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Power Factor w/ Partial Motion?

看板MuscleBeach作者 (caRt)時間12年前 (2012/08/17 11:41),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抱歉自己回自己的文, 但是我想這兩者應該分開來討論. BodyBuilding.com裡面的兩篇關於partial motion的文章: (partial-range of motion, partial-range repetition) http://www.bodybuilding.com/fun/betteru21.htm http://www.bodybuilding.com/fun/dickinson14.htm 簡單來說, partial motion希望做到的是不受極限點的影響, 透過分部訓練, 來達到最佳訓練效果. 在做全程動作的過程中, 總會存在有一個角度/位置讓人推/舉不過某個重量, 但, 實際上, 一旦超越過那個癥結點, 肌肉其實所能推/舉的重量都遠高於全程動作. (這個跟一般所說的重量瓶頸是不一樣的概念喔) 明明我們的肌肉就是可以舉起較高重量的, 為何要讓全程動作的小重量給侷限住? 所以, 推薦的訓練方法是: 針對同肌群, 在不同部位使用不同的重量來做訓練, 透過分段, 應可以讓該肌群在各方位都達到最佳成效 除卻power factor的細部數學運算, 它應該仍可作為一個訓練量的衡量方法, 在更嚴謹的定義之後, 應該不失為一個好的理論. 而partial motion本身理論在我看來是比較沒有問題的, 因材施教, 向來如此. 只是, 兩者理論幾乎都被拿在一起併相討論, 我覺得反而才是最大的誤區來源. 結合點錯了, 應該是這麼說...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3.229.230 ※ 編輯: CarsonT 來自: 140.113.229.230 (08/17 12:54)

08/17 13:06, , 1F
我想到用曲軌改變各作動角度力臂的二頭架(CABLE)訓練機XD
08/17 13:06, 1F

08/21 18:10, , 2F
找人補就好了啊
08/21 18:10, 2F
文章代碼(AID): #1GBRrI_r (MuscleBe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