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2022壓軸! 聯力 LANCOOL 216 中塔式機殼

看板PC_Shopping作者 (喔賣)時間1年前 (2022/12/19 16:43), 1年前編輯推噓39(39025)
留言64則, 42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1/1
網誌無廣告好讀版 https://ohmy-bear.blogspot.com/2022/12/lina-li-lancool-216-rgb.html https://i.imgur.com/nJL6KLK.jpg
感謝聯力舉辦的這次機殼試用活動,本次介紹的LANCOOL 216 中塔式機殼為聯力2022年度 下半年的ATX 機殼產品,從年中 EXPO發表會時個人就注意到這款細節豐富、多項人性化 設計的機殼,所以剛上市時就入手一顆黑色款想來搭建無光害主機。 登記活動時還想說留個言希望入選的話能讓我試用黑色的,這樣就能把購入的機殼退貨省 一筆啦! 沒想到聯力爸爸如此善解人意,直接讓我湊滿一黑一白的全餐... https://i.imgur.com/dnqy1ZB.jpg
不過既然抽到試用的是白色款,那本次開箱主角就只能是這咖白色的LANCOOL 216啦。(以 下簡稱216) https://i.imgur.com/TWPRj6I.jpg
首先是機殼各角度外觀,216為單邊玻璃側版設計,一側為網孔+玻璃,一側為金屬側板。 https://i.imgur.com/raMCu6q.jpg
https://i.imgur.com/RFzaPnm.jpg
216前面板為Mesh網孔,可見內部兩顆16cm風扇,從後方可看到216採用常見的下置電源架 構設計,不過216後排風扇給到14cm規格,比常見的12cm出風效果更好一些。 https://i.imgur.com/PwIrOHY.jpg
頂蓋也是全網孔設計,底部部分則僅後方電源處有設置濾網,中、前方4個開孔為3.5硬碟 架的安裝位置,可依需求調整為靠前或靠後。 https://i.imgur.com/vxOcpav.jpg
機殼配件部分包含PCIE後抽風扇架、頂蓋遮板(頂蓋裝140雙風扇或280水冷時會用到)及螺 絲盒。 https://i.imgur.com/RG3UW4l.jpg
沒錯!盒裝的裝機用螺絲,比起單純夾鏈袋包裝可說是下了重本(?),這才只是平價款 機殼就有如此的待遇? https://i.imgur.com/t6IgA0R.jpg
接著開始拆解,頂蓋由兩顆手轉螺絲固定,右側玻璃側板固定方式為碰珠,不過背面仍有 一個手轉螺絲可加強牢固。 https://i.imgur.com/voqPbxZ.jpg
https://i.imgur.com/vb0mMrc.jpg
鬆開2顆頂蓋螺絲即可後抽拉出頂蓋,IO部分提供2個USB 3.2 G1 5Gbps TYPE-A及1個USB 3.2 Gen2 10Gbps TYPE-C (依主機板應該可以跑到20G)插孔,另外還有3.5mm音訊接口及 開機、重啟鍵,無提供LED燈號。 https://i.imgur.com/T67vp0F.jpg
https://i.imgur.com/tFPeyNI.jpg
216頂蓋最大可安裝360或是280的水冷,足以應付主流散熱設備。 https://i.imgur.com/Lo1Z9HV.jpg
側邊提供可拆式擋板的風扇走線空間,如果沒有安裝風扇可遮蓋增加美觀。 https://i.imgur.com/owTPCSm.jpg
還是那句老話,頂蓋可拆是最方便裝機的設計沒有之一,用過就回不去了。能在平價款機 殼看到這種設計,我真的是跪著流淚,滿懷感激。 https://i.imgur.com/9Bkvane.jpg
