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稿]第十四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ꔠ…

看板NTNUch-94作者時間17年前 (2007/08/31 11:3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臺師大國文所第十四屆研究生論文發表會部落格: http://blog.yam.com/ntnuch95 ★ 第十四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 徵稿辦法 ★ 壹、邀稿對象:國內各大學院校中國(語)文學系等相關系所之碩、博士班研究生 (含進修部)。 貳、論文題目:有關中國經學、史學、哲學、文學、語言文字、國文教學等領域之論文 皆歡迎投稿。 參、截稿日期:民國九十六年十一月十二日(郵寄者以郵戳為憑,電子檔至當日廿四時        為止)。 肆、會議時間:民國九十七年三月二十二日(星期六)上午八時至下午五時。(預定) 伍、會議地點:臺灣師範大學校本部教育學院二樓演講廳舉行。(預定) 陸、撰稿格式:(附於本文文末) 柒、會後論文集採用電腦排版,為便利編輯作業,來稿請依上述之格式繕打。 捌、本會不負責來稿內容之著作權問題,來稿請勿發生侵害第三人權利之情事,如有抄 襲、重製或侵害等情形發生時,概由投稿者負擔法律責任,與本會無關。 玖、來稿請註明論文類別(經學、史學、哲學、文學、語言文字、國文教學),以利本 會聘請校內相關領域之學者進行審稿。 拾、本會不接受已在公開刊物或研討會發表過之文章,請勿一稿多投。 拾壹、本會開會時以作者原稿印製發放,會後將依修改稿,再行刊印論文集。 拾貳、來稿(包含論文書面檔、論文word檔及報名表,資料未齊者恕無法處理) 1.論文及報名表書面檔: 論文請以 A4 紙張大小列印三份連同報名表一份(需簽名),送達或郵寄至 【106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收】 (請於收件欄註明「投稿第十四屆師大國文學系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2.論文及報名表word檔:請E-mail至 ntnuch95@yahoo.com.tw。 拾參、其他詳細會議相關訊息或徵稿辦法修正、報名表下載,請至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網站:http://140.122.82.194/ 或「臺灣師大國文所第十四屆研究生論文發表會部落格」: http://blog.yam.com/ntnuch95 查詢。 =========================== 撰 稿 格 式 如 下 ============================== 一、論文字數以一萬至一萬五千字為限,並請於論文的首頁附摘要(500字以下) 和關鍵詞(3到5個)。   二、論文請用Word98以上之文書處理系統編輯。來稿請附A4論文列印稿3份(見    辦法拾貳),並將檔案E-mail至:ntnuch95@yahoo.com.tw,請於主旨欄註明 「報名第十四屆臺師大國文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語言文字組如有難字需 用造字,請附加圖檔)。 三、版面設定: (一)以橫式書寫,正文請設定為12號新細明體,單行間距。 (二)論文題目請用18號標楷體,各章標題請用16號標楷體,作者姓名、 系級、各節標目、參考書目之標題請用14號標楷體。 (三)論文以A4之規格編輯,天界、地界皆為3.17公分,左界、右界 皆為2.54公分。 (四)頁碼請以半形之阿拉伯數字標於頁底中央。 (五)凡阿拉伯數字,請全部以半形表示。 四、論文各章節使用符號依序為:壹、一、(一)、1、(1)等,論文題目與 作者、作者與系級、系級與提要、章與章之間皆留一行之空間;章與節和節 與節之間不空行。 五、請使用新式標點符號,書名號用《》,篇名號用〈〉。書名與篇名連用,則 使用《.》。如《論語.學而》。 六、文中引文不分開處理者,加上「」號;引文中的引文,加上『』號。獨立引 文,文上下各空一行後低3格,由第4格開始繕打,並使用12號標楷體。 七、文中注釋請一律使用隨頁注,注釋號碼以全篇為一計算單位,使用同一順序。 注釋號碼請使用上標之半形阿拉伯數字。 八、注釋之體例,請照下例之格式: (一)引用現代專著: 杜保瑞:《莊周夢蝶》(台北:書泉出版社,1995年),頁122。 (二)引用期刊論文:    趙制陽:〈姚際恆詩經通論評介〉,《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十三卷 第十二期(1980年12月),頁75-86。 (三)引用論文集論文: 余英時:〈清代思想史上的一個新解釋〉,《歷史與思想》(台北:聯 經出版事業公司,1976年),頁121-156。 (四)引用學位論文: 曾議漢:《錢穆「文化學」思想初探》(台北:華梵人文科技學院東方 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頁32。 (五)引用古籍原刻本: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南宋鄂州覆北宋刊龍爪本),卷二, 頁2上。 (六)引用古籍影印本: (明)郝敬:《商書辨解》(台北:藝文印書館,1969年,《百部叢書 集成》影印《湖北叢書》本),卷三,頁2上。 (七)引用古籍點校本: (清)曹雪芹、高鶚原著,馮其庸校注:《紅樓夢校注》(台北:里仁 書局,2000年),頁10。 (八)引用報紙論文: 丁邦新:〈國內漢學研究的方向與問題〉,《中央日報》第22版,1988 年4月2日。 (九)引用網頁資料: 龐樸:〈三重道德論〉,http://www.jianbo.org/Wssf/Pangpu.htm。 (十)再次徵引,可用下列簡便方式處理,如: 1 王叔岷:《湯顯祖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頁95。 2 同前註。 如果再次徵引的註不接續,可用下列方式表示: 5 王叔岷:《湯顯祖評傳》,頁96。 九、參考書目之格式,分為古籍文獻及近人著作二種: (一)古獻文獻以文獻成書之朝代為序,條列之。遇一書有各家注疏時,只列 時代最近之注疏家: (漢)《儀禮》,(清)阮元刻本,台北:藝文印書館影印《十三經注 疏》本,1993年。 (明)《商書辨解》,(明)郝敬,台北:藝文印書館,《百部叢書集 成》影印《湖北叢書》本,1969年。 (二)近人著作,不分專書、學位論文、期刊論文,以人名筆劃為次,依序排 列之。同一人有若干著作,則依西元紀年順序列之: 李存智:1993年,《韻鏡校證及研究》,東海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林慶勳:1988年,《音韻闡微研究》,台北:學生書局。 1993年,〈中州音韻輯要的反切〉,《第一屆國際清代學術研 討會論文集》頁497-521,高雄,中山大學。 十、參考書目請在全文(包括附錄)結束之下一頁開始列出。 ============================================================================ * 第十四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籌備小組 誠摯邀稿 ※ 編輯: esmusssein 來自: 125.232.193.216 (08/31 11:37)
文章代碼(AID): #16ruopt8 (NTNUch-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