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關於台北捷運的兩個疑問

看板MRT作者 (MACOTOX)時間5年前 (2019/03/06 15:44), 編輯推噓33(33092)
留言125則, 27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關於台北捷運我有兩個疑問 1. 台北捷運有規劃民生汐止線,但是台北捷運橫向的已經有板南線和松山新店線的往松 山的部分,這樣蓋民生汐止線的效益大嗎?為什麼不乾脆把板南線直接延伸到汐止就好 呢? 2. 新北捷運公司另外蓋一個三鶯線,就是從板南線的一端頂埔站開始,那為什麼不乾脆 直接整併就好了,也就是板南線直接延伸三鶯就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6.215.9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RT/M.1551858275.A.AB9.html

03/06 15:47, 5年前 , 1F
2.三鶯線是中運量,但是板南線是高運量
03/06 15:47, 1F

03/06 15:51, 5年前 , 2F
1.加強基隆河北岸跟市區的連結?版上前輩應該有更好的
03/06 15:51, 2F

03/06 15:51, 5年前 , 3F
有點好奇為什麼會覺得要一路接到底@@?
03/06 15:51, 3F

03/06 15:51, 5年前 , 4F
答案
03/06 15:51, 4F

03/06 15:54, 5年前 , 5F
板南線的問題討論到爛掉了
03/06 15:54, 5F

03/06 15:55, 5年前 , 6F
板南線頭幾乎是卡死了 就可以不必討論延伸可能性 2.三鶯線
03/06 15:55, 6F

03/06 15:56, 5年前 , 7F
1.板南線南港展覽館端已經被台鐵第三軌封死了
03/06 15:56, 7F

03/06 15:56, 5年前 , 8F
1.要板南線延伸過去?別想了
03/06 15:56, 8F

03/06 15:57, 5年前 , 9F
的路廊需要轉彎能力較強的中運量(而運量也不到高運量) 不
03/06 15:57, 9F

03/06 15:57, 5年前 , 10F
2.三鶯線跟板南線的運量需求並不同 以板南線直接延伸會
03/06 15:57, 10F

03/06 15:57, 5年前 , 11F
適合以高運量系統直接延伸
03/06 15:57, 11F

03/06 15:57, 5年前 , 12F
供過於求
03/06 15:57, 12F

03/06 15:58, 5年前 , 13F
1.民生汐止線其實 基隆河以東 尤其是汐止近市區的需求更大
03/06 15:58, 13F

03/06 15:58, 5年前 , 14F
進市區
03/06 15:58, 14F

03/06 15:59, 5年前 , 15F
所以才會以基隆河為界分兩期興建
03/06 15:59, 15F

03/06 16:00, 5年前 , 16F
基本上只要先蓋到跟東環交會即可 基隆河以西可以慢慢搞
03/06 16:00, 16F

03/06 16:12, 5年前 , 17F
擋住南港線延伸的是『台鐵第三線』,但現在有人想廢掉它
03/06 16:12, 17F

03/06 16:52, 5年前 , 18F