接著是前面板,底部為LIAN LI的LOGO字樣,側邊為IO的另一個安裝位置(或可在此處安裝 燈光控制面板),機殼放在桌面時將IO移到側邊會更順手。 https://i.imgur.com/q6CysjY.jpg
拉動LOGO後方的把手即可拆下前面板。前面板為機殼主要進氣位置,預設無提供濾網,但 依官網介紹可另外選購搭配的整片式濾網,不過目前似乎還沒販售。 註:可能有人會想問能否裝下銀欣的 FF145 濾網,個人也實際量過,前面板裝濾網的空 間大約17-17.5cm*31cm,FF145尺寸是18cm*30cm,寬度稍微超出一點點,得自行裁減一些 後才能裝上 https://i.imgur.com/fYRVvN2.jpg
https://i.imgur.com/NKhLxVW.jpg
216前方提供兩顆16cm的ARGB風扇,而且還是4Pin 可PWM控轉規格,以機殼附送風扇來說 相當有誠意。 https://i.imgur.com/klqtiSu.jpg
https://i.imgur.com/wHfSva8.jpg
前面板除了安裝原廠附的16cm風扇,亦可透過風扇支架螺絲位置,調整成適用14cm或是 12cm風扇的寬度。 https://i.imgur.com/BR3bz5B.jpg
https://i.imgur.com/aimWQof.jpg
https://i.imgur.com/serCzHm.jpg
將16cm風扇拆下來後才發現原來是個異型風扇,前外框是18cm*17cm的特異尺寸,後方外 框才是標準的16cm*16cm。 https://i.imgur.com/Qg5qZJR.jpg
不過將支架調整成14cm或是12cm風扇的寬度後,左右邊都留下不少的漏風空間,看起來會 比較...空虛一點。 前面板支援360mm或是280mm水冷或是3顆12cm風扇及2顆14cm風扇。另外經測量,前面板風 扇架可安裝風扇的長度為40cm,無法直接塞3顆14cm風扇。 除非能接受上下2顆14cm風扇只鎖2顆螺絲,且風扇往內裝(會影響可支援顯示卡長度),就 能勉強塞下3顆14cm風扇。 https://i.imgur.com/X171EW7.jpg
https://i.imgur.com/WCr0Swd.jpg
接著看機殼內部,細節設計部分會逐項說明。 https://i.imgur.com/nWLs3rK.jpg
底部電源艙上方提供2個硬碟及風扇安裝位置,裝上可拆支架後可安裝2個2.5吋裝置,拆 除擋板的話則能安裝2顆12cm風扇。 https://i.imgur.com/Bnrgzib.jpg
https://i.imgur.com/x3jPDzw.jpg
其中一個風扇安裝位置有極高機率會被底部電源影響進風空間,但影響程度未知。 https://i.imgur.com/G0cch9u.jpg
216的主機板有兩個安裝位置,官方稱為風冷模式及水冷模式。 預設為高度較低的水冷模式,如果要調整成風冷模式,需要將所有銅柱拆除後重裝在標示 箭頭往上的空冷模式位置。 https://i.imgur.com/yVOV8ff.jpg
後擋板也須拆除共4顆螺絲後才能調換成風冷模式位置。 當然具備兩種模式讓使用者選擇是立意良善的設計,不過還是要提醒因為模式切換的步驟 十分麻煩,得拆除半數設備後才能切換,建議使用者裝機前就先決定好要用哪種模式。 水冷模式下能用空冷散熱器而不需調整銅柱位置,但反過來空冷模式下水冷牌就無法安裝 在上蓋。 https://i.imgur.com/uPKfZvF.jpg
216可支援最大E-ATX規格的主機板,藉由調整機殼前方檔板的位置,可讓出線孔不被 E-ATX主機板遮擋。 https://i.imgur.com/JVQSPuc.jpg
https://i.imgur.com/iO70ZRc.jpg
PCIE槽為模組化可拆除設計,藉由調換螺絲位置可直接調整成直立方式,省下購買顯示卡 轉向支架的費用,直接買延長線就好啦。 https://i.imgur.com/EP0gVCS.jpg
