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台灣輕軌比較適合用膠輪吧?

看板MRT作者 (NatsuNoHaya)時間4年前 (2019/12/20 21:47), 編輯推噓17(18153)
留言72則, 25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無論高架還是平面,都不能像地下那樣各種穿越 遇到前方路幅不足或障礙物就得轉彎繞道 如文湖線松機段 機捷三重段 還有三鶯線各種彎 連彎比較少的環狀線和中捷綠線都常因噪音上新聞 而平面輕軌雖標榜噪音小 但其實彎道還是有噪音,如高雄駁二段連三彎 https://youtu.be/ZGa4eLNBg64
平面輕軌更慘的事,連隔音版都不能裝 有了上述的前車之鑑 現在除非高架或平面輕軌路線整條都是直的 不然居民就會為了噪音疑慮跟你吵 而類似文湖線的膠輪系統噪音小 無論是最近通車的澳門氹仔線 https://youtu.be/dEpiHhkzz_s
還有新加坡的輕軌都是用膠輪 雖然膠輪比起鋼輪成本高 行駛晃 維護難 但總比一開始就難產的鋼輪來得好 台灣未來有規劃的地下化軌道也越來越少了 對於平面或者是高架輕軌,膠輪是不是比較適合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8.0.18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RT/M.1576849649.A.8B8.html

