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Schwarzkopf on Youtube

看板Philharmonic作者 (廖文帝)時間17年前 (2007/09/13 02:1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之前瀏覽 Youtube 竟很令人欣喜地多出了許多舒娃茲可芙的影音資料(如她為英國 廣播公司錄的藝術歌曲演唱,被一首首地分段放上去;當然還有她歌劇的舞台演出),但 其中最特別莫過是有網友上傳兩套她晚年(65及70歲)上大師班(Masterclass)的影片: (1) Elisabeth Schwarzkopf MASTERCLASS 1980 Edinburgh Festival(分六段)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eodtRtZd5I&mode=related&search=
(2) Elisabeth Schwarzkopf-Masterclass 1990(分三段)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7ar4biNNZ4&mode=related&search=
由這兩套影片,真可以看出她是對學生怎樣恐怖地嚴格的:從每個德文(或義大利文 )字的咬音、音高到每個樂段情感的發揮,都斤斤計較到極點,甚至連旁邊的鋼琴伴奏也 會偶爾「指正」一番[見(1)--5,此套影片的背景講解將舒娃茲可芙上大師班的特色分門 別類做介紹,很有參考價值]。若說在(1)中她還會偶爾開開玩笑、尚稱「親切近人」的 話,在(2)中她又老了五歲,簡直就變成姥姥級的滅絕師太了,只要看她一丁點不滿意, 就可以隨時打斷學生的歌唱,再加上自己的一大段嚴苛的評語(雖然我覺得蠻有道理的) 最經典的例子是(2)--1中的學生上了近十分鐘的課,卻始終還是在第一個字 ”Ach ” (魔笛中 Pamina的詠嘆調 “Ach, ich fuehl's”)的音高和咬字上打轉,實在是令人 咋舌。此外,看這兩套影片,我覺得除了有看新手被電的特殊快感、從令一方面親炙大師 風彩(喔,舒娃茲可芙!)外,或多或少還能夠增加對某些樂曲的認識、欣賞,甚至是尊 敬,例如:她在(2)--2教舒伯特美麗的磨坊少女、第二首 ”Wohin” 第一句 “Ich hoert’ein Baechlein rauschen”時,強調歌唱者必須在歌聲中表現出「小溪 (Baechlein)」在遠方潺潺流過的情境,又要表現出(懷春)少年興奮悵惘的心情(她 一直強調唱藝術歌曲時 imagination 的重要)。在聽她講解之前,我不知道單是這一句的 創作用意可以是這樣精妙,還可以如此細膩地聆賞,還需要如何辛苦地演唱──我想,面 對一份好的演唱,聽者的責任是重大的,也是相當幸福的。 以上,與同好分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48.1 ※ 編輯: oqo 來自: 140.112.248.130 (09/13 21:47)
文章代碼(AID): #16w2rKYC (Philharmon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