https://i.imgur.com/g4RZRJS.jpg
https://i.imgur.com/4dJ9gUJ.jpg
電源艙側邊為網孔通風設計,只需要移除後方1顆螺絲,即可向後抽拉出擋板,如此方便 的設計值得其他採用類似設計的廠商學習啊。 https://i.imgur.com/TQzaj3i.jpg
https://i.imgur.com/NyGjn0t.jpg
https://i.imgur.com/dJTHbzG.jpg
底部電源濾網為後抽式,簡單帶過。 https://i.imgur.com/FCe7ktC.jpg
接著是背面,整體來說216的整線空間相當充足,整線卡扣也給得很大方,真的是誠意滿 滿。 https://i.imgur.com/WmOe78R.jpg
前方提供硬塑膠卡扣及魔鬼氈合體的整線器,而且將IO線材與電源線材分開,不會全部混 綁在一起,個人給予5星好評。 https://i.imgur.com/27YUMQo.jpg
上方設有PWM風扇及ARGB HUB,最多可串接6個風扇及4個5V ARGB裝置。 https://i.imgur.com/HNNqBNF.jpg
CPU 8P線材也設有硬塑膠卡扣,橫向走線位置也預裝魔鬼氈,值得再給一次5星好評。 https://i.imgur.com/pJKFNAv.jpg
主機板背部位置有2個2.5吋安裝位置,CPU背面那片擋板經觀察應該只有美觀效果無其他 功能。 https://i.imgur.com/0p7XH9N.jpg
底部黑色托盤滑軌安裝硬碟架,是機殼內少數非白色黑色的裝置,完美中帶點不完美,就 像人生不會一帆風順一樣。 https://i.imgur.com/Qg5vtyF.jpg
硬碟架最大優點為無螺絲固定,拆裝都不需要工具。有靠前或靠後兩段安裝位置,這也是 完美中帶點不完美的設計。 完美的是免工具拆裝容易,不完美的是採用免工具卡扣,限制安裝位置只有2個,無法無 段式調整安裝位置。 https://i.imgur.com/YSs0MLz.jpg
電源位置墊高約1cm,所以雖然機殼腳架高度低,但電源風扇進風空間還是能稍微獲得保 障。 https://i.imgur.com/RpZfD8D.jpg
介紹差不多到這裡,接著實際裝機。 本次裝機首先將所有銅柱調整成風冷模式的位置(預設為水冷模式),實際體驗一下差異。 https://i.imgur.com/TY1mgyc.jpg
空冷模式下頂部只剩下2.5cm,只能安裝標準厚度風扇,無法再安裝冷排。 https://i.imgur.com/QGGFYOY.jpg
風冷模式最大的優點應該是巨塔散熱器能跟直立的巨型顯示卡共存。在30系後顯示卡各個 高度驚人,一般顯示卡直立安裝方式都會與塔式散熱器衝突,216的風冷模式拉高主機板 安裝位置,讓巨塔散熱器與直立巨型顯示卡能共存。 https://i.imgur.com/GR26Xwl.jpg
不過這邊只是示範安裝啦,沒有接PCIE延長線,請見諒。 https://i.imgur.com/Mnxtr20.jpg
檔板調成直立後也可自訂顯示卡安裝位置,靠前靠後都可自由選擇。 (但如果要搭配後抽風扇,安裝位置就有限制。) https://i.imgur.com/eqmjAyo.jpg
即便像貓頭鷹這種厚度4槽多的顯示卡,直立後仍然有十分充足的進氣空間。 https://i.imgur.com/U0jmLDN.jpg
直立後建議使用高科技竹筷支撐,不然顯示卡容易垂頭。 https://i.imgur.com/bYxpCuO.jpg
雖然裝機的僅是12cm塔散,但依照剩餘的空間推測,用上最巨的貓頭鷹塔散NH-D15應該也 能順利共存不衝突。 https://i.imgur.com/KSxbInS.jpg
