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老貓談排球-趨勢

看板NTUHISVOLLEY作者 (...)時間21年前 (2002/12/15 20:2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DKNI 信箱] 作者: mozason (給我一個飛的理由) 看板: NTUManVolley 標題: 老貓談排球-趨勢 時間: Wed May 17 21:15:49 2000 嗨!大家好! 好久沒有跟大家一同討論一些排球的問題了.... 理由很簡單:因為〞黔驢技窮〞了嘛....:~~~ 還好,最近因剛參觀過大專盃各校的精彩演出;也算觀察 出了一些國內大專排球發展的新趨勢,以下便是個人觀察 後的一些淺見: (一)後排攻擊的廣泛採用 或許是個人觀察的場次及隊伍不夠多,因而有抽樣不 客觀的毛病;但至少在老貓看的比賽中,後排攻擊* 使用頻率較以往高出許多,且在性質上,也由以前* 〞攪亂防守大於攻擊破壞〞逐漸轉變成為今日的〞 須構成致命一擊〞的訴求了....再說的明白些:也就 是現在排球攻擊戰術已經走向「立體化」了! (二)攔網隊型的多元化 以往攔網的隊形,大多都是攔中的人抓完快攻後再移 去抓第二時間的攻擊,說誇張點:那時交叉攔網真* 好像只有在電視上才看得到!但現在就不同了....除 了傳統的攔網法之外,老貓這次至少看到了兩種不同 方式的交叉攔網! 我們用下面的圖來解釋一下(假設球是往箭頭方向飛去 ,通常A為大砲手、B為快攻手、C為舉球或舉球對 角): -------->   ≡≡≡≡≡≡≡≡≡≡≡≡≡≡    A   B   C   (1)傳統攔網法:通常B必須為身高最高者(如此比較省 力),B在抓完快攻後,再快步往外移,與C合併 再跳第二次來抓第二時間的攻擊 (2)第一種交叉攔網法:此時B便不一定須為身高最高 者,無論快攻之真偽,B都一定鎖定對方快攻手, 此時B一定會跟著對方的快攻手跳,而A就代替B移 到C的旁邊位置跳起來抓第二時間的攻擊 (3)第二種交叉攔網法:B通常也是前排身高最高者,在 開始攔網的判斷時,A與B幾乎是站在一起,等到* 判定攻擊可能為快攻時,A與B的位置就先交換,然 後在B隨對方快攻手起跳時,A已開始向C移去(以防 判斷錯誤);但若判定為長攻時,則AB位置便不 ,B專心移向C旁來抓長球 但若要說哪一種最為有效....就如前述的:每種方法隨 隊員的條件的不同會有不同的效果喔!! 說了這麼多,老貓想對此下的一個結論便是:現代排球已逐 走向藝術化的境界了,以往想看一場〞好看〞的排球賽除了在 電視上偶爾轉播的世界級比賽或是每年一度在體專體育館內* 社會男子甲組比賽外;實在是不大可能再見得到了.... 但現在很慶興的!就連很普通的大專乙組比賽,都能打得如* 〞漂亮〞(我找不到更好的形容詞了!)..套句政治術語:這實在 是國家之幸呀!....:) -- 天空泛起淡淡的藍... 我的心情不自禁的開朗起來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twbbs.org) ◆ From: supermax.m7.ntu.edu.t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218.187.34.74
文章代碼(AID): #z_7MlKW (NTUHISVOL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