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新聞專題] 台灣原創漫畫 掀崛起浪潮

看板Native作者 (阿哈)時間13年前 (2011/03/13 16:54),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C_Chat 看板 #1DV7WT7I ] 作者: 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看板: C_Chat 標題: [新聞專題] 台灣原創漫畫 掀崛起浪潮 時間: Sun Mar 13 15:54:01 2011 【聯合報╱本報記者╱李晏如】 2011.03.13 在日漫強勢環伺的境況下,10多年來,台灣原創漫畫產量始終低迷難振。然而,在這建國 百年的時刻,有一批創作者正要以不同姿態展翅。 從80年代末期、開放日方大量授權至今,日系漫畫占有台灣漫畫市場約9成以上銷量。對 七年級後半以下的世代大眾而言,「日本漫畫」幾乎已成了「漫畫」的代名詞。 彭傑首登日本 創舉 過去兩年來,本土漫畫生態悄悄有了改變。除了投稿出版社、參加比賽,或是網路發表等 慣例方式外;幾條新開發的道路,正在浮現。 年輕漫畫作者彭傑,去年成功登上日本集英社旗下發行量最大的主流漫畫期刊「周刊少年 JUM」,與日本「光速蒙面俠」編劇稻垣理一郎合作短篇作品「牙與牙」,打破該刊40多 年來未曾登載外國漫畫的紀錄。 皇宇(ZECO)結合美少女和軍事武器的「兵器少女」獲得廣大迴響,同主題劇情漫畫也在 日雜誌連載並發行周邊商品。剛結束的第19屆國際書展,更首次出現漫迷為台灣作者限量 精品簽名夜排的畫面。 此等成果,兩人所屬的「友善之地」文創公司,是重要幕後功臣。 友善之地 累積人脈 「友善之地」公司創辦人王士豪,在動漫、出版界擁有10多年資歷,累積日方各大出版社 的人脈及信賴關係。3年前,他自立門戶,以推廣台灣原創漫畫為目標。 王士豪同時擁有動漫創作業界經驗,和財經商貿的興趣。使他能從作者面與商業面進行對 外戰略規劃和對內的團體整合。「我負責擔任中介,讓作者能全職專心創作。」他說。 王士豪挑選出幾位在同人出版界具有一定知名度、技術及心態都足夠成熟的合作對。前兩 年先安排一些零散的case,維持創作者收入並鍛鍊實力,直到對方能以個人品牌支付生活 開銷,再以他過去與日方討論版權仲介和顧問諮詢的經驗,一舉將夠完備的作品推向海外 。「與其說是公司,我們比較像是一群愛好者組成的伙伴團隊。」 Taiwan Comix 敲世界大門 有別於「友善之地」的作法,「Taiwan Comix」走的是直敲世界漫壇大門的路。 「Taiwan Comix」為去年2月組成的台灣漫畫創作團體獨立出版合輯,成員包括「囧男孩 」動畫師王登鈺、「一刀傳」作者陳弘耀、李隆杰等。合輯畫風多元,劇情多變,毫無模 仿日系漫畫痕跡。 去年9月在瑞士洛桑漫畫節初試啼聲後,「Taiwan Comix 2 」瞄準擁有「漫畫界奧斯卡」 的法國安古蘭漫畫節,申請新聞局補助,參展安古蘭漫畫節。 已舉辦37年的法國安古蘭漫畫節,不同於亞洲地區仍將漫畫視為次文化,漫畫在此被視為 一種藝術美學。在這裡,無論再實驗性、再前衛的畫風,都可能找到賞識它的伯樂。 「Taiwan Comix」此次登場,受到法媒30多篇的報導談論,龐畢度亞洲漫畫節策展人、巴 西漫畫業者也對後續合作可能表予關切。一當地知名漫畫媒體高層,並於個人專欄中稱讚 陳弘耀的畫風,甚至將其與法國漫畫大師墨必斯(Moebius)相比。 台灣漫畫 瞄準歐洲 來自德國柏林,曾獲Max & Moritz最佳德國漫畫大獎的MOGA MOBO漫畫藝術團體成員 Titus Achermann等人,也對「Taiwan Comix」給予讚譽。「這些作者擁有高度原創性, 而非搶著搭上風靡亞洲的那部『日本動漫大火車』。他們自己的語言和創作理念,令人驚 豔。」 