接著是背部走線,本次使用第三方矽膠編織線。 https://i.imgur.com/cBBcUh8.jpg
機殼IO線材與電源線材分開,外觀更好看,拆裝線材也可減少互相干擾。 https://i.imgur.com/knHQBrQ.jpg
CPU供電線的塑膠卡扣也相當好用。 https://i.imgur.com/j3zf4gF.jpg
前面說到直立顯示卡只是示範,最終裝機還是回到直插的方式。 https://i.imgur.com/FlydjoU.jpg
背面可加裝抽風扇支架,幫助顯示卡散熱。(但不知道效果有多少) https://i.imgur.com/GB4BRdb.jpg
風冷模式有一個重點,就是這個模式下顯示卡是裝在第1個PCIE槽。 在顯示卡安裝在第一個PCIE槽的情況下,抽風扇支架才不會擋住線材安裝。水冷模式下顯 示卡會裝在常見的第2個PCIE槽,但因抽風扇支架只有一個安裝位置,線材幾乎都會被風 扇擋住而無法插上顯卡。 https://i.imgur.com/4OeMeJ8.jpg
既然是細節滿滿的機殼,當然不用擔心抽風扇支架的電源線問題啦,已經預留好開孔讓電 線拉進機殼內啦。 https://i.imgur.com/xr1uTLc.jpg
直立顯示卡也能安裝抽風扇支架,但支架也只有一種安裝孔位,顯示卡必須更往主機板靠 一點才能露出線材插孔,安裝位置因此受限。 https://i.imgur.com/dCmYLsD.jpg
完成所有裝機部分,上機啦! https://i.imgur.com/KVcIp7g.jpg
216前方預裝2顆ARGB風扇進氣(後排風為14cm無光PWM風扇),風扇有外環及軸心2個LED位 置,燈效表現更好,外觀十分優美。 https://i.imgur.com/m3zECkJ.jpg
https://i.imgur.com/OYdTmOb.jpg
前面也說到黑色款才是我心之所向,於是裝機拍照完馬上拆光設備再裝進黑色機殼內。 拆完後我才想到...我沒作效能測試啊!! 還好各大咖科技Youtuber如GN,已經有更完整的散熱能測試影片,那這裡就...跳過囉? (黑色款因為前風扇已經換成雙14cm無光風扇,不再是原裝配備感覺參考性略低就暫時先 不測) https://i.imgur.com/0hBdjg9.jpg
https://i.imgur.com/vc5tlGb.jpg
這裡順便提一下,黑色款將IO面板移到側邊後,才發現一個缺點,就是216並沒有預留IO 裝側邊時的走線位置。 個人是因為改用14cm風扇所以底部有走線空間,如果是原裝的16cm風扇,IO線材要嘛大幅 度彎折(增加損壞風險),要嘛從風扇臉上跨過(影響TGB燈效),都不是很好的方式,這點 細節只能說是聯力百密一疏,相當可惜啊。 https://i.imgur.com/wPf6A9F.jpg
https://i.imgur.com/nw7nDFj.jpg
結論 LANCOOL 216 個人給予的評價是「細節豐富,極具巧思」,各種合理的設計讓人佩服其設 計師的用心,公布價位時甚至讓我吃驚,只賣這價格? 在個人心中,這咖機殼已經是2022年度最佳平價機殼了,作為2022年度的壓軸機殼可說是 一點都不為過,絕對是追求高CP值的首選。 優點族繁不及備載,但當然缺點也還是有,個人依主觀意見表列如下: 1、外型較為單調、簡單,為一般常見的網孔機殼,沒有多餘的設計。 2、進氣位置除電源處無提供濾網,前面板濾網需另外購買且仍未販售。 3、空冷/水冷模式切換步驟麻煩,尤其是須拆主機板及拆除、裝上9根銅柱位置的部分。 4、IO面板移到側邊後走線空間不足,需大幅度彎折線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2.211.18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671439394.A.0CA.html

