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質性研究並非要找出一般性的原則

看板PhD作者 (撼動宇宙的第一小步)時間15年前 (2008/12/16 03:26), 編輯推噓3(306)
留言9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引述《Demii ( )》之銘言: : 聽到做質性研究的學長說, : 做質性研究並非要找出一般性的通則, : 比如說,他可能做一個個案研究,但只是要找出這個個案問題背後的原因, : 目的並非在建立任何模型、通則, : 也沒有嘗試要把在這個案中發現的道理應用在其他地方, : 請問這樣做的原因是為什麼呢? : 這是質性研究一般的作法嗎? : 謝謝! 簡單來說,一個是重廣度;一個是重深度 還有最重要就是,研究途徑各有各的限制 透過很多案例或現象 你歸納出一個通則可以說明變數之間的關係 但對於更深層的影響和成因你卻無法顯現出來 (尤其是情緒;心理;社會價值或是規範層面的) 而質性研究途徑可以解決這方面的限制 但卻沒法像量化一樣有普遍性,因為質性通常研究的對象都是小的個案 我舉個例子 比如說你研究 婦女工作權問題 你可以用量化統計全台各縣市發現 婦女走出家庭進入職場的的比率 比 過去高 所以你可以說因為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改變,女性進入職場的比率提高 這層面你可以用量化途徑去測量 但是另一方面,若你研究的主題是 婦女工作權與罷工權 或 大男人主義與婦女工作權 或 管理家務與與婦女工作權 這些議題 量化方式就力有未怠了 甚至是 兩性之養家義務 為何PTT會流行? 性別與博士學位 教授評分與性別 這些之類的問題 你用量化最多也只能說明:這些現象 存在 發生 有關係... 但你卻不能說明一個最基本的東西: 原因 你可用量化方式發現:一般人認為男性有養家與照料父母的義務 很多人都有這觀念 但你沒辦法說明:為什麼? 還有你也沒法解釋,為何有的女性也願意承擔養家義務 你可以用量化發現:很多人喜歡上PTT的某幾個版 或許還可以發現:他們是為了高興;抒發;打嘴砲..等原因才喜歡上PTT 但是你沒法確定,就只有這些動機嗎? 這些動機背後更深層的原因是啥? 因為可以罵人不用負責? 因為不用出門? 因為...... 而這些深層的東西,唯有透過質性途徑你才有辦法去研究 但你卻沒法把這個案用來代表母體全體 不過質性研究不代表它不能抽樣或統計 還是有質性的抽樣或統計方式 只是你沒辦法用嚴格的量化途徑的要求去要她比照辦理就是了 -- http://0rz.tw/5a4sq 狼客阿~~~~~ 這不是相簿..也沒有病毒..只是個網頁GAME... 請大家幫忙衝人氣 看文之餘也請順便點一下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30.10.209

12/16 10:46, , 1F
PPT vs PTT
12/16 10:46, 1F

12/16 12:57, , 2F
XD其實是PTT..
12/16 12:57, 2F

12/16 13:49, , 3F
M$ PowerPoint為什麼會流行 感覺也是個好問題
12/16 13:49, 3F

12/16 15:28, , 4F
我一開始的想法跟樓上一樣 是到後面才發現不對勁的XD
12/16 15:28, 4F
※ 編輯: winchin 來自: 125.230.10.209 (12/16 22:22)

12/16 22:23, , 5F
ㄎㄎ....連我自己都沒發現打錯
12/16 22:23, 5F

12/16 22:42, , 6F
決定用質性方法時就大膽去用,盡量跳脫出量性研究的思維,
12/16 22:42, 6F

12/16 22:44, , 7F
質性與量性研究的差異在於研究目的,這要先釐清,才不會誤用
12/16 22:44, 7F

12/16 22:45, , 8F
研究方法,不然就試試三角交叉驗證,質與量的資料都收集
12/16 22:45, 8F

01/01 08:34, , 9F
說的更普遍些,現在一堆量化研究連普遍性都找不出來...
01/01 08:34, 9F
文章代碼(AID): #19HgzNy6 (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