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奧運銅花瓣火炬塔設計者談創意

看板Olympics_ISG作者 (五六國慶日)時間12年前 (2012/08/28 09:22), 編輯推噓0(003)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奧運銅花瓣火炬塔設計者談創意 英國謝菲爾德大學新聞碩士 張卓爾 更新時間 2012年 8月 27日, 星期一 -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9:45 有「我們這個時代的達芬奇」之稱的英國設計師托馬斯·赫斯維克(Thomas Heatherwick )上周六(25日)做客愛丁堡國際書展,與現場觀眾分享了他幾個知名設計背後的故事。 這其中就包括倫敦奧運開幕式上由204個銅花瓣組成的火炬塔(Olympic cauldron),及 上海世博會英國館」種子聖殿「(Seed Cathedral)的創意設計。 火炬塔設計代號「Betty狗」 在托馬斯向大家介紹他的火炬塔設計之前,大屏幕出現了一副小狗圖片。原來,這只叫做 「Betty」的小狗就是奧運開幕式「絕密」點火方案的代號。 托馬斯介紹,他多年的設計經歷從來是和「場所」或「物件」打交道,卻從來沒有做有關 「瞬間」(moment)的設計。 丹尼·鮑爾(Danny Boyle)被任命為開幕式導演不久,便找到他,希望他能做奧運火炬 塔的設計。托馬斯說,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做得太好,在預算如此有限的情況下,接過此「 燙手山芋」,著實是該項目最具挑戰性的地方。 小而簡單,不求跟風 托馬斯說他們團隊曾經花了整個周末研究歷屆奧運的點火,「其實當問及大家對那些點火 的印象,沒有人會提到火炬塔的設計,大家記得的只是弓箭手用弓箭將火炬塔點燃」。 而他也發現,點火儀式越來越脫離運動員和觀眾:「火炬塔在空中,聖火在空中點燃,這 很讓人激動。其實幾十年前的火炬台,比如我們看1948年的倫敦奧運會,它很小也很簡單 ,擺放在體育場中間。所以我們在思考,是跟風繼續把火炬塔做的大而繁複,還是將它簡 單的放在整個體育場的中央。」 托馬斯解釋道這其實是最有效聯繫各地方運動員的方法:「各國的運動員有多有少,就如 一塊塊大小不一的蛋糕。開幕式上運動員散佈在體育場,大家圍著火炬塔,也成為火炬塔 的一部分。」 「204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因為奧運這場盛會,放下成見和不一致,走到了一起。兩周之後 聖火熄滅,這種聯繫就消失了。我們希望,有一個東西,能夠將各個國家地區聯繫起來, 又能在奧運之後,繼續保持這種聯繫。」 因此與歷屆奧運會不同的是,這刻有各參賽國家、地區名字的銅花瓣在奧運會結束後,交 由各個代表團。主火炬雖然消失,這種聯繫卻依然存在。 「看不見」的火炬塔 托馬斯透露,開幕式上,當希臘代表團運動員按慣例第一個入場,第一個「銅花瓣」亮相 ,各國的解說員也只是在半小時前被告知這個東西「很重要」,但是具體有何功用,他們 並不知道。直到開幕式最後階段,解說員們才會收到另外一張「解密」的紙條。 開幕式前兩周,只有不到十人知曉的最高機密——「火炬塔點燃」開始彩排:「我們總在 所有彩排完成清場後測試主火炬塔的點燃。當時許多參與運動員彩排的人都納悶火炬塔在 哪呢,我當然不會告訴他們你們正踩在它上面呢!」 托馬斯說,即使開幕式進行當中,運動員是場上焦點,可能沒人會真正注意到體育場中央 一塊地方地上大大小小的「黑洞」。因此這個火炬塔其實一直存在,只是直到最後一刻, 大家才真正「看見」。 主持人通過大屏幕幫大家回顧了火炬塔點燃的片段,現場觀眾情不自禁掌聲四起,甚至有 觀眾激動留下了眼淚。 為如今「不存在」的設計感到驕傲 與大家分享了他兩年前創新的倫敦雙層巴士設計,上海世博會英國館「種子聖殿」設計等 創意和有趣故事後,托馬斯回答了現場觀眾的問題。 42歲的托馬斯談到自己的設計生涯,說他相信所有人都對新奇的事務、發明感興趣,並深 信這個世界可以因為許多人做的努力、發現和設計不斷地進步和發展:「我非常感謝那些 為我們人類生活的進步做出貢獻的人。」 與他的其他大小設計不同,奧運火炬塔猶如一個臨時建築,而它的搭建也是為了某一天的 拆遷。托馬斯說雖然這個火炬塔的設計已經「不存在」了,但它曾經存在過,並在某種意 義上,一直存在著。 「我為能參與到這個項目的設計感到驕傲。一直如此」。 http://ppt.cc/zDQ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3.239.35

08/28 21:26, , 1F
倫敦奧運的聖火台設計是我看過最棒的一個
08/28 21:26, 1F

08/29 00:21, , 2F
這個聖火台在明天的帕運開幕式中會再出現一下,不過
08/29 00:21, 2F

08/29 00:21, , 3F
規模會變小(參與的國家數比較少)
08/29 00:21, 3F
文章代碼(AID): #1GF1rXA- (Olympics_I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