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人社科學無法卓越?

看板NCCU07_GIDS作者 (小天使能吃嘛?)時間16年前 (2008/01/27 22:3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中國時報 2008.01.25  人社科學無法卓越? 王振寰  由近日新聞得知,教育部新一波五年五百億「國際一流大學與頂尖研究中心」計畫 ,政治大學可能被排除於新的核定名單之外。設若如此,未來國內所謂的頂尖大學或研究 型大學,就將只有以理工醫農為主的大學;也就是說,教育部似在宣示,高等教育的卓越 發展不必考慮人文社會科學對國家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和貢獻。  長期以來,台灣的各項政策與高等教育從來就是以科技思考來領導,各項資源嚴重 向理工科技學科傾斜。就第一期兩年的五年五百億頂尖計畫分配為例,唯一以人文社會科 學為主的政治大學僅分得其中的百分之三,理工醫農大學則取得絕大部分資源。而教育部 頂尖計畫的目的,在於以特別預算的方式,挹注於少數大學,並預期和要求這些大學能在 五年之內進入世界百大之林。因此,每個學校也被要求訂定指標和標竿學校來逐步達成目 標。  這些指標不外乎頂級國際期刊、論文引用數、國際級院?會士人數、產學合作等客 觀指標,外加一些質化指標,包括制度和體制改革、教學與輔導成效、國際化措施等。質 化指標主要涉及校務運作,其評估對一般綜合型大學或是人文社會科學大學都合用;但是 量化指標部分明顯非常不利於政大這樣的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大學,即使政大在國際化 指標中名列前茅,也並未因此受肯定。  眾所周知,理工醫農的語言是英文,其研究沒有國界,因此國際評比的標準相對清 楚,而學校要訂定追求目標也相對容易。但對人文社會科學而言,其研究有地域性,發表 也受語言限制,例如要求中文領域或中國?台灣史學者以英文發表有何意義?因此以國際 期刊的排名、或領域的國際排名來要求人文社會科學,是將理工學界的想法,強加在人文 社會科學領域,其結果不但荒謬且扭曲學科發展。現今我們可看到台灣各大學的發展,能 寫國際論文的學科?學者,備受尊崇,而書寫書籍的人文社會學者變得沒有地位,其學術 傳統也被所謂國際主流學科歧視。  因而在教育部邁向國際排名要求下,以人文社會科學見長的政大飽受歧視,這幾年 的國際期刊論文數逐年增長,但與理工醫農大學相比,仍屬小巫見大巫;人文社會科學的 老師所大量出版的中文書籍,被認為由於缺乏學術評審標準,因此沒有具體貢獻,且缺乏 國際學術水準。這些指控根本就是以理工的表現來看待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而忽略其學 科的在地性、特殊性和多元性。  台灣的高等教育要重視國際化,這應該是共識;但是國際化不能窄化到完全以理工 思考為主導,而忽略人文社會科學的價值,與理工的國際化是不同的。高等教育的目的, 在於培育優秀的人才,以及為國家社會培育良好素質的公民。科技領域為國家社會培育科 學家、工程師,但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也為國家社會培育優秀的政府官員、企業家、律師、 法官、作家、文學家、甚至具理想主義色彩的社會運動者等。因此,人才的培育並不能只 限於理工學科,以國家預算來支持的頂尖大學預算,更不應該窄化到只為了進入世界百大 ,而失去大學的目的在於培育人才的最高宗旨。  政大執行兩年頂尖大學計畫以來,深處邁向世界百大之要求與培育優秀人才為本的 兩難中。以前項要求,政大勢必以卵擊石,無法提出亮麗的國際化發表和排名的成績,更 無法與理工醫農為主導之大學競爭。然以培育人才為主的作法,勢必將原來就已經很少的 經費分配到各領域,而無法配合將經費集中少數研究中心或學者身上,以便大量發表以吸 引國際注意力甚至成為國際頂尖之方向。在學校內部討論之後,政大決定將這項特殊預算 和經費,用於學校整體教學和研究能力的提升。  我們主張,頂尖計畫的審查應該回歸高等教育的基本面,也就是培育優秀人才和未 來社會的領導人。理工人才固然重要,但人文社會科學訓練出來的人才,對於國家社會發 展同等重要,或者更重要。   (作者為政治大學研發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頂尖學府扶植 不應輕人文社會 【聯合報╱唐啟華/政大歷史系教授(台北市)】 2008.01.25 03:42 am 報載,教育部第二階段「五年五百億」頂尖大學計畫即將宣布,政大與其他兩校「岌岌可 危」。此事傳出後輿論皆難以置信,乃因台灣高等教育追求卓越固有其特殊方向,但若將 預算全數撥給理工大學,而捨棄以人文社會為主之政大,其理實難令人折服。 政大數十年來早已培育無數社會各領域高層領導人(含政府領導人、企業總經理、中央研 究院院士、非營利組織負責人),增進國家社會競爭力於無形,其貢獻在學術排名裡卻幾 乎完全無法呈現。且政大之社會人文研究成果在自然科學評比標準下也被大幅度扭曲,無 法如實呈現。 如將政大與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相較,兩者命運顯有類似之處。該學院自一八九五年創校以 來,就在英國獨樹一幟,係以社會科學為主的頂尖學校,素有「社會科學的實驗室」之美 譽,一部校史幾可說是英國社會學科發展史。 政經學院之研究質量與教學創新成就皆具國際聲譽,教授群亦常成為政府機構、國際組織 顧問、諮詢委員(此點與政大相近),與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倫敦帝國學院、倫敦大學 的大學學院並稱「英國G5超級精英大學」。 此外,該校亦如政大擁有多個研究中心,在經濟、政治、社會、法律、國際關係等領域皆 蜚聲國際。其國際化程度尤其知名(政大國際化程度亦在全國獨占鰲頭)。學生國際化是 學院特色之一,在台灣也有同學會,現任會長是蔡英文博士,知名校友有俞國華、朱撫松 、杜正勝等。 政經學院絕對是英國及西方世界具有高度學術聲望的高等學府,但該校在世界大學排名榜 卻也飽受理工評比標準的困擾。與政經學院相較,政大評比同樣受困於國內習以自然科學 標準衡量學術發展。但事實上,社會人文領域的本土特色較強,不似自然科學具有全球一 致標準,也難以在短期間內看到具體成果。 當前國內政治經濟社會面臨轉型,實應扶植類似政大之頂尖人文社會大學,建立台灣在國 際社會之主體性及學術特色。以政大長期以來的學術資源、圖書設備、學術聲譽及競爭力 ,應是最值得期待的頂尖學府,當可協助台灣走出「第三條路」。 【2008/01/25 聯合報】@ http://udn.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0.178.122
文章代碼(AID): #17d9TX3r (NCCU07_G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