12/20 21:58, 4年前 , 1F
輕軌可以加裝環狀線使用的那種自動潤滑嗎?用這個應該比
12/20 21:58, 1F

12/20 21:58, 4年前 , 2F
用膠輪還要省
12/20 21:58, 2F

12/20 22:03, 4年前 , 3F
其實文湖線全速通過伸縮縫還是有點吵,但是跟機捷比已經是
12/20 22:03, 3F

12/20 22:03, 4年前 , 4F
優秀了。
12/20 22:03, 4F

12/20 22:08, 4年前 , 5F
我是覺得台灣除了地下的,新建系統都該用膠輪。用導向巴士
12/20 22:08, 5F

12/20 22:08, 4年前 , 6F
都沒關係,不然民眾很難搞。(電視機)
12/20 22:08, 6F

12/20 22:14, 4年前 , 7F
我不喜歡文湖線那種震動感欸
12/20 22:14, 7F

12/20 22:16, 4年前 , 8F
不過鋼輪本來就夭壽吵 中正紀念堂和東門還有古亭到東門聲音
12/20 22:16, 8F

12/20 22:16, 4年前 , 9F
真的很可怕
12/20 22:16, 9F

12/20 22:33, 4年前 , 10F
我覺得依照機場捷運和環狀線這樣一直被沿線廣泛針對噪
12/20 22:33, 10F

12/20 22:33, 4年前 , 11F
音情況下,一直假裝隔音牆,倒不如系統選擇還是選多點
12/20 22:33, 11F

12/20 22:33, 4年前 , 12F
膠輪好了,每每只會說換輪胎要很貴,那怎麼不想辦法蓋
12/20 22:33, 12F

12/20 22:33, 4年前 , 13F
多條一點讓他採購金額可以下降或是有機會自己生產?
12/20 22:33, 13F

12/20 22:52, 4年前 , 14F
目前環狀線噪音低得
12/20 22:52, 14F

12/20 22:53, 4年前 , 15F
有點誇張,只用噪音這理由恐怕不太合理
12/20 22:53, 15F

12/20 23:01, 4年前 , 16F
畢竟實例太少 環狀線又未通車 一般民眾只會拿機捷跟輕
12/20 23:01, 16F

12/20 23:01, 4年前 , 17F
軌來比 建議中捷也這樣改善做推廣
12/20 23:01, 17F

12/20 23:04, 4年前 , 18F
省錢吧
12/20 23:04, 18F

12/20 23:07, 4年前 , 19F
膠輪公司會倒閉啊,鋼輪沒有公司倒閉的問題
12/20 23:07, 19F

12/20 23:09, 4年前 , 20F
居民要來吵,就叫他簽一個「永久不蓋捷運同意書」就好
12/20 23:09, 20F

12/20 23:11, 4年前 , 21F
會吵噪音的,就直接不要蓋給他就好,反正別人要,
12/20 23:11, 21F

12/20 23:11, 4年前 , 22F
就和政大一樣啊,用膠輪還不是照樣來跟你吵?
12/20 23:11, 22F

12/20 23:12, 4年前 , 23F
直接不要蓋捷運給政大,這就是他來吵的代價,
12/20 23:12, 23F

12/20 23:12, 4年前 , 24F
他不要,別人要蓋,就這麼簡單的事情。
12/20 23:12, 24F

12/20 23:37, 4年前 , 25F
有B/C型路權膠輪的範例嗎 (BRT除外)
12/20 23:37, 25F

12/20 23:42, 4年前 , 26F
叫居民簽搞不好就真的簽了,是說機車那麼大聲都沒人嫌吵
12/20 23:42, 26F

12/20 23:43, 4年前 , 27F
像現在快12點了外面機車還在轟轟轟,捷運輕軌應該早停了
12/20 23:43, 27F

12/21 00:23, 4年前 , 28F
國外有膠輪式的路面電車阿
12/21 00:23, 28F

12/21 00:33, 4年前 , 29F
怎麼不考慮磁浮
12/21 00:33, 29F

12/21 00:37, 4年前 , 30F
不需要吧 軌道還是比較穩定
12/21 00:37, 30F

12/21 00:39, 4年前 , 31F
環狀線的機電當年是鋼軌鋼輪、膠輪、磁浮都可以投標,
12/21 00:39, 31F

12/21 00:40, 4年前 , 32F
但考慮到價格,後兩者不太可能得標,除非廠商賠本投標
12/21 00:40, 32F

12/21 00:52, 4年前 , 33F
環狀線居民抱怨噪音的新聞還是有啊
12/21 00:52, 33F

12/21 00:58, 4年前 , 34F
然後噪音改善,結果如以上youtube影片
12/21 00:58, 34F

12/21 01:11, 4年前 , 35F
其實最早長生線的機場捷運也是膠輪,走復復線,時速40
12/21 01:11, 35F

12/21 01:24, 4年前 , 36F
膠輪要怎麼一般路面跑?? 膠輪一定要再專軌上跑吧
12/21 01:24, 36F

12/21 01:26, 4年前 , 37F
乾脆用bus來改
12/21 01:26, 37F

12/21 01:57, 4年前 , 38F
你的膠輪輕軌都舉例成AGT了
12/21 01:57, 38F

12/21 02:02, 4年前 , 39F
12/21 02:02, 39F

12/21 02:02, 4年前 , 40F
這才是真正的膠輪輕軌
12/21 02:02, 40F

12/21 02:03, 4年前 , 41F
但膠輪有一個致命傷就是無法滑行 全程馬達都要出力
12/21 02:03, 41F

12/21 02:03, 4年前 , 42F
反而馬達聲超級吵 不如鋼輪鋼軌安靜
12/21 02:03, 42F

12/21 02:06, 4年前 , 43F
我知道你要說的是這種
12/21 02:06, 43F

12/21 02:06, 4年前 , 44F

12/21 02:06, 4年前 , 45F
但我文章明明沒有限定只能路面的,最後一句也有提高架
12/21 02:06, 45F

12/21 02:09, 4年前 , 46F
用安靜的馬達即可 膠輪滾動阻力比鋼軌鋼輪大才是固定的
12/21 02:09, 46F

12/21 02:09, 4年前 , 47F
限制(這是滑行時速度會掉的主因)
12/21 02:09, 47F

12/21 02:17, 4年前 , 48F
你的問題明明就是平面不能做隔音牆XD
12/21 02:17, 48F

12/21 02:20, 4年前 , 49F
不我的意思是高架轉彎慘但至少有隔音牆 平面更慘 但問
12/21 02:20, 49F

12/21 02:20, 4年前 , 50F
題根本是鋼輪轉彎吵
12/21 02:20, 50F

12/21 02:21, 4年前 , 51F
所以要解決根本是不是用膠輪比較好
12/21 02:21, 51F

12/21 08:06, 4年前 , 52F
膠輪車內乘客舒適度比不上鋼輪
12/21 08:06, 52F

12/21 08:58, 4年前 , 53F
環狀線對於噪音問題滿認真解決的
12/21 08:58, 53F

12/21 12:18, 4年前 , 54F
你提出高雄輕軌的問題 當然要拿能在高雄輕軌路權上跑的
12/21 12:18, 54F

12/21 12:18, 4年前 , 55F
相對應的膠輪系統阿
12/21 12:18, 55F

12/21 12:37, 4年前 , 56F
看膠輪走的軌道吧,內湖段就平穩很多
12/21 12:37, 56F

12/21 13:39, 4年前 , 57F
膠輪舒適度我覺得還不錯啊 至少不會一直有磨軌聲
12/21 13:39, 57F

12/21 14:38, 4年前 , 58F
假如有天才能開發出能自動轉到線性曲度的可轉向鋼輪台車
12/21 14:38, 58F

12/21 14:38, 4年前 , 59F
系統說不定就沒太多噪音問題了
12/21 14:38, 59F

12/21 14:56, 4年前 , 60F
12/21 14:56, 60F

12/21 14:57, 4年前 , 61F
樓上,那就是路軌兩用車。unimog與裝載機都有
12/21 14:57, 61F

12/21 20:45, 4年前 , 62F
滑動的摩擦力對角加速度做功,滾動則沒有
12/21 20:45, 62F

12/21 21:34, 4年前 , 63F
(可轉向)steering bogie,但內外側車輪仍需有速度差
12/21 21:34, 63F

12/22 04:45, 4年前 , 64F
駁二三連真的吵
12/22 04:45, 64F

12/22 22:52, 4年前 , 65F
好處多 但成本真的太高
12/22 22:52, 65F

12/22 22:57, 4年前 , 66F
膠輪+成本低→bus
12/22 22:57, 66F

12/22 23:09, 4年前 , 67F
bus就不算輕軌了吧Xd
12/22 23:09, 67F

12/23 14:30, 4年前 , 68F
我記得淡水輕軌不是有加裝自動噴砂增加摩擦嗎
12/23 14:30, 68F

12/23 14:30, 4年前 , 69F
這樣還能裝自動噴油潤滑系統嗎?....
12/23 14:30, 69F

12/27 21:46, 4年前 , 70F
不同時段
12/27 21:46, 70F

12/27 21:46, 4年前 , 71F
間,路段噴吧。起步爬坡急煞噴砂,過彎噴油
12/27 21:46, 71F

12/27 21:46, 4年前 , 72F
*時間
12/27 21:46, 72F
文章代碼(AID): #1T_D3nYu (M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