12/19 16:43, 1年前 , 1F
推開箱
12/19 16:43, 1F

12/19 16:45, 1年前 , 2F
歐買嘎~
12/19 16:45, 2F

12/19 16:54, 1年前 , 3F
裝個機而已 搞得太麻煩了
12/19 16:54, 3F

12/19 16:56, 1年前 , 4F
不過好便宜啊 看過裝機猿解說
12/19 16:56, 4F

12/19 16:57, 1年前 , 5F
根據GN測試,216 機殼cpu散熱優良,gpu散熱稍弱,只超頻c
12/19 16:57, 5F

12/19 16:57, 1年前 , 6F
pu 不超頻顯示卡的用戶蠻適合
12/19 16:57, 6F

12/19 16:59, 1年前 , 7F
如果搭配外掛風扇,GPU散熱也不好嗎?
12/19 16:59, 7F

12/19 17:01, 1年前 , 8F
這咖早點出就不買LANCOOL3了XD
12/19 17:01, 8F

12/19 17:02, 1年前 , 9F
推用心分享
12/19 17:02, 9F

12/19 17:03, 1年前 , 10F
你背板那走線... 太舒服了
12/19 17:03, 10F

12/19 17:11, 1年前 , 11F
想知道有無裝PCIE風扇的差別
12/19 17:11, 11F
也許有一天會測測看 但可能不是近期 別期待

12/19 17:13, 1年前 , 12F
感謝小卡怎麼是簡體字
12/19 17:13, 12F

12/19 17:13, 1年前 , 13F
抽風支架耶 終於有人做了 30系列超需要
12/19 17:13, 13F

12/19 17:13, 1年前 , 14F
Lancool3跟他是不同等級的不能比吧
12/19 17:13, 14F

12/19 17:13, 1年前 , 15F

12/19 17:14, 1年前 , 16F
推開箱文,寫的很讚,細節都有抓到,我覺得這咖應該很適
12/19 17:14, 16F

12/19 17:14, 1年前 , 17F
那個小風扇印象中好像沒什麼用 除非你是用創始卡或鼓風
12/19 17:14, 17F

12/19 17:14, 1年前 , 18F
12/19 17:14, 18F

12/19 17:15, 1年前 , 19F
合躺平使用,看到前UI面板可以改側邊時就在想了
12/19 17:15, 19F

12/19 17:15, 1年前 , 20F
躺平後上面的洞洞殼也不用擔心會落灰塵進來
12/19 17:15, 20F

12/19 17:16, 1年前 , 21F
可是側面也有洞洞
12/19 17:16, 21F

12/19 17:18, 1年前 , 22F
側面那個洞範圍不大,而且也落不到主板區域
12/19 17:18, 22F

12/19 17:20, 1年前 , 23F
訂製線好看
12/19 17:20, 23F

12/19 17:23, 1年前 , 24F
推 也準備換這咖
12/19 17:23, 24F

12/19 17:29, 1年前 , 25F
這咖裝起來有夠舒服,好殼,幫表妹換完後我也想組一台白
12/19 17:29, 25F

12/19 17:29, 1年前 , 26F
色機了
12/19 17:29, 26F

12/19 17:38, 1年前 , 27F
推分享 很詳細
12/19 17:38, 27F

12/19 17:40, 1年前 , 28F
我也想組裝一個表妹
12/19 17:40, 28F
我也…不對我有表妹啊

12/19 17:40, 1年前 , 29F
沒有濾網略顯可惜 覺得如果預設濾網價格再往上開一點也
12/19 17:40, 29F

12/19 17:40, 1年前 , 30F
不見得比較不划算
12/19 17:40, 30F

12/19 17:41, 1年前 , 31F
這款鐵皮多厚?看評測有凹掉的,該不會是0.6吧?
12/19 17:41, 31F
有空幫你量一下 我看m01別篇也有人在問 但得先說我的工具精度可能不是很好 補充 剛剛量了 頂蓋 金屬那面側板 主機板那片 都是1mm左右 硬碟艙比較厚一點 量起來約1.1~1.2mm 但還是要說我依手上工具精度 結果不一定正確

