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安全社區白璐推一把 11社區躍上國際消失

看板Neihu作者時間14年前 (2010/08/29 21:46), 編輯推噓0(005)
留言5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安全社區白璐推一把 11社區躍上國際 2010-08-29 中國時報 【楊舒媚/專訪】  台灣長期無法進入國際組織,但是,二○○五年至今,台北醫學大學傷害防治學研 究所副教授白璐卻帶領十一個社區,被WHO「掛保證」為「國際安全社區」。白璐曾翻 閱歷年生命統計資料,發現事故傷亡自古至今都是台灣死亡率的「高肇事者」。一九九五 年去加拿大親身體驗「安全社區」後,打定主意回國「撩落去」推動這項進步觀念。  WHO願意掛保證的「安全社區」究竟是什麼?以近來備受注意的「禮讓行人」為 例,當台北市其他地區仍是「車不讓人」時,被WHO認證為「安全社區」的內湖,「禮 讓率」始終高達八成。白璐說,在內湖,車讓人已經是習慣,「如果碰到不讓人或猛按喇 叭,十之八九是外地來的。」  車讓行人 內湖禮讓率達八成  安全社區的意義是,社區這個有機體,會主動由生活的各種細節中,找出可能造成 傷害的原因加以預防。這樣的價值被WHO視為是建構世界人權與健康的要事,並大力推 動。台灣在做這件事的,包括內湖在內,至今有十一個社區,被「世界衛生組織社區安全 推廣協進中心」(WHO CC, WHO Collaborating Centre on Community Safety Promotion )」正式承認為國際安全社區。  身兼台灣社區安全推廣中心主任的白璐,是協助此十一個社區於國際露臉的主要推 手,因白璐認為,台灣不應是「貪婪之島」,該是讓自己人和外國人都感覺安全的「安全 之島」。  白璐說,開始時講了兩年多沒人理,因大部分居民聽到「安全社區」的直覺反應是 ,「安全?我們很安全啊?」不然就是以為,「應該是成立個社區巡守隊就可以得獎。」 至於公部門,多半給她「你這個想法很好,但是不是該去找別的單位」的踢皮球回應。  二○○二年,國民健康局局長翁瑞亨和她一起到韓國,親眼看到亞洲第一個安全社 區水源市接受認證,直接受洗禮的翁瑞亨當下拍板,台灣應該推安全社區。但白璐說,回 程飛機上,曾問翁瑞亨什麼時候開始做時,翁瑞亨回她,「不要這麼急好不好。」一度讓 她以為又告吹,兩個禮拜後接到電話,整件事才又「活了過來」。  挑四社區 朝WHO目標邁進  經官、民協調後,白璐開始帶領台北市的內湖、台中縣東勢鎮、嘉義縣阿里山鄉及 花蓮縣豐濱鄉等四個社區,朝WHO設計的「安全社區」典型去做,其中內湖扮演領頭羊 角色。白璐分析,內湖有山、有水,有土石流;聚集台灣各族群,也有外籍配偶;古舊的 老宅和科學園區並存;有由幼稚園到博士班的教育體系,自診所到醫學中心的醫療系統; 庶民生活自小吃到大賣場都存在,白璐說,「內湖就是台灣的縮影。」  只是,要將內湖打造成台灣樣板沒那麼簡單。例如,好不容易找到地方開會,但大 夥兒到會場,發現位子被擺成官方訓話模式。白璐見狀,立刻把桌子調整成口字形,讓大 家面對面、平等地開會,可場地主人不高興了,覺得這樣讓他沒面子,一個人坐在會場後 方泡茶嘔氣。  白璐後來跟前跟後地溝通,有趣的是,第二次再硬著頭皮去借場地,「這次大夥兒 到會場看到的桌子就是口字形,他也願意坐下來和大家一起開會。」  除了社區居民參與社區事的觀念要從頭調整,連官方也要重新教育。白璐指,內湖 那時挑了「捷運」作為居民共識的起點,但剛開始,捷運局以為他們是鄰里長帶來要求回 饋的。東工處以過去經驗,「依樣畫葫蘆」派了四、五十人出來「招待」,並開始宣揚其 「績效」,沒想到講了半天,白璐和一群社區的志工問,「跟我們講這些幹嘛?」  觀念調整 官民有共同體默契  居民的問題讓東工處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納悶「那你們今天到底來幹嘛?」白璐一 群人說,「我們只是想知道,捷運施工後我們的路樹哪裡去了?」東工處更摸不著頭緒了 ,反問「你們要知道這個幹嘛?」白璐一群人說,「當然要知道啊,以後小孩子長大問起 ,我們才有辦法告訴他們,小時候看到的大樹哪裡去了。」  居民除了「教育官方」外,內湖安全社區的志工們也與區公所協力,主動勘查出內 湖捷運施工時籬笆外的不安全點,請相關單位修復,根據「內湖社區安全與健康協進會」 的統計,「完成度高達九八.六%」;另一方面,「安全社區」也訴求居民,把蓋捷運交 通黑暗期的沮喪化為期待。白璐說,種種溝通與實際作為下,東工處終於明白他們不是來 鬧事,後來甚至對「安全社區」的要求有求必應,還願意在捷運圍籬外掛上紅布條,和他 們一起協助宣傳「安全社區」。  經推動「安全社區」過程的磨合,內湖官、民逐漸培養出共同體默契。近來台灣各 地,陸續出現地方爭取環境安全的行動,白璐說,走抗爭路線政府會感覺你與它作對,只 想安撫,做社區改造則是一條長遠的路,過程中也需要妥協,但可以靠居民的力量,從小 地方、長期地讓官方真的明白,「對不起,我們才是地方的主人。」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0,5243,50106409x112010082900130,00.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08/29 23:14, , 1F
我還是照樣讓車...命只有一條...
08/29 23:14, 1F

08/29 23:25, , 2F
上次才差點在人行穿越道被撞.....
08/29 23:25, 2F

08/29 23:26, , 3F
白璐分析,內湖有山、有水,有土石流...要驕傲嗎?
08/29 23:26, 3F

08/31 02:25, , 4F
土石流沒有辦法根治的話 至少有在想辦法預防改善
08/31 02:25, 4F

08/31 02:26, , 5F
大家或許沒注意到 但是台灣公共衛生領域走在國際很前面
08/31 02:26, 5F
文章代碼(AID): #1CUcIfHv (Nei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