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肇事逃逸要提過失傷害嗎

看板LAW作者 (hsianh)時間5年前 (2018/10/06 21:31), 5年前編輯推噓3(5219)
留言26則, 10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想請問一下 五月初家人走在人行道上被汽車撞,昏倒在路上被送醫,住院隔天才報警。 報警當下已知對方車號+對方是誰 後來警察三聯單開立公共危險罪 至今到現在為止沒有任何通知、移送法院等等消息 想請問 目前三聯單只有公共危險 是不是要跟警察提過失重傷害啊?(住院半個月,骨盆破裂有動刀) 到現在不知道對方姓名、住址、電話、車號等,警察不給根本無法申請對方強制險以及其 他保險啊 再這樣下去是不是會超過提告過失傷害六個月的期限呢?還是公共危險罪裡面已經算過失 傷害了呢 麻煩各位解答一下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5.230.116.24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LAW/M.1538832668.A.6C1.html ※ 編輯: enemy123123 (125.230.116.242), 10/06/2018 21:39:16

10/06 21:40, 5年前 , 1F
肇事逃逸屬於公共危險的一種 然後它的確已經含有車禍致
10/06 21:40, 1F

10/06 21:40, 5年前 , 2F
傷的部分了 你這邊的問題可能必須找警察說要提告民事
10/06 21:40, 2F

10/06 21:45, 5年前 , 3F
樓上…
10/06 21:45, 3F

10/06 21:52, 5年前 , 4F
過失重傷一年以下 肇事逃逸(185-4)一年以上七年以下
10/06 21:52, 4F

10/06 21:53, 5年前 , 5F
有問題嗎?
10/06 21:53, 5F

10/06 21:56, 5年前 , 6F
民事提告不是找警察,肇逃起訴時向檢察官提出,或者自行去
10/06 21:56, 6F

10/06 21:57, 5年前 , 7F
法院提出民事訴訟。
10/06 21:57, 7F

10/06 22:27, 5年前 , 8F
一行為觸犯數法益 所以輕的罪名被重的吸收掉了
10/06 22:27, 8F

10/07 00:00, 5年前 , 9F
樓上各位,認真的嗎…
10/07 00:00, 9F

10/07 03:03, 5年前 , 10F
感覺沒有耶 撞人跟肇逃是兩行為 先去提告過失重傷害吧
10/07 03:03, 10F

10/07 07:30, 5年前 , 11F
傷害刑事、重傷要毀敗難治、沒作交通事故?自提告過傷
10/07 07:30, 11F

10/07 08:24, 5年前 , 12F
三聯單上面寫什麼不是很絕對,主要看你警詢筆錄內容
10/07 08:24, 12F

10/07 08:26, 5年前 , 13F
然後過失傷害和肇事逃逸是分別兩行為,沒有吸收關係
10/07 08:26, 13F

10/07 08:26, 5年前 , 14F
,兩者數罪併罰
10/07 08:26, 14F

10/07 08:29, 5年前 , 15F
民事自行去法院提告,就算要附民也是得等案件進入法
10/07 08:29, 15F

10/07 08:29, 5年前 , 16F
院審理後才能提起
10/07 08:29, 16F

10/07 08:30, 5年前 , 17F
看起來也不構成重傷害
10/07 08:30, 17F

10/07 10:58, 5年前 , 18F
可問員警這個案子檢察官是哪一股先去問問書記官
10/07 10:58, 18F

10/07 10:59, 5年前 , 19F
過失傷害是告訴乃論要受理可以順便請求民事
10/07 10:59, 19F

10/07 11:00, 5年前 , 20F
知道股別之後寫一個簡單補充告訴狀就可
10/07 11:00, 20F

10/07 11:01, 5年前 , 21F
一般是報案時順便加告但是警察嫌麻煩自己寫告訴比較快
10/07 11:01, 21F

10/07 11:01, 5年前 , 22F
地檢署櫃臺一般有服務窗口可幫忙
10/07 11:01, 22F

10/07 14:43, 5年前 , 23F
提告過失傷害,這樣才可以附帶民事訴訟,免裁判費
10/07 14:43, 23F

10/08 00:17, 5年前 , 24F
告訴為向偵查機關申告犯罪事實,並表示追訴犯罪之意思
10/08 00:17, 24F

10/08 00:19, 5年前 , 25F
。並無須向偵察機關明確表示對何種罪名提起告訴,只須
10/08 00:19, 25F

10/08 00:19, 5年前 , 26F
告知犯罪事實即可。
10/08 00:19, 26F
文章代碼(AID): #1RkBaSR1 (L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