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無人機「全副武裝」 國造中、大型無人機

看板Military作者 (Ryan是這麼幹的是根本沒3)時間1年前 (2023/06/29 23:34), 1年前編輯推噓8(8015)
留言23則, 9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原文來源:自由時報 https://def.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344704 原文摘要:無人機於2020年雙亞戰爭、2022 年烏俄戰爭之中大放異彩,從戰場配角躍升為 主要兵力一環。據透露,中科院研製的「戰術 型近程無人飛行載具」(UAV)除了將透過構 改,於機腹下方外掛彈鼓外,科研單位亦持續 推動國造「銳鳶二型」中型無人機掛載2.75吋 火箭彈的計畫,「騰雲」大型無人機也持續 進行掛載飛彈整合工作,藉此增添無人機運用 彈性。 心得感想: 這則新聞證實了幾件事: 1. 現有的戰術近程無人機沒有雷射標定的功能 ,之後才會加裝 2. 戰術近程無人機會增加「彈鼓」(該不會是 橙森國際的那玩意?) 3. 銳鳶二會有70mm火箭,可以對空對地 4. 騰雲有飛彈,型號不明 注意事項:請注意版規內容。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3.106.176.167 (日本)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688052866.A.B8A.html ※ 編輯: ryannieh (133.106.176.167 日本), 06/29/2023 23:38:00

06/29 23:40, 1年前 , 1F
建議你換個app發文吧 JPTT很常會發生你上面的狀況
06/29 23:40, 1F

06/29 23:43, 1年前 , 2F
感覺中科院一直想證明銳鳶二的武掛能力,但海軍對
06/29 23:43, 2F

06/29 23:43, 1年前 , 3F
武裝掛載興趣缺缺,和空軍主動提出騰雲需有武掛能
06/29 23:43, 3F

06/29 23:43, 1年前 , 4F
力大異其趣
06/29 23:43, 4F

06/29 23:48, 1年前 , 5F
以後台海就是無人機大戰了 渡海難度越來越高
06/29 23:48, 5F

06/30 00:05, 1年前 , 6F
多點電戰無人機感覺也很猛
06/30 00:05, 6F

06/30 00:06, 1年前 , 7F
銳鳶二除了火箭彈,還能投什麼?
06/30 00:06, 7F

06/30 00:07, 1年前 , 8F
小牛?
06/30 00:07, 8F

06/30 00:16, 1年前 , 9F
銳鳶二如果能裝海搜雷達確實一點裝武器的意義都沒有
06/30 00:16, 9F

06/30 00:16, 1年前 , 10F
,反正他不可能載反艦飛彈,所以他的任務就是幫所有
06/30 00:16, 10F

06/30 00:16, 1年前 , 11F
的岸際飛彈、船艦找目標,增加實際有效射程
06/30 00:16, 11F

06/30 00:18, 1年前 , 12F
火箭對空就代表他要有紅外或是雷射導引,不管是哪種
06/30 00:18, 12F

06/30 00:18, 1年前 , 13F
都可以塞給陸軍甲車。之前那個傳說的30mm機炮+40榴
06/30 00:18, 13F

06/30 00:18, 1年前 , 14F
不如就30mm機炮加火箭
06/30 00:18, 14F

06/30 09:30, 1年前 , 15F
30機砲+40榴是IFV用的組合嗎
06/30 09:30, 15F

06/30 09:31, 1年前 , 16F
看起來有種詭異感,尤其榴彈發射器如果不是同軸安置
06/30 09:31, 16F

06/30 09:31, 1年前 , 17F
的話又更奇怪
06/30 09:31, 17F

06/30 09:38, 1年前 , 18F
可能是我也不懂
06/30 09:38, 18F

06/30 10:37, 1年前 , 19F
新雲豹30鏈砲+40榴是聯合報洪哲政寫的,但我懷疑可
06/30 10:37, 19F

06/30 10:37, 1年前 , 20F
能根本只是CM32/33/34增購計畫
06/30 10:37, 20F

06/30 11:23, 1年前 , 21F
現實戰場四軸的運用更廣,應該加快的是四軸
06/30 11:23, 21F

06/30 15:17, 1年前 , 22F
中科院的紅雀三是三軸VTOL,烏克蘭愛用四軸是因為
06/30 15:17, 22F

06/30 15:17, 1年前 , 23F
四軸最好買
06/30 15:17, 23F
文章代碼(AID): #1adQI2kA (Mili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