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創:光速戰記 - Daft Punk

看板Movie-Score作者 (林紙鶴)時間12年前 (2011/12/23 21:55), 編輯推噓8(803)
留言11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Reviews and samples from http://blog.roodo.com/koalalin/archives/18587879.html 【Tron: Legacy】:雷射般的旋律光影,直接、大氣而宏偉 如果片商Disney沒有拍《創:光速戰記》(Tron: Legacy,2010),我還真不知道1982年— —那個電腦科技露出無限潛能曙光的時代,有這麼一部稱作《電子世界爭霸戰》的前衛電 影。看樣子,《駭客任務》對於虛擬位元世界的天馬行空,以及一切不可能中的可能,都 跟《電子世界爭霸戰》有著密切的前後呼應。 1982年的電影,視覺特效仍為手工勞力的實驗階段;據說它的「光影特效」,都是台灣公 司「宏廣」動畫師用手繪的方式,一張張嘔心瀝血畫出來的。對應今日以軟體計算的《創 :光速戰記》,其視覺效果的宏偉、飄渺、巨幅、精緻,目眩得有如新古典與前衛科技的 藝術集合體,若缺乏這些強烈震懾的光影設計,姑且不論它想延續或致敬的「前身」,《 創:光速戰記》在《阿凡達》、《變形金剛》或更早期的《駭客任務》面前或許就像某種 搞笑的猴戲。 導演Joseph Kosinski是法國電音兩人組「傻瓜龐克」(Daft Punk,即Thomas Bangalter 跟Guy-Manuel de Homem-Christo) 的樂迷,早在2007年前製期間,他就跟Daft Punk洽談 合作的可能性。在Kosinski的構想中,《創:光速戰記》虛擬的科技世界應該交由他很欣 賞的電音高手作配樂,而名單首選的Daft Punk居然也表示自己深受《電子世界爭霸戰》 的啟發,這無疑讓Kosinski大感振奮。如果以科幻經典《銀翼殺手》來比喻,以機械人扮 裝佇立樂壇的Daft Punk就好比Vangelis對於電影的重要性;沒有他,電影甚至就不成立 。也許Kosinski好幾年之後回頭看他這部作品,會有這種感觸吧? 精美的黑膠樣式CD http://farm8.staticflickr.com/7150/6553322685_439d0ec006_b.jpg
歐陸,一向是電音信徒的聖地。出身歐陸的Daft Punk,首次跨界嘗試電影配樂,然後他 們的風格又跟《電子世界爭霸戰》的「後續劇情」這麼搭配,無非讓不少忠實粉絲 (包括 Kosinski自己) 都相當期待他們的「神之音」。基於這些理由來想像《創:光速戰記》的 配樂會有怎樣子的形態,必定會對專輯序曲〈Overture〉大感驚訝。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8OELzmpgZo
這是一首相當正統、古典的交響演奏曲,除了1分36秒加入的鍵盤低音,其餘都是法國號 、長號、弦樂,跟響亮銅鈸的雄偉聲音。如果繼續聽下去,會發現Daft Punk根本不是在 作一張電音舞曲的衍發專輯,或許粉絲可以在〈End of Line〉、〈Derezzed〉找到Daft Punk的電音神韻,但整部作品其實是很「管弦」的。電音,在電影裡面就像他們客串的舞 廳DJ一樣,演出短暫卻已讓人 (其實是粉絲) 印象深刻。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casaZ9-Mxc
交響編制對職業配樂作曲家可能是個基本作業,不過對電音DJ可能就有些困難了。於是, Daft Punk透過一些「職業人士」的協助,在英國倫敦找了80多人編制的管弦樂團,並邀 請到Bruce Broughton擔任樂團顧問,還有Broughton在UCLA的學生Joseph Trapanese來擔 任管弦編曲;謠傳管弦樂團的費用,是Daft Punk自掏腰包的,若此為真也未免太慘。這 還不夠,因為連Hans Zimmer、John Powell還有Harry Gregson-Williams,都出現在 Daft Punk的感謝名單內!深諳Zimmer體系的樂迷,必定會發現他提供不少資源給Daft Punk,像交響樂團指揮Gavin Greenaway、錄音師Geoff Foster、混音師Alan Meyerson, 以及〈Adagio for Tron〉的協同編曲Toby Chu,都是Zimmer集團人馬;就連整個配樂的 混音後製,都是在Zimmer的美國總部Remote Control完成。 當我聽到〈The Grid〉傳出陣陣固定起伏的綿密弦樂,或〈Recognizer〉貌似《全面啟動 》的重壓力格局,其實也不怎麼驚訝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1eI-7XWjho
《創:光速戰記》的片頭,以Jeff Bridges戲味十足的獨白開場,並配合〈The Grid〉滾 輪般的電頻節奏;這段影音演出相當出色,而且主旋律帶進來的瞬間,確實有打動到我, 真的有那種進入未知領域、尖端世界探險的興奮感。關於主旋律,Daft Punk的設計很簡 單、直接,且夠俐落,絲毫沒有轉折迂迴的音階變異,是那種觀眾離開電影院就能朗朗上 口的旋律。有趣地,它讓我想起Trevor Rabin在《世界末日》所寫的〈Launch〉,同樣豪 情、同樣好記,只不過一個是上升音階,一個是下降音階。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FXYuw96d0c
Zimmer的綿密弦樂風格,或John Powell的《神鬼認證》風格,在一些戰鬥、對峙的橋段 有很高的加持效果,像〈The Game Has Changed〉、〈C.L.U.〉都是精采的氣勢時刻,且 具備著將之史詩化的野心;感覺整個S.O.P是:Daft Punk提供構想,管弦負責人Joseph Trapanese實現出來,最後Daft Punk再加入電氣化低頻跟節奏。側寫反派魔王大演講的〈 Rectifier〉,恐怕是Trapanese表現黑暗力道的得意演出,只差沒動員合唱團來加碼氣勢 ;另一個打鬥戲碼〈Disc Wars〉,同樣有著綿密弦樂的低音表現,Daft Punk的電子音色 在中段之後亦趁勢介入。 上述樂曲所提供的資訊,可以讓人得知一件事:Zimmer集團不但分享他們專業的人力資源 ,他們的「想法」——就像《全面啟動》一再強調的「idea」,也微妙進入了Daft Punk 概念內的樂音潛意識。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gkxlQyw03A