好奇如果三鶯線用板南線延伸但採取區間車,減少班次的
03/06 16:52, 18F

03/06 16:52, 5年前 , 19F
做法,減少運量不足的成本效益問題,會不會比兩套系統好
03/06 16:52, 19F

03/06 16:53, 5年前 , 20F
畢竟減少新系統建置與養護成本,保留未來擴張與發展彈性
03/06 16:53, 20F

03/06 16:53, 5年前 , 21F
還可以減少轉車的效益問題,畢竟如柯文哲也提過系統太多
03/06 16:53, 21F

03/06 16:54, 5年前 , 22F
的相關問題這樣?
03/06 16:54, 22F

03/06 16:58, 5年前 , 23F
這問題現在也可說不存在了 因為三鶯線將由新北捷營運
03/06 16:58, 23F

03/06 17:04, 5年前 , 24F
用延伸方式線型肯定大改 而且這麼長的路線你還是得建一套
03/06 17:04, 24F

03/06 17:05, 5年前 , 25F
相容的號誌.機廠.新車廂 培養新的人員 新舊線之間的關鍵零
03/06 17:05, 25F

03/06 17:06, 5年前 , 26F
件等應該也不太可能可以互換 柯的說法參考就好 一旦使用
03/06 17:06, 26F

03/06 17:07, 5年前 , 27F
政府採購法就不太可能單純擴編並考慮新舊同廠商同規格了
03/06 17:07, 27F

03/06 17:08, 5年前 , 28F
要同廠商同規格就必須在前一計畫就把這納入後續擴充才行
03/06 17:08, 28F

03/06 17:08, 5年前 , 29F
(倒是多個捷運公司去管才真的是耗費行政資源 個人感想XD)
03/06 17:08, 29F

03/06 17:09, 5年前 , 30F
而要這樣做就必須相當有遠見 或是後續已有計畫進行中
03/06 17:09, 30F

03/06 17:09, 5年前 , 31F
了解,長知識
03/06 17:09, 31F

03/06 17:10, 5年前 , 32F
不過了解一些文獻,台灣用捷運系統另外建置,而不是傳統
03/06 17:10, 32F

03/06 17:11, 5年前 , 33F
鐵路優化提升,確實就會面對到許多建置規格差異,導致
03/06 17:11, 33F

03/06 17:11, 5年前 , 34F
事前的計畫預期變得非常重要的問題,但是台灣計畫方面
03/06 17:11, 34F

03/06 17:12, 5年前 , 35F
似乎長期的預估上,都不是非常精準,確實也產生許多問題
03/06 17:12, 35F

03/06 17:12, 5年前 , 36F
遺留,另外就是日本的市郊與地鐵直通的作法,相比起用
03/06 17:12, 36F

03/06 17:13, 5年前 , 37F
不同捷運系統來的便利,畢竟一種是同一系統無限延伸,如
03/06 17:13, 37F

03/06 17:13, 5年前 , 38F
高捷紅線,一種是到端點站換系統,如三鶯線
03/06 17:13, 38F

03/06 17:14, 5年前 , 39F
確實是效益面值得探討,畢竟傳統鐵路延伸的彈性就大的多
03/06 17:14, 39F
還有 46 則推文
03/07 00:08, 5年前 , 86F
一樣的規格 保留整合的可能性
03/07 00:08, 86F

