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 塑膠射出之玻纖含量

看板Mechanical作者 (啥?)時間11年前 (2012/09/21 00:25), 編輯推噓4(4023)
留言27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小弟遇到一個問題是 "裸材玻纖含量30%, 射出後成品含量降低成23%" 目前客戶已將產品送至世界各地, 如果處理不好會賠的很慘.. 已詢問其他塑膠廠及原料廠, 有的說不會降, 有的說會降, 甚至有的說檢測sample不足 (成品 2g/pc) google及書本都找不到相關資料 ~"~ 想請問有人有相關經驗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1.172.249

09/21 00:38, , 1F
可能要往 化工塑料性質 的書籍來尋找會不會含纖不足
09/21 00:38, 1F

09/21 00:40, , 2F
塑膠模具也有可能是影響因素,畢竟"流體"不穩定性很高..
09/21 00:40, 2F

09/21 00:49, , 3F
謝謝樓上回覆, 目前已將裸材及成品送sgs檢測.在報告出來前
09/21 00:49, 3F

09/21 00:50, , 4F
有推測幾個想法:1.玻纖原本長度被螺桿切成粉末狀,導致燒結
09/21 00:50, 4F

09/21 00:51, , 5F
檢測的方式會有落差. 2.料管本身的間隙使玻纖會往裡面跑.
09/21 00:51, 5F

09/21 00:52, , 6F
3.sample數的確不夠. 因明天要跟大頭開會,現在還在想還有
09/21 00:52, 6F

09/21 00:52, , 7F
沒有其他原因...
09/21 00:52, 7F

09/21 00:55, , 8F
調機的參數(壓力,溫度...等),有可能穩定一陣子,之後不穩!
09/21 00:55, 8F

09/21 00:59, , 9F
不然就是查"玻纖"的材料性質,估狗看看,有很多可以假設
09/21 00:59, 9F

09/21 01:01, , 10F
也許送件可以:1.首件良品2.穩定中樣品3.過一段時間的樣品
09/21 01:01, 10F

09/21 01:02, , 11F
以生產時間來做一個樣品送樣檢測的選擇,也許比較好查出!
09/21 01:02, 11F

09/21 01:05, , 12F
是怎樣測試,如上所講,玻纖流動性不夠,所以進點跟末端
09/21 01:05, 12F

09/21 01:06, , 13F
會有一個差距,建議要查的話,先從材料SPEC開始看
09/21 01:06, 13F

09/21 01:08, , 14F
最後就是"裸材"的%數含量是否確實,裸材品質是否合格..
09/21 01:08, 14F

09/21 01:10, , 15F
"裸材品質"除了從標準書來看之外,看送樣結果是怎樣囉!
09/21 01:10, 15F

09/21 22:45, , 16F
我突然想到次料問題...嗯....QQ
09/21 22:45, 16F

09/21 23:47, , 17F
台灣現在應該不太敢用次料了吧!再者被抓到,照板主的
09/21 23:47, 17F

09/21 23:48, , 18F
情形,應該會賠到爛掉,在SPEC上應該有註記一個範圍區
09/21 23:48, 18F

09/21 23:49, , 19F
應該是在那個範圍區去跟客戶談(我遇過也只有日本人會
09/21 23:49, 19F

09/21 23:50, , 20F
會看這個,真的用次料就是射出廠的問題,其他全部無關
09/21 23:50, 20F

09/22 10:31, , 21F
流動性的問題,產品偏進點側 與 流動末端 比較一下就知了
09/22 10:31, 21F

09/22 10:31, , 22F
PA+GF這情況會很明顯 因為PA流動性很好
09/22 10:31, 22F

09/22 10:35, , 23F
流動性的問題除了射出還有模具,模具盡力做到溫差少
09/22 10:35, 23F

09/22 10:36, , 24F
會不會少的問題,你就回去想理論,從理論上是會少的.
09/22 10:36, 24F

09/22 10:37, , 25F
因為膠體流動不可能等速等均勻,所以射出機不是有三段
09/22 10:37, 25F

09/22 10:37, , 26F
調速,調整不同的波前
09/22 10:37, 26F

09/22 10:38, , 27F
塑膠模具是熱傳學跟流體力學的結合
09/22 10:38, 27F
文章代碼(AID): #1GMqEDnM (Mechan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