即使如此,Daft Punk的電子演出,包含他們使用的取樣音源跟合成器,依舊跟Zimmer集 團的質感很不一樣。側寫傳奇工程師之子Sam Flynn的〈The Song of Flynn〉,有著一波 波晶瑩夢幻、毫無雜質的優美電訊;〈Armory〉結實的低頻,〈Nocturne〉弦樂與低鳴的 合成器,還有將動人情緒層疊而成的〈Solar Sailer〉——它讓我聯想到Steve Jablonsky《絕地再生》的序曲。這些偏向浪漫情懷的電子鍵琴,納入了Daft Punk經營黑 暗氣勢之外,淡淡失落的幽靜幻想。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RvVyMuWbpM
最讓我感到神奇的是這首〈Outlands〉,顯然Daft Punk除了擷取Zimmer於《全面啟動》 的創作意識,極微主義的層次調性也成為他們品嚐的對象;樂曲末段的宏亮小號,就像樂 器的金屬構造一樣閃閃發光。〈Flynn Lives〉則把反覆弦樂的呈現位階降低,讓它變成 主題旋律的背景襯奏;這首跟〈Finale〉都擁有足以稱作盪氣迴腸的磅礡氣氛。而〈 Adagio for Tron〉堪稱整部作品最具戲劇衝擊能量的悲歌,擔任過《神鬼奇航》系列演 奏的大提琴家Anthony Pleeth,則為樂曲後段獨奏出低廻不已的旋律;《創:光速戰記》 也因為英倫管弦樂手的宏偉樂音,大幅提升所謂「配樂為電影加分」的影音厚度。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lFXgaeQqAI
導演Kosinski曾描述他跟Daft Punk洽談時,從Bernard Hermann的科幻音樂聊到Wendy Carlos,也就是《電子世界爭霸戰》的女性配樂家;他們似乎要由過去前輩的作品,理出 一套能捉住《創:光速戰記》世界觀的音樂樣貌。《駭客任務》系列的Don Davis,是透 過自身擅長的當代音樂語言,冷冽精準扣住電腦世界的迷離與危機;而Daft Punk似乎就 從Vangelis開始出發,因為他是電子音樂的先驅者之一。讓人最明顯感受到Vangelis神韻 的,是〈Rinzler〉、〈Arrival〉這兩首;前者的電子律動,異常相似《銀翼殺手》的〈 Blade Runner (End Titles)〉,後者鋪陳於聲線上方的合成器,也很Vangelis的風格。 即使如此,像〈Fall〉或〈The Game Has Changed〉沙沙作響的失真電噪,依舊屬於 Daft Punk專屬的電氣空間。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GzJFJRkmCE
對於一部LED光束衣跟性感女角Olivia Wilde都比父子相認劇情還更吸引目光、留下印象 的科幻題材,Daft Punk不像自身固有創作的「配樂」已經足夠撐起整個虛擬電子世界的 重量;跟《銀翼殺手》片尾曲有著同樣命名方式的〈Tron Legacy (End Titles)〉,有如 註腳般進行一趟電音與管弦色彩的完美總結。就算Bangalter跟De Homem-Christo在這個 管弦比例比預期還大的作品內,比較像是「Feat. Electronic Music」的助理角色,他們 依舊為《創:光速戰記》的黑夜幻域,如雷射般發射出一道相當直接、大氣且洗腦的旋律 光影。 我自己並非Daft Punk的死忠信徒,對他們過去遊走科技舞曲、復古迪斯可的豐功偉業也 不甚了解。然而,《創:光速戰記》卻著實觸動了我;打從〈The Grid〉開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0FwEmUycYI
(4.20 / 5.00) -- http://blog.roodo.com/koalalin Snow Cockroach Soundtrack Personal Reviews Once I take on a project, I make it a point of doing the absolute best job that I can. -------Christopher Youn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1.135.104

12/24 03:00, , 1F
推好文!看完電影覺得音樂很讚~~
12/24 03:00, 1F

12/24 03:01, , 2F
原來Remote Control也有參一咖呀...XD
12/24 03:01, 2F

12/24 20:35, , 3F
難怪~
12/24 20:35, 3F

12/26 18:20, , 4F
原來如此 :p
12/26 18:20, 4F

12/29 12:06, , 5F
這張貌似缺貨很久了
12/29 12:06, 5F

12/31 15:45, , 6F
真的是一張讓人印象深刻的配樂 很喜歡他的編排
12/31 15:45, 6F

01/02 15:14, , 7F
名作!!!!
01/02 15:14, 7F

01/06 16:23, , 8F
超棒超喜歡的!!!沒入圍奧斯卡超可惜!!!
01/06 16:23, 8F

01/12 00:26, , 9F
超愛聽JEFF口白那段!!!!
01/12 00:26, 9F

01/16 21:38, , 10F
樓上,就The Grid那首呀 :)
01/16 21:38, 10F

01/25 03:18, , 11F
這張好聽阿~~
01/25 03:18, 11F
文章代碼(AID): #1Ez8XUwp (Movie-S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