24/2017 00:30:48

04/24 00:22, , 7F
推高雄王
04/24 00:22, 7F

04/24 00:37, , 8F
籬子內 在205旁邊 會起飛嗎?
04/24 00:37, 8F
離子內有兩大必殺. 1.交通堵塞. 因為輕軌並沒有把凱旋路邊的柵欄拆除. 所以交通嚴重受到阻塞. 外加他本來道路規劃就已經是混亂型態. 所以交通狀態很不好,在那邊會有一種無法舒展的感覺,有壅塞封閉感. 2.居民水準. 那邊居民早期勞工居多,所以財力和水準比較低. 離子內翻身唯一指望就是凱旋新境的重劃開闢. 也許交通問題改善可能有限. 但是凱旋新境的開闢+建商炒作,有機會讓那邊價格拉起來. 並且開始替換居民... 但是這....光要等凱旋新境就需要一段時間,在等居民替換又要一段時間. 你看正勤國宅,已經算是超快速度在替換居民,但替換了這幾年的進展還是有限. 至於205對離子內影響很有限. 因為它被阻隔了. 你看,美術館和內維一切割,就差很大. 農16和南邊大順路一切割,兩岸差很大. 台北羅斯福路兩端兩個世界. 河川/高架橋/鐵軌/超大馬路等等,會產生切割效應. 會切割掉利多,環境,居民,等等等效應. so...凱旋路旁的柵欄切割,造成205廠的開發對離子內影響已經很薄弱了. ※ 編輯: ceca (220.134.203.193), 04/24/2017 00:46:16

04/24 00:43, , 9F
想了解法國愛樂的災情是什麼?
04/24 00:43, 9F

04/24 00:45, , 10F
就...這個時代生錯家庭 來不及有第一桶金 就GG惹
04/24 00:45, 10F
法國愛樂炒過頭. 他當時最高吵到3x萬一坪... 他好沒錯,問題是他沒那麼好... 所以她炒過頭後又回頭修正下來. 當時買在3x萬的...就...我看至少套個3~5年. ※ 編輯: ceca (220.134.203.193), 04/24/2017 00:47:25

04/24 00:49, , 11F
有桶金工作還算穩定的 能買最好就買 寧可後悔買貴
04/24 00:49, 11F

04/24 00:49, , 12F
也不要遺憾當年沒有買房 會回不去
04/24 00:49, 12F

04/24 00:52, , 13F
左營建業新村那塊政府搞得亂七八糟 整塊打掉重蓋
04/24 00:52, 13F

04/24 00:53, , 14F
比較快 結果還慢慢推給高雄市文化局...國防部的問題
04/24 00:53, 14F
現在那邊就一塊一塊賣給建商去處理的感覺. 不過那邊弄起來,面積夠大是有可能造就一坡效應出來. 可能會有"楠梓的文山特區"....!! 當然後面還是要看土地釋出狀態和建商推案發展步調才知道有沒有機會. ※ 編輯: ceca (220.134.203.193), 04/24/2017 00:57:53

04/24 01:01, , 15F
現在那邊就跟鳳山黃埔新村搞一個以租代護啊
04/24 01:01, 15F

04/24 01:01, , 16F
為期五年 你要不要搞看看
04/24 01:01, 16F
最近不打算碰這類東西. 最近都在玩老透天..XD 市區透天越來越少了..(除了被土地整併拆掉外,又一大堆被拿去改套房) 現在不玩透天,以後就不用玩了.. ※ 編輯: ceca (220.134.203.193), 04/24/2017 01:03:35

04/24 01:02, , 17F
聽說是高雄市跟國防部有點問題 去年沒成功
04/24 01:02, 17F

04/24 01:03, , 18F
現在推給高雄市文化局去搞 同時推給市民去維護這樣
04/24 01:03, 18F

04/24 01:03, , 19F
樂得是整修的工程包商 五年後歸零又賺爽爽
04/24 01:03, 19F

04/24 02:19, , 20F
來推個高雄王 每次都是結合所學思維才能消耗文字
04/24 02:19, 20F

04/24 03:03, , 21F
靠租金投報率撐房價現在說得通,5年後大學新生是現
04/24 03:03, 21F

04/24 03:03, , 22F
在7成,市場租金總收入逐年往70%走,投報率公式你要
04/24 03:03, 22F

04/24 03:03, , 23F
修正時記得也要先來板上通報,不要自己先溜啊
04/24 03:03, 23F
放心.. 因為大量的鄉村人都往都市擠. 所以少子化完全抵銷不了都市化的效應. 外加觀光客也往都市擠..也占走了住宅空間. 更不用說人越活越老,老人又因為醫療問題也往都市醫學中心擠. 所以...少子化只是騙外行以及名嘴上電視找話題講的題材而已. 實際上你有在出租房子,就知道不是這樣一回事. 看看你房客的身分證工作證和問問他來自哪老家在哪. 你會更清楚這個社會是怎樣運轉的. ※ 編輯: ceca (220.134.203.193), 04/24/2017 03:18:51

04/24 08:08, , 24F
這標題早就文不對題了 幹嘛不換一個標題討論...
04/24 08:08, 24F

04/24 08:10, , 25F
我不是這篇文章 是指個討論串
04/24 08:10, 25F

04/24 08:11, , 26F
^指Y
04/24 08:11, 26F

04/24 08:41, , 27F
少子化阻擋不了都市化的,房價根本就不可能會崩
04/24 08:41, 27F

04/24 08:42, , 28F
04/24 08:42, 28F

04/24 08:59, , 29F
炒房王,貼收入來讓大家看看
04/24 08:59, 29F

04/24 11:00, , 30F
04/24 11:00, 30F

04/24 11:07, , 31F
ma大怎不貼自己收入
04/24 11:07, 31F

04/24 11:12, , 32F
推推
04/24 11:12, 32F

04/24 12:59, , 33F
少子化影響沒高齡化大 高齡化社會有能力的一定往資
04/24 12:59, 33F

04/24 12:59, , 34F
源豐富的都市靠攏
04/24 12:59, 34F

04/24 14:21, , 35F
ceca專業推
04/24 14:21, 35F

04/24 14:50, , 36F
都市化又不是只有高雄市可以選,台灣那麼小,台北
04/24 14:50, 36F

04/24 14:50, , 37F
都可以去
04/24 14:50, 37F

04/24 14:50, , 38F
幹嘛選個會傷害年輕人的都市?市政府都沒在在意的
04/24 14:50, 38F
那年輕人幹嘛都要擠台北..XD 台北房價那麼高?? 為啥台北房價越高,年輕人越擠過去呢?? 是因為年輕人有M頃向嗎?? ※ 編輯: ceca (1.172.243.126), 04/24/2017 16:46:19
文章代碼(AID): #1O_C_0qn (Kaohsiu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4 之 17 篇):
文章代碼(AID): #1O_C_0qn (Kaohsi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