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形術提要……李仲軒講述 徐皓峰整理

看板MartialArts作者 (太極崩步)時間21年前 (2003/01/16 14:2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象形術提要 李仲軒講述 徐皓峰整理 象形術是一種別樣的形意拳。發之於外謂之形,含之於內謂之意——這是對形、意二字的 解釋,如何成為拳呢?含之於內的意,可發之於外,發之於外的形,可含之於內——如此 方為形意拳。 形意拳站樁時,目光要遠大,眼神放出去。打拳時,目光盯著指尖或拳根,隨著拳勢而盼 顧,但餘光仍要照著遠方——這都是將意發之於外的訓練法。 如何將形含之於內?這是老輩拳師不輕傳的東西。以炮拳為例,炮拳總是兩臂一磕,頂槓 而進,有出手沒有收手,其實槓出去後,還有個身子向後一聳的動作,這就是炮拳隱蔽的 收手。 說是個動作,便錯了,很微,甚至不必作出來,心領神會地一下,即可。有此一聳,就出 了功夫。 象形術的搖法也如此,搖法似向身後劃槳,還有水蕩槳的向前一蕩,這一蕩不是實作,也 是心領神會,而且不是揣摩體會,一剎那靈光一閃,想慢了就不管用了。 這兩例便是含之於內的形,比武時,真正厲害的,是這種打拳時不打出來的東西。 形意拳簡單,象形術更簡單,但內含的形豐富,如此方能善變,不是打拳時變,變在比武 時。不必我一一舉例,讀者自可從《象形術》一書中找消息。 形意拳先教「行勁」,行對了勁,也就找著了身法。象形術先教身法,晃對了身法也就找 著了,象形術晃法是在找勁,能找著自己的勁,也就能找著別人的勁,碰上就倒。 不管從何入手,都是要從一個東西裡教出兩個東西來。身法與行勁,一有全有,一個沒有 ,兩個都沒有。這是教法的不同,不是本質的不同。不是薛顛法眼高,是有人只應薛顛的 機關,在薛顛手裡才成就了武功。 比如學書法,總要先從楷書裡學出來,學出筆力才算書法。而宋代米芾橫平豎直地寫了幾 年,卻寫不出筆力,結果一看王羲之的行書,筆鋒盼顧多變,一下就悟了,筆鋒一變也就 有了筆力。書法上有米芾的先例,拳法上有薛顛的教法。 年輕時,唐維祿的徒弟中,丁志濤是「津東大俠」,我是「二先生」,有老前輩們戲稱我 為「小李二爺」。我從小不愛吃乾飯,走到哪都要粥喝,當年有「小李二爺愛喝粥」的說 法。還有就是說我字好,有一度,走到哪兒,哪兒的人都讓我留字。 張鴻慶留過我的字,他是我未磕頭的老師。我求教他時,他在天津陳家溝子一個店裡做事 ,常年住店,也不知他有沒有家人。見不到他練武,只見著他賭錢。他非常聰明,這份聰 明是練武修出來的。 形意拳練神不練力,有了神也就有了力。如何生神?要三頂三扣,張鴻慶坐在賭桌前也能 養住神。前面說了,打拳時有不打出來的拳,練法是一閃念,在平時生活中也要時不時這 麼閃閃----張鴻慶就這樣,但一般人不能學他,賭博亂性傷神,是習武者的—戒。 記得以前有篇文章說,形意拳講求悟性。如果說形意拳是岳飛傳下的,那麼祖師是三國姜 維。姜維傳人周侗教出了岳飛,盧俊義,姜維後代教出了羅成的羅家槍。姜維文武雙全, 對諸葛亮說:「丞相,文我不如你,武你不如我。」諸葛亮就與他比大槍,結果姜維敗了 。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賢者無所不能,一看就會,一會就精,若論三國武功,呂布、姜 維都要次之,頭牌是諸葛亮——這是二十年前,《北京晚報》上的文章,依我看,它說對 了,比武比的是悟性。 不能自悟自修,只會跟著師傅,今天聽個好東西,明天聽個好東西,好東西是聽不完的, 這樣沒出路。大部分佛經都是阿難寫的,他跟著釋迦牟尼,今天聽個好東西,明天聽個好 東西,結果釋迦一死,釋迦的徒弟裡,只有他一個人沒能成就。孔子誇他一個徒弟能舉一 反三,不是誇誇就完,而是說:「舉一反三」是學會一個東西的唯一方法。 我已經老朽,望有悟性者能參此《象形術》,以書為師,便認識了薛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61.58.30.95
文章代碼(AID): #-9b13Gc (MartialA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