負責「Taiwan Comix」召集及編輯工作的鄭詠中,以台灣農產品柳丁為喻,描述此次參展 用意。「假設台灣的柳丁又甜又好,但國內市場價格卻太低、造成果農難以回收,最好辦 法就是到國外尋求更好價格的市場,」她說,「我們現在做的,就是替這些創作者找到價 格較好的市場。當然,前提是作品的質、量都夠穩定。」 未來的「Taiwan Comix」,也將持續以合輯形式積極參展,並鼓勵更多創作者的加入。期 望接受度廣大的歐洲漫畫市場,能作為台灣非商業漫畫的發展溫床。 熱情+誠意 看到台灣豐富面貌 在媒體主編任內栽培許多圖文創作新秀的夏若雲,曾參與首屆漫畫博覽會的創立,並擔任 多次台北國際書展動漫主題館策展人。 在她看來,「友善之地」之所以能以亮眼成績崛起,關鍵在於熱情和誠意。「因為熱情, 作者充滿原創動能;因為誠意,對每個機會都能積極把握,並全力達到對方的期待值。」 在許多人仍侷限於商場生意布局、殷勤伺候作者、討好日本的同時,台灣已掀起漫畫原創 的全新浪潮。 「Taiwan Comix」的出現,夏若雲認為,算是填補了台灣漫畫界「不以商業出版為考量」 的自由創作精神。但由於是短篇合輯,因此她非常期待作者未來能夠出版個人作品,讓世 界看到屬於台灣原創更豐富的面貌。 此外,包括以藝術原創風格作品「窗(Window)」成功授權到荷蘭、西班牙等國家的小莊 ,以及蓋亞出版漫畫家AKRU 、韋宗成等人的作品,也都是國人漫畫新浪潮的證明之一。 夏若雲表示,小莊的作品真正打開國際市場,而AKRU和韋宗成推翻了日本漫畫「先連載再 出單行本」的既定暢銷公式,以高定價獲得市場肯定(初刷即萬本起跳),這些例子都十 分難得。 「然而,雖然成績亮眼,但大部分創作者目前出書量都太少也太慢。」夏若雲說,反觀香 港和大陸的漫畫原創大幅躍進的態勢,台灣漫畫真的沒有太多空轉虛耗或是分化的本錢。 「官方支持、社會重視、作者熱情、業者積極,缺一不可。」 無可否認的是,台灣現在的漫畫市場與創作環境實在相對艱難。新聞局圖文出版事業處科 長金綺年表示,相較於流行音樂和數位出版動輒過億的預算,動漫出版每年只被分配到區 區1000多萬元。 「要人才培訓、要舉辦金漫獎和劇漫獎等國內比賽、又要補助漫畫家出國參展費用,很容 易遇到預算排擠,難以討好。」 面對漫畫博覽會以及國際書展動漫館每年越發興盛的人潮,少了文字語言隔閡的圖像創作 ,可說是宇宙共通語言,潛在性國際市場不可小覷。如何找到台灣漫畫特色,與日本做出 市場區隔,補助培養人才,可能是這兩年國人漫畫顯露新機,所帶給台灣文創界最重要的 啟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0.176.103.152

03/13 15:55,
台灣漫畫一直很強阿,同人場都一堆wwwww
03/13 15:55

03/13 15:55,
03/13 15:55

03/13 15:57,
台灣漫畫未來也許最後一個攻下的市場就是台灣本島
03/13 15:57

03/13 15:58,
光是官方跟社會這兩個(ry
03/13 15:58

03/13 15:58,
JUM!
03/13 15:58

03/13 16:00,
03/13 16:00

03/13 16:03,
加油!
03/13 16:03

03/13 16:05,
動漫不跟商業掛勾真的很會辛苦 加油啊!!
03/13 16:05

03/13 16:18,
這個王士豪就是矢吹真豪的那個王士豪嗎?
03/13 16:18

03/13 16:53,
借轉~甘溫
03/13 16:5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5.117.178

03/28 16:37, , 1F
希望台灣的漫畫人才得以有適才發揮的機會~加油
03/28 16:37, 1F
文章代碼(AID): #1DV8OjmK (Na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