12/19 18:07, 1年前 , 32F
老實講這幾咖前面版網孔已經夠細了 沒啥需要再加濾網
12/19 18:07, 32F

12/19 18:11, 1年前 , 33F
反正很少人掛一堆HDD了 皮也不用太厚
12/19 18:11, 33F

12/19 18:19, 1年前 , 34F
想問原po喇叭的型號!另外這機殼真好看
12/19 18:19, 34F

12/19 18:28, 1年前 , 35F
這喇叭是A2嗎 還是hd3
12/19 18:28, 35F
A2+ 帶藍牙功能的型號

12/19 18:59, 1年前 , 36F
690又流行回來了嗎? 最近出好多洞洞機殼XD
12/19 18:59, 36F

12/19 19:09, 1年前 , 37F
PCIE外風扇如果目的在降顯卡溫度,肯定是進氣比較好
12/19 19:09, 37F

12/19 19:17, 1年前 , 38F
就是個換了位置的側風扇
12/19 19:17, 38F

12/19 19:32, 1年前 , 39F
推樓上 我也覺得抽氣可能會有搶風的問題
12/19 19:32, 39F
通常實測最準 但我最近好忙喔 哭

12/19 20:05, 1年前 , 40F
厚度問官方比較準
12/19 20:05, 40F

12/19 20:11, 1年前 , 41F
這咖著實不錯
12/19 20:11, 41F

12/19 20:30, 1年前 , 42F
前面孔距多少啊 不知道能不能上NF-A20?
12/19 20:30, 42F

12/19 20:31, 1年前 , 43F
fd north側面我看他支架形狀好像不能上 可惜
12/19 20:31, 43F
216支援3種孔距 105x105、125x125、145x145 (12、14及16cm風扇) 順便補充一下 其實不用管孔位啦 剛剛直接測量 216前面板能裝的風扇寬不足20cm NF-A20註定出局 NF-A15因為有12cm孔位 所以能裝

12/19 21:09, 1年前 , 44F
A20裝這種機殼表現不會好,最大風量的外圍都被擋住了
12/19 21:09, 44F

12/19 21:10, 1年前 , 45F
看起來不錯
12/19 21:10, 45F

12/19 21:16, 1年前 , 46F
不過聯力預設PCIE扇排氣完全可理解,一般屁股就是對
12/19 21:16, 46F

12/19 21:16, 1年前 , 47F
牆或是在更密閉的環境,這時PCIE扇再進氣就是吸熱氣
12/19 21:16, 47F

12/19 22:02, 1年前 , 48F
謝謝 想說剩a20沒用了
12/19 22:02, 48F

12/19 22:28, 1年前 , 49F
應該裝不了3把A15?可以的話就讚了XD
12/19 22:28, 49F
我幫鈣哥查完了 A15 3顆應該非常勉強可以 但應該至少有1顆無法鎖滿4顆螺絲 且裝滿還有個問題 是IO的線材會卡風扇 反正都2022年底了 不如等新的14cm風扇吧

12/19 22:44, 1年前 , 50F
不錯看 但是價錢快3k 類似的產品2k就有 快2023了 選擇
12/19 22:44, 50F

12/19 22:44, 1年前 , 51F
很多。 價錢低一點 更有吸引力
12/19 22:44, 51F
肯定有類似的機殼 但細節一比 216有很多超出售價的設計

12/19 22:49, 1年前 , 52F
螺絲盒也太有誠意了吧
12/19 22:49, 52F

12/19 22:53, 1年前 , 53F
推,很詳細
12/19 22:53, 53F

12/19 23:40, 1年前 , 54F
主要是喜歡裝滿的感覺,只裝14x2的話還不如原本的16x2繼續用
12/19 23:40, 54F
要裝滿還是只能用原廠的風扇了 正面都用框體幫你填滿 但他不是屎色的 最大問題

12/20 00:16, 1年前 , 55F
2hdd不夠用
12/20 00:16, 55F

12/20 00:37, 1年前 , 56F
優文
12/20 00:37, 56F

12/20 01:30, 1年前 , 57F
看到裝機猿影片我就衝了 真心讚
12/20 01:30, 57F

12/20 02:12, 1年前 , 58F
看起來很不錯耶,換換病快發作了
12/20 02:12, 58F

12/20 02:30, 1年前 , 59F
原價屋和光華黑色沒貨 只能等月底
12/20 02:30, 59F

12/20 07:18, 1年前 , 60F
推一下
12/20 07:18, 60F

12/20 09:11, 1年前 , 61F
推分享
12/20 09:11, 61F

12/20 10:58, 1年前 , 62F
看起來很讚
12/20 10:58, 62F

12/20 16:56, 1年前 , 63F
蠻好奇實際塞4090直立的空間剩多少
12/20 16:56, 63F
4090哪一張咧? 如果是ROG 4090 這張卡只有長度贏照片裡的貓頭鷹3070 寬度厚度都輸 你可以用我貓卡那張去想像一下

12/20 18:23, 1年前 , 64F
推個測得很棒
12/20 18:23, 64F
欸我其實都沒測試 開箱介紹一下而已 感謝你不嫌棄 ※ 編輯: Ohmy (220.129.134.202 臺灣), 12/20/2022 23:06:00
文章代碼(AID): #1Ze2GY3A (PC_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