03/07 00:11, 5年前 , 87F
為什麼不能像三鶯線一樣,從南港展覽館站以高架的方
03/07 00:11, 87F

03/07 00:11, 5年前 , 88F
式連接到汐止?
03/07 00:11, 88F

03/07 00:16, 5年前 , 89F
附近居民幹死,鋼輪噪音可去淡水線試試
03/07 00:16, 89F

03/07 01:03, 5年前 , 90F
什麼民汐線 來個汐科內湖圓山桃園的縱貫北二線喇
03/07 01:03, 90F

03/07 01:04, 5年前 , 91F
然後把西線對號車改去跑二線 紓解南港樹林間的容量跟路障
03/07 01:04, 91F

03/07 11:10, 5年前 , 92F
板南線的列車爬坡力多少??? 三鶯線國華站~永吉公園站坡
03/07 11:10, 92F

03/07 11:10, 5年前 , 93F
度最大千分之45,板南線的車子應該也爬不上去...
03/07 11:10, 93F

03/07 11:13, 5年前 , 94F
不過新的中運量多半也會以鋼軌吧 膠輪優勢越來越少 也不是
03/07 11:13, 94F

03/07 11:13, 5年前 , 95F
南港展覽館以高架方式連接到汐止 <== 這不就是基隆輕軌?
03/07 11:13, 95F

03/07 11:13, 5年前 , 96F
說用了膠輪就不會有人抗議噪音了(如內湖線開通階段)
03/07 11:13, 96F

03/07 11:19, 5年前 , 97F
鶯歌市區跟鳳鳴地區的地勢落差很大,路線再怎麼走都一定
03/07 11:19, 97F

03/07 11:19, 5年前 , 98F
會產生這麼大的坡度,除非像台鐵那樣繞一大圈上鳳鳴地區
03/07 11:19, 98F

03/07 13:02, 5年前 , 99F
直接以升降機當出入口啊
03/07 13:02, 99F

03/07 16:21, 5年前 , 100F
膠輪能用巴黎那種系統嗎?
03/07 16:21, 100F

03/07 19:37, 5年前 , 101F
我也認為只要蓋到東環就好,提前在東環轉車
03/07 19:37, 101F

03/07 19:38, 5年前 , 102F
基隆河以西,慢慢來。等松機未來再決定!
03/07 19:38, 102F

03/08 13:56, 5年前 , 103F
鶯歌那段的坡度要嘛就是要像機捷的列車各車廂都配置動
03/08 13:56, 103F

03/08 13:56, 5年前 , 104F
力才有可能爬上45‰的坡(機捷最大坡度是49.2‰)
03/08 13:56, 104F

03/08 21:26, 5年前 , 105F
膠輪後續問題超多...
03/08 21:26, 105F

03/09 08:50, 5年前 , 106F
上面都是網友自己推理的,其實是政府標案和規劃都是獨立
03/09 08:50, 106F

03/09 08:50, 5年前 , 107F
的,台灣其實都市計畫都是仕紳和培植的民選*介入一起僑
03/09 08:50, 107F

03/09 08:50, 5年前 , 108F
的,效應都是決定了方案和路線才刻意算的技術報不是比較
03/09 08:50, 108F

03/09 08:50, 5年前 , 109F
後的成果,因為從徵收發包一條龍都有人包辦,才會有這些
03/09 08:50, 109F

03/09 08:50, 5年前 , 110F
可笑的結果
03/09 08:50, 110F

03/09 08:52, 5年前 , 111F
所以你該問的是土地效應,開發轉型完成的基本上就撤走了
03/09 08:52, 111F

03/09 08:52, 5年前 , 112F
不會再改
03/09 08:52, 112F

03/09 10:31, 5年前 , 113F
推樓上~
03/09 10:31, 113F

03/09 12:32, 5年前 , 114F
膠輪轉向架是專為適用都市內小轉彎,與減噪須求環境
03/09 12:32, 114F

03/09 12:34, 5年前 , 115F
膠輪系統的輪胎費用,因爲供應商少,成本才會高
03/09 12:34, 115F

03/09 12:35, 5年前 , 116F
但行車噪音極低,低於55分貝
03/09 12:35, 116F

03/09 12:37, 5年前 , 117F
現在環狀線試車所面臨的尖銳磨軌聲,及軌道固體傳音
03/09 12:37, 117F

03/09 12:40, 5年前 , 118F
要降低到居民可容忍的半夜65分貝以下,是不可能任務
03/09 12:40, 118F

03/09 12:42, 5年前 , 119F
或許屆時又有替罪官員要負責下台,以稍解民怨
03/09 12:42, 119F

03/09 12:44, 5年前 , 120F
根源就是當年車輛轉向架採購規格,未要求徑向轉向架
03/09 12:44, 120F

03/09 12:48, 5年前 , 121F
從鋼輪與軌道間,維持垂直點狀的行駛交角來控制聲量
03/09 12:48, 121F

03/09 12:50, 5年前 , 122F
或許也是採購預算不足,無法要求轉折式的轉向架吧?
03/09 12:50, 122F

03/09 12:53, 5年前 , 123F
國內公共工程標場文化,好的系統與廠商也常無法得標
03/09 12:53, 123F

03/09 17:36, 5年前 , 124F
環狀線當時膠輪鋼輪都可投標,自也未限制轉向架型式
03/09 17:36, 124F

03/09 17:36, 5年前 , 125F
環狀線只規範平均分貝,未對彎道特別限制
03/09 17:36, 125F
文章代碼(AID): #1SVtfZgv (M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