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解開40年未解物理悖論 穆胡研究類比黑洞 已刪文

看板Physics作者 (jack)時間5年前 (2018/10/04 11:2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s://www.storm.mg/article/523371 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2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揭曉,法國科學家穆胡(Gérard Mourou )以「啁啾脈衝放大」(chirped pulse amplification,CPA)技術,對雷射物理學領域 做出偉大貢獻而獲頒殊榮。穆胡與台灣也頗有淵源,去年和台大教授陳丕燊提出新穎構想 ,希望在實驗室打造「類比黑洞」,希望能解答困擾物理學界40多年的黑洞信息遺失悖論 。 霍金「黑洞蒸發」論引發正反論戰 台大指出,自從英國物理學大師霍金(Stephen Hawking)教授在1974年結合廣義相對論 與量子場論,發現黑洞蒸發效應以來,物理學界對於黑洞蒸發是否會導致信息遺失,持續 進行了正反兩面的爭論,幾乎所有當代最有影響力的理論物理學家都加入了這埸「黑洞戰 爭」。信息遺失問題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觸及了量子力學的一個基本出發點,那就是在 任何一個物理的過程中,它的機率必須守恆。而黑洞蒸發理論卻似乎破壞了這條基本戒律 。它暗示相對論與量子力學,這20世紀的兩大物理革命以及所有近代物理的基礎,或許不 能相容。 雖然這個議題如此重要,可是40年來的相關研究僅止於理論的爭辯而極少實驗進展。這主 要是因為黑洞信息遺失問題的關鍵點是在黑洞蒸發的晚期、當它快要燒完的時候,而宇宙 中絕大多數的黑洞都比太陽的質量還大。根據理論,這種黑洞要完全蒸發,需要10的67次 方年之久,而宇宙從大霹靂到現在,才不過138億(1.38×10的10次方)年。相對於黑洞的 壽命,它們都還在嬰兒期。所以即使能觀測到(例如2016年 LIGO 發現釋放重力波的黑洞 ),也無法確認信息遺失問題。 以超強雷射與奈米 模擬黑洞蒸發晚期 2017年1月23日,國際重量級物理學術期刊《物理論壇通訊》(Physical Review Letters) 發表了台大「梁次震宇宙學與粒子天文物理學中心」主任、物理系教授陳丕燊 與穆胡共同撰寫的論文。兩位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一個新穎的實驗構想,利用超強雷射及奈 米技術打造「類比黑洞」,來模擬黑洞蒸發的晚期。 此實驗方法是利用超強雷射穿越電漿時,形成一面極高密度的電漿反射鏡,當雷射及電漿 反射鏡逐漸進入薄膜中密度較大的「深水區」時,它們將會逐漸加速。當雷射結束薄膜穿 越時,電漿反射鏡也會突然停止,就像黑洞蒸發到最後完全消失一樣。透過這項實驗,作 者認為可以藉此解開「黑洞蒸發」的悖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6.160.5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hysics/M.1538623392.A.CCC.html
文章代碼(AID): #1RjOUWpC (Physics)