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摘錄]星際塵粒表面平滑與否可解釋宇宙中的氫 …

看板NTUCH-90作者 (你媽的鐵支)時間19年前 (2005/07/24 17:1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sky 看板] 發信人: plutostar.bbs@bbs.mcu.edu.tw (薰衣草的邂逅), 看板: sky 標 題: [摘錄]星際塵粒表面平滑與否可解釋宇宙中的氫分子來源 發信站: 銘傳築夢別境 (Sat Jul 23 21:46:13 2005) 轉信站: ptt!ctu-reader!ctu-peer!news.nctu!nctumenews!news.ind.ntou!news.ntu!ne 氫原子是結構最簡單的元素,由一個質子和一個電子所組成;它同時也是宇宙中 數量最多的元素,恆星之間到處充滿了氫元素所組成的氣體或塵埃雲氣,雲氣中 最濃密的部分甚至會因重力塌縮而形成新恆星和行星。但天文學家一直有個疑惑 未解:為何宇宙中的氫元素,大多是以氫分子--兩個氫原子結合在一起--的形式 出現呢?這些氫分子究竟是從哪來的?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 State University)物理系教授Eric Herbst近日發 表論文指出:他們發現一個非常細微之處--從星際塵埃粒子表面平滑與否,可以 解釋為何宇宙中有數量如此龐大的氫分子。    由於在寒冷的太空中,必須有足夠的能量使兩個氫原子能結合成分子,因此它們 必須現在某個塵粒的表面相遇。天文學家以前就曾提議過:太空當中的這些塵粒 可以提供足夠的化學反應面積,但於實驗室中從未做出類似的結果;更精確一點 地說,實驗室中所做出的氫原子合成分子的反應數量,並不足以解釋宇宙中如此 豐富的氫分子。    Herbst等人利用電腦模擬,觀察兩個氫原子在不同平滑程度的塵粒表面翻滾、最 後終於結合而形成氫分子的情況。最後結果,他們發現只有在粗糙的塵粒表面, 才能形成足以與宇宙中真實觀測到的含量相同的氫分子。他們解釋:之前類似的 電腦模擬工作都假設化學反應在平滑表面進行,因為這樣的計算會比較快且容易 ;但太空塵粒的表面不可能都是平滑的,他們也是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才決定從 平滑表面轉換成粗糙表面,之後才能得到與真實觀測數量類似的結果。 參考資料:http://researchnews.osu.edu/archive/molhydro.htm, 2005.06.23 * 轉載自臺北天文館 -- 。○ 。○ 。。○oo 希望每次的相遇 都是美麗的悸動 。。○o -- o ╔╦╦╦╦╦╦╦╗o。心靈交流的橋樑 資訊傳遞的園地 建築夢想的別境 o○。 銘傳築夢別境≡telnet://bbs.mcu.edu.tw≡ o ╚╩╩╩╩╩╩╩╝○o From:59-121-143-25.dynamic.hine。 ○ 。。 -- 最佳的摔車姿勢..應包含了 1.橫向甩尾壓車 2.臀部觸地滑壘 3.輕輕踹車一腳 4.人在原地停下, 而車子....滑去撞別人的車.. 5.接著是別人重複 1-4 步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55.203
文章代碼(AID): #12urjtJA (NTUCH-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